分享

从拾粪、出粪到“化粪”

 我爱蓝天图书馆 2017-06-01

 

  

 从拾粪、出粪到“化粪”

               

       臧继骅

 

我的家乡位于东海、沭阳两县交界处,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是一个出了名的偏僻、落后的公社。


有一次县里开大会,县“人委”按产量高低给各公社发了赤、橙、黄、绿等不同颜色的旗子,最差的是一面黑旗,我们公社的书记是哭着接下黑旗的。书记回来后下决心提高粮食产量,怎么提高呢?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于是他除号召全社人民养猪养羊广积肥源外,还要求大小队干部带头“拾粪”,他自己呢?每次下去检查工作,都要身背粪箕,手拿粪勺,边走边拾,粪箕满了,走到哪个生产队,就倒在生产队的粪塘里。我们小学生呢?在学校里如果有了大便,就要力争等放学后跑到家里或者跑到生产队的敞口粪塘处…….


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现在再到我的家乡看看吧,各行政村、各自然村落,楼房整齐、树木成行,大小水泥路引领你到各家各户,路边花红草绿,与城市没什么两样,和五十多年前相比,用“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来形容,并不为过。各行政村的庄里庄外,散猪散羊绝迹,就连过去机关里常见的厕所也很少见到,更不要说敞口粪塘了,有趣的是厕所的名称也变了,变成了“卫生间”;各家各户的卫生间,有的在楼房里,有的在家院中的某一角落,卫生间外边的地底下埋藏着三个大大的水泥桶,名曰“化粪池”。过去农村的厕所、粪塘、猪汪塘、牛汪塘,都要定期“出粪”,而后运到田里肥庄稼。而现如今的化粪池,绝对无法“出粪”,粪呢?用村民们的话说:“化了,化成水被地球吸收了。”


面对如此大的变化,现在身处“仙境”的部分老农民和我一样,一经回忆当年的拾粪、出粪的历史,内心又不免生出一丝忧愁和焦虑,焦虑什么呢?


人的粪便,过去俗称“大粪”,其有机物含量大于猪牛羊的粪便,用它肥庄稼是第一流的。而如今却被统统的“化”了,岂不是一笔巨大的浪费?现在的庄稼生长,全部靠化肥,加之二三十年来,人们采用了所谓的“免耕法”,粮田很少被深翻晒太阳(阳光里也有有机物),土地板结后靠浅层的化肥来长庄稼,生产的粮食使人们不放心,医院里查出的“稀奇古怪”的病名子,被怀疑是长期食用化肥、农药培养的粮食造成的,这是焦虑的原因之一。


有人说:化肥对于庄稼来说,就是商店里的精制食品,而人畜粪肥才是庄稼的“五谷杂粮”。长期不吃“五谷杂粮”的庄稼,也会生病,难怪近几年有些小麦、玉米的苗期病,让植保专家、农技人员短期内识不得,这也是人们焦虑的原因之一。那么,如何消除这些焦虑呢?人们期待卫生学、农学的专家们继续开动脑筋,解决“出粪”与“化粪”等一系列的矛盾呢。


 


臧继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宿迁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沭阳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投稿须知:

一、投稿以小说(故事)、散文、诗歌(含古体诗、散文诗)、文学评论为主,不违背政治内容,文字表达清新流畅,欢迎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作品。

、来稿请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发送,务必注明作者简介、详细通联和本人照片一张。收稿邮箱:794497372@qq.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