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争都开打了, 中国连谁敌谁友都不知道,结果损失太大

 观海听涛 2017-06-02


 

战争都开打了,

中国连谁敌谁友都不知道,结果损失太大

原创 山川文社 2017-06-02 10:38

一场战争的发起,往往是利益所驱。从古至今,每一个民族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不惜使用大量武力杀害自己的同胞,而这种行为在全世界未进入文明状态之前都被称之为自然规律。

清朝末年,是中国最为悲惨的一段时间,无论是国内的动乱还是国外的侵略,都让这个原本还有些寿命的“中年人”一下加快了衰老的速度。而致使中国发生这种巨变的还得从第一次鸦片战争说起。

战争都开打了,中国连谁敌谁友都不知道,结果损失太大

1840年,英国无端挑起战争,巨大的轮船驶进我国海域,威猛的大炮落入我国境内,面对这突然而至的挑战,清军立即出击。然而,闭关锁国多年的清朝并不知工业革命使英国变得如何强大,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是闻所未闻的兵器,甚至他们当中的很多人还沉浸在英国鸦片中的虚幻曼妙。

这场战争输的彻头彻尾,输的毫无怨气可言。英军就这样,用了三四成的兵力,骄傲的踏入了中国的领土,他们占据多个沿海城市并驻扎在这里,他们占领了国家的重要经济城市,从而暴露了自己挑起这场战争的真正目的。

这一场在英国人眼里被称作是具有商业战争性质的火拼,不仅暴露了英国人的蛮横,同时也披露了清朝政府的统治弊端。

战争都开打了,中国连谁敌谁友都不知道,结果损失太大

1839年,一名英国水军喝醉后闹事,杀了一位广东村民。当地政府要求英国方面立即做出裁判并进行相应赔偿,然而就在清政府的强力要求下,英国方并没有按要求办事,而是就轻惩罚了这名水军。当时正值鸦片盛行,很多官员上奏皇帝希望明令禁止,其中就包括林则徐。

以该事件为契机,同年的八月十五日,林则徐没收英国商人的大量鸦片,并在虎门处进行销毁。然而这一切都在英军的掌握之中,也正是英国方面所希望的。在清军做出一系列举措后的没几天,英国军队就如同准备好的一般,耀武扬威的驶向中国。

自古以来,中国奉行的都是君主专制制度,经济基础自然也是简单的男耕女织。几千年来,大家生活的还算可以,若不是英国的出现,或许清朝永远不知自己的政治统治有什么缺陷。正因为几千年来,都活在自己编织的梦中,无外界打扰,所以生活的平坦也就来的那么自如。

战争都开打了,中国连谁敌谁友都不知道,结果损失太大

然而事实是,清朝的政治早已腐败到一定地步,单单是“闭关锁国”这一项就足以见得。一个国家想要持久发展,怎么能够拒绝交流呢?

1800年左右,鸦片逐渐进入中国,正是闭关锁国的封闭让大多数国人对此毒品的危害浑然不知,从而深陷其中,更有一些官员,被很多贩烟者收买,谋取私利,自上而下,危害最重的还是百姓。

甚至连位高权重的皇上也难逃“贿赂”之罪,当时皇帝收取了大量西洋的奇珍异宝,所以很多商贩才能如此叛卖自如。在禁烟与同意贩烟两者中,中国的立场始终像一个钟摆,摇摆不定。在尝到失败的滋味后,立即向英国投降,似乎,清朝政府觉得自己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或许,主动投降还能换来一丝太平。当然,这是统治者的想法,他们最讨厌的便是劳民伤财。

政治上的腐朽,直接带来的便是军队组织的涣散。大家习惯了轻松的日子,若真的叫他们打战而又力不从心。所以长期的纪律松弛使得战场上的军官不懂得指挥、士兵不会打战等可笑现象。

战争都开打了,中国连谁敌谁友都不知道,结果损失太大

甚至在战争失败后,很多位于一线的官兵还不知真正情况,落荒而逃。那么位于后区的士兵们更是不知道敌情,看见英军拿着大炮攻击,以为已经招架不住,便也弃兵而逃。于是全国多处包括上海、余姚等地通通沦陷。

官兵的逃跑直接影响作战结果,这场战争还有一个漏洞就是清军脱离群众组织。当时,面对英国军队的攻击时,并没有想到利用群众的力量,而是盲目的进行反击,结果无效逃跑,又无视群众死活。所以自始至终,群众都是被抛弃的那一方,没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战争又怎么会赢呢?

甚至后来,有群众自发组织反抗侵略时,却得到政府的阻挠。政府肆意破坏民间组织,对其进行打压,与外商勾结。群众的力量就这样被磨灭了。根本上,清政府没有认清谁敌谁友,因此,这样政府的失败与瓦解也是众望所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