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伤寒论》第三百五十七条解密

 johnney908 2017-06-03

             关键词:厥阴阴虚外感温热,大下,造成阴阳相离,医学奥妙尽观其方。

          《伤寒论》第三百五十七条原文: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止,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文意:伤寒六七日:因厥阴阴虚引起太阳经外感温热之邪的厥阴病,外感温热之邪乘虚进入厥阴,途中经历各脏腑经络,消耗各脏腑阴气,经过六七天,已经随气血走完了六经;肝经阴虚热化,肝气郁滞,引起肋胁、腹部胀满,口苦咽干,小便发黄,手心发热,心中疼热等症状。

                         大下后:(上述虚热症状,本是肝经阴虚外感温热之象,医家误诊为阳明热实证,采用了大承气汤攻下)大下后,(进一步挫伤阴液,阴竭不能藏阳,从而导致阴阳相离,使身体上热下寒,上实下虚。)

                         寸脉沉而迟:(由于攻下,阴液大亏,阴不藏阳,因此),寸脉由浮变沉,由数变迟。

                          手足厥逆:(由于阴阳相离,阴阳二气不相顺接,因此),手足厥逆。

                          下部脉不至:(攻下造成上实下虚,因此),下部脉不至。

                           喉咽不利:(虚热上结,灼伤阴液,因此),喉咽不利。

                           唾脓血:(虚热上结,灼伤阴液,因此),唾脓血。

                           泄利不止:(由于攻下,损伤太阴、阳明正气,导致肠道不固,因此),泄利不止。

                           为难治:(本病病机:阴阳相离,上实下虚,故)为难治之病。凡病,治之难易,不在病之部位,而在阴阳是否相合,正气是否尚足。但凡有阴阳相离之势,正气有虚弱之趋,皆为难治。

                          麻黄升麻汤主之:(由于此证,阴阳相离,热毒上聚,上实下虚,肠道不固,因此治疗起来十分困难;然而,仲景仁爱之心,仍然给出了处方,这就是)麻黄升麻汤。那么,炉火纯青的医术就隐藏在此方之中,当用心参之。

                          麻黄升麻汤方:麻黄二两半(去节)   升麻一两一分    当归一两一分    知母十六铢   黄芩十八铢  葳蕤(玉竹)十八铢(一作菖蒲)    芍药六铢    天门冬六铢(去心)   桂枝六铢(去皮)   茯苓六铢     甘草六铢(炙)   石膏六铢(碎,棉裹)    白术六铢     干姜六铢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沐,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麻黄升麻汤的内藏玄机:1,如何解决阴阳相离问题?先看阴阳相离的态势:阴虚,阴不藏阳,虚热上蒸;故在上应发越郁火(用麻黄,升麻,知母,黄芩),在肝应养其肝阴以蓄藏阳之本(用当归,葳蕤,芍药,天门冬),在肠胃应补气助阳(用白术,干姜),在肝脾之间激活心脏以助肝脾相通(用桂枝,甘草)。此阴阳相合之本,五行相生之理也。2,如何解决泄利不止?先看肠道状况:正气不足,邪热内蕴;故在太阴以补气(白术),在阳明以温中(用干姜),在肠道以清热(石膏)。3,正气虚弱,药量皆宜小量,徐徐补之,徐徐清之,渐渐引之。

              诊断意:本案为仲景案例说教条。其意义有二。其一,记述了一个厥阴阴虚外感温热的厥阴病,经过六七天后,出现了一派肝虚内热的症状,医家却按阳明热实证去治疗,用大承气汤去攻下,造成阴阳相离,咳唾脓血,泄利不止,四肢厥逆的案例。其二,此病危象已出。然挽救之方十分奥妙,当用心参之。

                                                                                                                                   元阳道人张敏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