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伤寒论》第三百三十九条解密

 johnney908 2017-06-03

           关键词:厥阴脏厥和蚘厥,乌梅丸

        《伤寒论》第三百三十九条原文: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嗅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文意:第一层:脏厥的病机、脉象、症状,脏厥和蚘厥的区别。

                     伤寒:因厥阴阴虚引起太阳经外感温热之邪的厥阴病。

                      脉微而厥:肝脉逐渐减弱最后成为微脉的。这说明肝脏的正气在抗邪外出的过程中,逐渐消弱,最后成为阴竭阳脱的状态。

                      至七八日肤冷:(由于正虚邪盛,正邪斗争,正气逐渐减弱,因此),到七八天(人身精气第二轮开始后,正气仍没有恢复,那么,这时候就不是四肢厥冷了),整个身体都会感到冰冷。

                      其人躁无暂安时者:(由于阴竭阳脱,肝脏真气爆脱,回光返照,因此),病家躁动不安,没片刻的停止。

                      此为脏厥:这叫脏厥。

                       非蚘厥也:不是蚘厥。

                       蚘厥者,其人当吐蚘:蚘厥,病家应当吐蚘。

                      第二层:蚘厥的病机、症状、治疗。

                      今病者静:现在的病家很安静,不像脏厥病家“躁无暂安时”。

                       而复时烦者:仅仅是过一段时间出现以下烦躁。

                       此为脏寒,上入其膈,,故烦:(为什么会过一段时间出现烦躁呢?因为),肝脏阳虚,相火虚弱,(导致肠道阳虚),蚘虫不安而上行至胆道,且循胆道入胸膈以上,因此造成病家烦躁不安。

                       须臾复止:(胆道中有胆汁,虫不受其苦,又退回来,因此),一会儿烦躁就会停止。

                       得食而呕又烦者:病家吃点东西后,又出现呕逆,烦躁的。

                       蚘闻食嗅出:(那是因为),蚘虫闻到食物的味道,又开始上行。

                       其人常自吐蚘:(有些蚘虫上行至胃中,因此),病家经常吐出蚘虫。

                       蚘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由于,本病是由肝脏阳气虚衰,相火不足,导致脏寒,然后引动蚘虫上串而致;脏寒隔热,因此此病寒热并存;故,治疗应寒热并用,清上温下,平调阴阳,同时,还应补益气血,攻补兼施。故对)蚘厥病的治疗,应当用乌梅丸主治。(利下日久,必寒热夹杂,虚实相间,肠滑不固;本方具有燥湿清热,温中补虚,涩肠止泻之功;故对)久利也有良好的疗效。

                      乌梅丸方:乌梅三百枚 (酸敛肝,毒杀虫)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附子六两(炮,去皮)   当归四两  蜀椒四两(出汗)    桂枝六两(去皮)    人参六两    黄柏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制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i,蒸之五斗米下,飯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十二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诊断意:本案为仲景案例说教条。其意义有二。其一,通过案例说明脏厥和蚘厥的区别,。1,病机不同:脏厥——肝脏阴虚,外感温热,阴竭阳脱;蚘厥——肝脏阳虚,相火不足,蚘虫上串入膈。2,症状不同,脏厥——躁无暂安时;蚘厥——静,复时烦。其二,蚘厥之治,其一,要着眼于内伤:肝阳虚弱,肠胃寒热并存;其二,要着眼于蚘虫:安其蚘,致其死。

                                                                                                                             元阳道人张敏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