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伤寒论》第二百一十六条解密

 johnney908 2017-06-03

             关键词:阳热型阳明病忌讳发汗伤阴。

          《伤寒论》第二百一十六条原文: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文意:发汗多:(阳明病)发汗过多。阳明病有两种类型:阳热型和虚寒型。阳热型在一开始就出汗,而虚寒型则是在湿蕴生热之后才可能出汗。阳热型重发汗,大亡阴液,形成阴竭阳浮,脉短谵语;而虚寒型重发汗,则阳气大衰,脉微肢厥。由此可见,本案为阳热型阳明病。

                      若重发汗者:如果再进行发汗治疗。

                      亡其阳:(由于是阳热型阳明病,所以重发汗后,会)大量丢失阴液。此处的“阳”应指阴液。《伤寒论》中的“阳”有两种含义:其一,指正气,阴液在本案就是正气;其二,专指阳气,如少阴病亡阳。

                      谵语、脉短者死:(由于大量丢失阴液,就会出现阴竭阳浮的局面),谵语,脉短(何为短脉?脉体短,脉象洪硬,毫无生气;是阴竭阳浮的表现),因此主死。

                      脉自和者不死:短脉能够自动消失,随之出现有生气之脉的(即脉体增长,洪像减弱,硬像消失),表明阴液能够自行恢复,不会死亡。

           诊断意:本案为仲景案例说教条。其意义有二。其一,记录了热病伤阴,亡阴,阴液恢复的脉症:伤阴——口干、发热、汗出、脉洪;亡阴——发热、口干、谵语、脉短;阴液恢复——发热、口干、脉洪。其二,热病的治疗忌讳发汗,要增液清热。

                                                                                                                                        元阳道人张敏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