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百多年前的“音乐脱欧”,造就别样英伦范儿

 阿里山图书馆 2017-06-02

最近一年欧洲发生了一件持续很久的大事,到现在都还没结束,这件事就是——英国脱欧。

虽然英国要退出欧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上只能算是件新鲜事儿,但英国这个孤悬一隅的岛国,要跟欧洲大陆划清界限,却不是第一次了。比如欧洲大陆各个大国都用欧元了,英国人却偏偏要用英镑;欧洲大陆——甚至更大的范围——都用米啊公里啊这些单位,英国人偏偏要用英尺、英寸;还有好多地方的汽车都靠右行驶,有少数国家和地区却反过来靠左行驶,而这些国家大部分都曾经是英国人管的地方,或者是英国的“好学生”,当然,还包括英国自己。总之,这就是个很特立独行的国家。

不过别人也拿它没办法。你看,尔等欧洲大陆人尽管圈地自萌,我大英可是日不落帝国,坚船利炮已经畅行整个地球了,英语还是世界通行语言,即便有些跟大伙不一样的个性,那也是我乐意。 但是,在创建辉煌帝国的同时,高傲的大不列颠似乎一时失去了缪斯女神的眷顾,古典音乐领域的英国声音自从17世纪末一代天才珀赛尔逝世,竟然一下子沉寂下来。 而欧陆古典音乐的大发展,正是从这时开始,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罗西尼、门德尔松、柏辽兹、舒曼、肖邦、李斯特、威尔第、瓦格纳、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而在这200年里,英国的同行们在做什么呢?原来,从那个叫亨德尔的德国人开始,来自欧陆的音乐大师已经长期占领了英伦古典乐坛的巅峰,偶尔出现几个本土的作曲家,那也基本上是泯然众人,难以突围。 堂堂日不落帝国,在诞生拜伦、雪莱、狄更斯的时代,居然出不了一个能让人记住名字的古典音乐作曲家。这事儿,无论英国再怎么特立独行,都不会觉得是光荣。所以对于这时候的英国来说,音乐上的“脱欧”,就相当迫切了。 当然,这个脱欧不是脱了就完事了,而是产生了有英国精神、英国风貌、属于自己的作曲家后,再重新征战古典乐坛。很可惜,到19世纪末,浪漫主义都兴起一百年了,英国还没有人能完成这个任务……然后,爱德华·埃尔加,这个蓄着古板的胡子,一副老派乡绅模样的中年作曲家就闯入了乐坛,听着他的作品,人们能感受到他的从容和恬淡。

正如这首作品的名字“谜语”一样,埃尔加的中年成名也像一个谜。他的人生几乎平淡无奇,在音乐上,他显然也跟以德、奥为中心的“技术流”“学院派”距离很远;玩技术、搞创新他比不过别人,那就多写点好听的旋律呗,当时旋律写得最好的,自然是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格里格这些民族乐派了,结果他也Say No,他认为旋律就该自己创作,靠借鉴民歌算什么?

别人不从民歌汲取养分,可能真的写不出好旋律,但埃尔加不是这样啊,人家就是能写好听的旋律。看来这件事还真的是讲天赋的。

听,这就是他给妻子写的一首小曲而已,旋律是如此的甜美婉转、高贵典雅。
也有人说埃尔加其实就是模仿欧陆音乐大师的风格,可若是真的仅仅如此,他怎么会赢得理查·施特劳斯的称赞呢? 或许诀窍正是他创作态度中的那份随性从容,他既然不刻板地借用民间音乐以营造特色,自然也不会刻意追随欧陆的某个作曲家或某种风格,所以在他的大型管弦乐作品中,有人能听到瓦格纳和理查·施特劳斯,有人又能听到勃拉姆斯,还有人能听到法国风格。而所有人都共同听到的,就是一股只有英伦贵族身上才有的气息。也许是矜持,也许是哀伤,也许是高傲,难于描述,却真真切切属于英国,而且属于那个时代的大英帝国,正如福尔摩斯一般。 人们充分认可了埃尔加,他的作品也逐渐成为了各国交响乐团的保留曲目,独特的英伦风终于在欧洲音乐界占据新的一席之地。尽管在他之后的英国作曲大师们仍有很多是民族乐派的作风,但埃尔加这种笼罩着老贵族气质的英式浪漫,仍然给了后来有旋律天赋的英国作曲家(如沃尔顿)一个另辟蹊径的、体现民族色彩的选择。 埃尔加的作品也是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常客,《第一交响曲》《大提琴协奏曲》《第一号威风堂堂进行曲》等名曲都不止一次上演过。据不完全靠谱消息,今年据说也会有他的作品哦。
《第一号威风堂堂进行曲》填词改编的《希望与光荣的土地》在英国享有近乎国歌的地位

对了,其实今天就是他的诞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