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〡中药&西药备考知识附思维导图(第57期)

 光速靠向你 2017-06-02


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倒计时


中药鉴定学各章要点总结

龙胆

【来源】龙胆科植物龙胆、三花龙胆、条叶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前三种习称〝龙胆〞,后一种习称〝坚龙胆〞。

  

【产地】龙胆、三花龙胆、条叶龙胆主产于东北地区,坚龙胆主产于云南省。

  

【显微鉴别】 横切面

①表皮残存,外壁较厚。

②皮层较窄,皮层约4~6列扁长细胞。外皮层明显,壁稍厚。内皮层明显,每一个细胞由纵向壁分隔成数个类方形小细胞。

③韧皮部外侧具裂隙。

④形成层不甚明显。

⑤木质部导管约8~10束。导管楔形或V字形排列。

⑥髓部明显。

紫草

【来源】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或内蒙紫草的干燥根。依次称为“软紫草”、“内蒙紫草”。

【产地】新疆紫草:新疆、西藏 内蒙紫草:内蒙古、甘肃

【性状鉴别】软紫草——多扭曲,具纵皱纹。断面呈同心环层,中心木质部较小。

【显微鉴别】软紫草横切面:木栓层将韧皮部、木质部层层分隔。

丹参

【来源】唇形科丹参根及根茎

【采收加工】发汗

茎木类中药

1.药用木本植物的茎, 以及少数草本植物的茎藤。

2.断面 髓偏于一侧:鸡血藤、槲寄生

3导管小孔明显、射线放射状:关木通、大血藤、清风藤、海风藤(车轮纹)。

大血藤

【来源】木通科 大血藤 藤茎

【性状鉴别】

呈圆柱形,略弯曲

表面灰褐色,粗糙,有浅纵沟和明显的横裂纹及疣状突起,栓皮有时呈片状剥落而露出暗红色内皮,有的可见膨大的节及略凹陷的枝痕或叶痕

质硬,体软,易折断

断面皮部呈红棕色环状,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木部黄白色,有多数细孔及红棕色放射状纹理(车轮纹)

气微,味微涩

苏木

【来源】 为豆科苏木心材

【理化鉴别】

 粉末10g加水50ml,振摇,滤过,滤液显橘红色,紫外灯下显黄绿色荧光;取滤液5ml,加 氢氧化钠试液2滴,显猩红色,紫外灯下显兰色荧光,再加盐酸使呈酸性,溶液变为橙色,紫外灯下显黄绿色荧光。

沉香

【来源】为瑞香科白木香沉香含树脂的心材。

【性状鉴别】

· 质较坚实,大多不沉于水。

· 燃烧时发浓烟及强烈香气,并有黑色油状物渗出。

【显微鉴别】

白木香横切面:内函韧皮部薄壁细胞含黄棕色物质,细胞壁非木化,有时可见纵斜交错纹理及菌丝。

径向纵切面:可见木射线细胞同型性。

切向纵切面:射线成凸透镜形。


执业药师西药考点总结

香豆素提取与分离

香豆素分子过去认为较稳定,因此利用它的内酯性质以酸碱处理,或利用它的挥发性以真空升华或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来分离纯化。
  

香豆素的提取分离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水蒸气蒸馏法
(二)碱溶酸沉法
(三)系统溶剂法
(四)色谱方法

含香豆素类化合物的中药实例

(一)秦皮

(二)前胡
(三)肿节风
(四)补骨脂

含木脂素的中药实例

(一)五味子
五味子中含木脂素较多约为5%,近年来从其果实中分得了一系列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下面列出的为五味子酯甲、乙、丙、丁和戊。
  

(二)厚朴
厚朴为木兰科植物,有祛痰、利尿、镇痛等作用,用于腹痛、喘咳等症。厚朴皮中分得了与苯环相连的新木脂素,如厚朴酚以及和厚朴酚。

黄酮

1.形态:多为结晶性固体,少数为无定形粉末(苷)。
2.旋光性:(有无手性碳原子)
黄酮苷类:多为左旋,由于结构中含有糖部分。
3.颜色:大多呈黄色。
①与分子中是否存在交叉共轭体系有关;
②与助色团(供电子-OH、-OCH3等)的种类、数目、取代位置有关,尤其7,4′-位颜色加深。

黄酮酸碱性

一)酸性
多数黄酮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具有酚羟基,故显酸性,可溶于碱性水溶液、吡啶、甲酰胺及二甲基甲酰胺等有机溶剂中。
  

由于酚羟基数目及位置不同,酸性强弱也不同。以黄酮为例,其酚羟基酸性强弱顺序依次为:
7,4′-二羟基>7或4′-羟基>一般酚羟基>5-羟基
  

(二)碱性
γ-吡喃酮环上的醚氧原子,因有未共用的电子对,故表现有微弱的碱性,可与强无机酸,如浓硫酸、浓盐酸等生成 盐,但生成的 盐极不稳定,遇水即可分解。
  

黄酮类化合物溶于浓硫酸中生成的 盐,常常表现出特殊的颜色,可用于鉴别。某些甲氧基黄酮溶于浓盐酸中显深黄色,且可与生物碱沉淀试荆生成沉淀。

显色反应

(一)还原试验
1.盐酸-镁粉(或锌粉)反应

2.四氢硼钠(钾)反应
 
(二)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
1.铝盐
2.锆盐
3.镁盐
4.氯化锶(SrCl2)
5.三氯化铁
  
(三)硼酸显色反应

(四)碱性试剂显色反应
1.二氢黄酮类易在碱液中开环,转变成相应的异构体——查耳酮类化合物,显橙至黄色。
2.黄酮醇类在碱液中先呈黄色,通入空气后变为棕色,据此可与其他黄酮类区别。
3.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子中有邻二酚羟基取代或3,4′-二羟基取代时,在碱液中不稳定,易被氧化,出现黄色→深红色→绿棕色沉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