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楞严大义今释》序

 蓮葉 2017-06-02
  談《楞嚴大義今釋》序

  張尚德老師

  

  近世以來,中國除了在武力上受帝國主義的侵略以外,最令人心痛和驚懼的,就是也蒙受文化的侵奪。一個國家要侵奪另一國家的優美精華文化,方法很多,其中之一,便是宣告被侵奪國家的文化成就不值一提,甚或經典論述,說其是假的。日本的侮滅中國,便是一例。

  其早期學者提出《楞嚴經》、《大乘起信論》是假的,後又有人提出《阿彌陀經》也是假的。認為《楞嚴經》是假,指《楞嚴經》是真常唯心論,不符原始佛法正統等問題。

  南老師在批駁中,很嚴謹的批駁了梁啟超等人的錯誤觀點。斥指日本的佛法,根本已經變質,更重要的是,南師指出《楞嚴經》不是真常唯心論,而是實修實證的經驗結晶。南師是這樣說的:

  「說楞嚴經是真常唯心論的外道理論,這是晚近二三十年中新佛學研究派的論調。持此論者祇是在研究佛學,而並非實驗修持佛法。他們把佛學當作學術思想來研究,卻忽略了有如科學實驗的修證精神。而且這些理論,大多是根據日本式的佛學思想路線而來,在日本,真正佛法的精神早已變質。學佛的人為了避重就輕,曲學取巧,竟自捨本逐末,實在是不智之甚。其中有些甚至說禪宗也是根據真常唯心論,同樣屬於神我外道的見解。實際上,禪宗重在證悟自性,並不是證得神我。這些不值一辯,明眼人自知審擇。楞嚴的確說出一個常住真心,但是它也明白解說了那是為的有別於妄心而勉強假設的,隨著假設,立刻又提醒點破,祇要仔細研究,就可以明白它的真義。舉一個扼要的例來說:如本經佛說的偈語:「言妄顯諸真,真妄同二妄。」豈不是很明顯的證明楞嚴並不是真常唯心論嗎?總之,癡慢與疑,也正是佛說為大智慧解脫積重難返的障礙;如果純粹站在哲學研究立場,自有他的辯證、懷疑、批判的看法。如果站在佛法的立場,就有些不同了。學佛的人若不首先虛心辨別,又不肯力行證驗,只是人云亦云,實在是很危險的偏差。佛說在我法中出家,卻來毀我正法,那樣的人纔是最可怕的。」

  《楞嚴經》的重點很多,最重要的重點之一,是助人如何解脫自己,所以有二十五位圓通解脫的方法,對此南老師在《楞嚴大義今釋》「指要」裡,有一段極重要的開示,末尾並繫以詩,開示如下:

  「此圓通,首由聲色二塵開始,終以觀音耳根圓通為結,千言萬語,祇是教人在聲色上了,方得究竟。而色塵之結,尤較聲塵為難解,如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陰中,仍須從解脫色塵入手,方透觀音入道之要門。此乃頂門心上一隻眼,畫龍點睛之筆。本是平常,奈何修之不易,茍有不能,可以一一實驗將來,千生萬劫磨礪去也。」

  「誰教苦自結同心,魂夢清宵帶影臨,

  悟到息機唯一念,何須解縛度金鍼。

  妙高峰頂路難尋,萬轉千廻枉用心,

  偶傍清溪閒處立,一聲啼鳥落花深。

  秋風落葉亂為堆,掃盡還來千百回,

  一笑罷休閒處坐,任他著地自成灰。」

  由此看來,《楞嚴經》是徹頭徹尾的經驗論,絕非真常唯心論也。

  恭錄自:

  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的成就在哪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