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主题阅读法精讲——阅读记录阶段初探(二)

 蜗牛的家WJ 2017-06-01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主题阅读法精讲-准备阶段如何做》昨天展示了主题阅读的准备阶段,今天我也如约而至,在花费一天时间钻研阅读后,继续跟大家一起进入主题阅读的下一阶段——阅读和记录。


阅读

我们都知道,主题阅读有五大步骤:

一、找到相关的话题章节;

二、找出作者的共同点,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三、界定议题:去掉无关的论述;

四、分析讨论:谁说的有理?

五、总结记录,加上自己观点,整理成文。

前两者为浅阅读,后三者为深阅读。本文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主要聊聊浅阅读。

浅层阅读怎么读?具体方法该怎么做?不用担心,我们一同来进行探索。

一、读前言和绪论

《金字塔原理》、《批判性思维工具》和《思考,快与慢》都是思维领域的老大哥,要想一口气拿下他们不太可能,但总得有个开始,这第一步,你要选择读它的前言和绪论。这开头的一部分内容是十分有价值的,有助于帮助你理解作者和把握文章脉络,如《思考,快与慢》中的序言部分就展示了作者亲手写的主要内容。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二、通读目录寻找重点

接下来我们要去看一篇文章的目录。目录是对每篇文章极度简练的概括与总结,这时,我会亲手抄一遍目录,以此来逼迫自己思索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到底讲了什么。回到昨天的5个基本问题,我需要知道作者介绍了什么样的思维方法以及作者是如何论证它的。当你抱着问题去看目录时,你就可以根据问题再次给文章内容重新排版,比如说我按照世界观和方法论给《批判性思维工具》这样重新排版:


图片发自简书App


排版后再去寻找相关问题的章节,会更快更好。

三、用一句话“再概括”章节内容

文章的小标题虽说已经很简练了,但我们为了节省时间,还需要再简练处理一下。这个过程非常见能力和水平,在概括归纳方面欠佳的朋友可以看一下我这篇文章《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如我对《批判性思维工具》进行的再概括: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四、随便翻翻获得“初体验”

把绪论和目录研究的透彻后,不主张直接开始猛读,而要随便翻翻,每本书都读它个几十页。对于《金字塔原理》我读了200余页,《批判性思维工具》和《思考,快与慢》只简单了看了前面几章。这有助于你把握作者的写作风格,特别是语言风格。我给这三本书的语言好坏排了个顺序:

《思考》>《批判》>《金字塔》

《思考,快与慢》的语言风格朴素平实,说理透彻,充满趣味性,可读性极强;《批判性思维工具》则有着浓浓的学院风,毕竟是北大负责编排的,结构逻辑性极强;而《金字塔原理》就不敢恭维了,语言干巴巴的,专业词汇太多,举的案例又多又杂,非常影响读者对原理本身的思考。这一点是这本书的败笔之处。


笔记概要

一、笔记记什么?

笔记分为两个区域,一为浅层思考区,另一个为深度思考区。不同的思考区所记的内容有所不同。

 浅层思考区

   ①平时感悟、随想  脑子中闪过的一些片段和想法,都可以随手记录下来。

   ②购书清单   在公众号上或者听别人说的一些推荐书籍,不妨也记载笔记本上。

   ③各种报道的剪报 有些报道会有精彩的评论或者你觉得十分典型的案例,这些都用                                    剪子剪下来,记录在本。

   ④读后感二次记录  平时读书的读后感,你再看一遍或许会有新的理解和感悟,不妨                                    记录在其旁边。

   ⑤摘抄  

       1>让自己心动的句子  比如我读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我特别喜欢文中的这个句             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我就把它记录在册。

       2>精彩的故事例子  写议论文需要大量的例子,否则文章会显得没血没肉,那么大             量的例子从哪里来?就在于平时的留心积累。

 深层思考区

   ①结构笔记  这些笔记主要的重点是全书的架构,而不是内容——不要记细节。懒省事的方法就是把文章目录抄写一遍。

   ②概念笔记  这样的笔记应该是概念性的。比如说在《批判性思维工具》中对批判性思维的定义:“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对思维方式进行思考的艺术,该艺术能够优化我们的思维方式。”

   ③辩证笔记  这种笔记是针对一场讨论情境的笔记——这场讨论是由许多作者所共同参与的,而且他们可能根本没有觉察自己的参与。这种笔记往往需要用单独的一张纸来记载。我明天记录的笔记就会是辩证笔记。

二、笔记怎么记

 ⒈养成习惯  每日记一点  要把记笔记养成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

 2.让记录方式别具一格  比如说在重点句子下画底线啊,在空白处做星号或者其他符号来强调某个重点段落,将关键字或句子圈出来,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啊等等。

 3.改变读书环境,激发欲望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要选择适合记读书笔记的环境,比如说在一张大的桌子前读书,桌子上可以放许多本子,如果还能再来点音乐就更好了。

 4.“筛选折书法”  先通读,一边阅读,一遍把觉得有价值的那一页折角。读完一遍后,重读,把折角的几页重新读一下。如果仍觉得很好,就把那一页另一个角也折起来。最后标记,第三遍读书,如果还是觉得内容好,就移植到笔记本上去。

 5.“书签法”  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准备三枚书签:通读书签、重读书签、标记书签。方便你查看自己的阅读进度。

 6.其他的方法  《高效记笔记法大全》你要的都在这里了。

三、记笔记的作用

 ①让读书的目的变得不同

有了写读书笔记这个前提,你可以自由调节读书节奏,可速读可慢读。还可以一边确认重点一边读书,将书中内容清晰地留在记忆和笔记本里,重视自己的感受。

 ②整理自己的想法

写作就是一个整理自己想法的过程。你在写下来的过程中,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本来只想写一句话,可灵感突然来了,一股脑儿地写了一大堆,读书笔记就这样充实了起来。

 ③加深记忆,内化知识

这种“笔记读书法”需要我们进行读书、画重点、写读书笔记三个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阅读。这种多次阅读留下的印象肯定会比普通的阅读深刻好几倍。如果是亲手摘抄,效果会更好。


总结与思考

以上就是主题阅读精讲的第二部分,明天是场硬仗,希望大家不要缺席,共同讨论和进步。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