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用药全解》文字试读版第四部分

 杉木轩 2017-06-03

天共同学习麻黄。

主要内容有:桂枝麻黄的对比

                麻黄的作用

                麻黄副作用的处理

    

    麻黄,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

   我国麻黄的主要产地是内蒙古,其次是新疆、山西、吉林、宁夏、甘肃等地。

 


我们先来讲麻黄与桂枝的对比。

桂枝是红色的,尝起来有甜味辣味,而麻黄在刚成熟的时候是绿色的,晒干了以后是黄色的,尝起来有苦味辛味;桂枝的中间是实在的,麻黄是中空的,更加细长小一些;麻黄生长于中国的北方,而桂枝生长于南方;麻黄的叶子很薄带有尖,紧紧的裹绕在草茎上,而桂枝的叶子是四处伸展的,原型的不带尖。因为它们的种种不同,产生了桂枝与麻黄功效的不同,

    麻黄在使用的时候,按照古人的说法要去节,节有存止、留守、节流之意,麻黄体内的营养要通过节输送到叶片上去,而把节去掉以后,麻黄通畅气血的功效就自然加强。麻黄是直立的管状植物,并且有节,我们可以把它类比为人体的骨节,它又生活在北方,北方为肾水所在之地,天气暖和了,水分太大了麻黄都无法生活,它只适合生长于降水不能太多,温度不能太高,干燥的沙土地区,它生活的环境和它的药效都有关系。

桂枝是红色的,有甜味,有轻微的辛辣,这样它就可以走血脉,它走的层次从肝到血管,然后把血管里的风寒祛除出去,这是桂枝所行走的路径。当然配成桂枝汤以后就升级到厥阴太阴一直到太阳。而单纯说桂枝的话是从温暖肝血开始发力,之后行走到全身的血脉关节,然后把风寒祛除出去,这是它发用的一个层次。虽然在说的时候好像把风和寒分的很清楚,实际在临床中风往往带着寒,寒往往伴着风,它们两个是交结在一起的,我们如果把风气祛除了自然也能带走一部分寒气,如果把寒气祛除了自然也能带走一部分风气,所以桂枝应该是以祛风为主,兼除寒气,而麻黄是驱寒为主,兼除风气,这样理解才更符合临床实际。我在临床中没有把这一个差别分的特别清楚的,不知道大家在临床中怎么分的。

桂枝与麻黄单靠祛除风寒的差别来划分是不足的,应该还是要结合其他的方面,桂枝走到人体的血脉是立足于厥阴的本能,温通血脉后向外发力,而麻黄就不是了,麻黄的药性应该是宣扬发散,它不是一个补药,它可以把潜藏在身体里的阳气宣发出来,它宣扬的方法是怎么实现的呢?麻黄本身就类似于中空的带有节的管状物,类似于人体的骨节。麻黄在古时有很多传说,比如传说生长麻黄的地方冬天不会积雪,而从现在来看这种观点是非常荒唐的,在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区冬天都有积雪,不论你长不长麻黄,只要下了雪那里就会积雪,这种言论只是一种传说。

但古人通过这种传说想表达一种什么意思呢?就是麻黄能把地里面的热量抽拔到地表上来。如果这个传说是不成立的,又该怎样再去认识这个事情呢?我们看麻黄生长在寒冷的地方,但麻黄结的果子确是红色的,在寒冷的地方怎么会结出红色的果子呢?我们可以这样认定,他把地里面的热量抽拔到地表然后凝聚成了一个红色的果子,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类比思考它的行为。

那么你又要问了,在中国的北方,长红色果实的植物有很多,但为什么偏偏是麻黄有抽拔阳气的作用呢?我们就要讲到麻黄的形态,其它的植物也有很多可以结红色果实,比如北方山上的酸枣,沙棘果等,难倒都有抽拔阳气的作用?不一定。为什么呢?酸枣也好,沙棘果也好,它们本身的形态都是曲曲折折的,像灌木是不断的分叉,每一个分叉就跟前一个方向不一样,这样长成的枝子都是弯弯曲曲的,就不是那种向上抽拔阳气的类像,不像麻黄这样从根部的上方伸枝以后,它的茎就一节一节的直立往上,就像水井一样,过去人打水井的时候都是直直的打下去,这样抽水的时候才更迅速

第二点是叶片的形状,麻黄的叶片是紧紧的包裹在草茎上面,上面带尖的往上延伸,而酸枣也好,沙棘果也好它们的叶片都近似于椭圆形,不带尖,并且是四下铺散,没有方向性。我们是从植物的形态和叶片的形状这两个方面考虑推证,麻黄的功效是抽拔地里面的阳气宣发到地表,生成一个红色的麻黄果,其它的植物不行。

还有另外一种植物对一些物体有导向性,比如艾草,艾的本性是找水,这一点有兴趣的朋友观察一下。在艾烟的收集器有不同的样式,有一种是桶状的,里面装上水,然后把艾烟通过一个管道接入桶里面,艾烟就会自动沉降到水里去,从这里可以看出艾的本性是找水,这也是艾灸的一种本性,它专门寻找寒湿的地方而到那里去。大家可以参考着理解麻黄。

    麻黄一节一节的层层往上,中间是髓质,四周稍微坚硬,我们可以类比为人体的骨节,所以服用麻黄后它作用的根本依托点就在于人体的骨髓骨骼,并且它可以走到人体的骨髓骨骼里面去冲开一些深层的疽瘤,古人治疗痈疽常常使用麻黄,像阳和汤里就有麻黄,治疗阴疽。因为麻黄的形状类似于骨节,所以它可以走到人体里面,走到骨骼的表层上,它要做什么呢?麻黄要实现一个发散风寒的功效,就必须要有一个立足点,就像要想把一个东西掏出来,它的立足点在哪里呢?发力点在哪里呢?一个人站桩,他的发力点在大地。麻黄要发汗,是依托一个什么能量把汗液推出来的呢?它就依托于人体的真阴真阳,存储在骨髓里面的,存储在肾脏里面的,还有存储在心脏里面的,这是麻黄的发力点。所以麻黄不可以久用久服,大量的使用、久服必定让人虚,因为麻黄发汗的依托就在心肾骨骼,它是通过抽拔心肾骨骼里面的阴阳二气,然后冲破笼罩在体表的寒湿之气来实现发汗的。宣肺也是这个道理,它把心、骨骼、肾还有胸中的阴阳二气,全部凝聚到肺上,冲散开肺吸入内部的寒湿之气,从而恢复肺的功能。冲开这种局面,就像太阳驱散寒湿,狂风席卷乌云,但是这种方法是有意为之,是刻意的。桂枝只能走到血脉的层次,而麻黄走到骨髓的层次,这是桂枝与麻黄的不同。

我们回想一下《伤寒论》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着,麻黄汤主之”人体的风寒束表,这个风寒走的非常深,它居然走到了骨节的位置引起了骨节疼痛,这时候医圣张仲景选择了麻黄,它主治人体的寒湿。麻黄进入人体后,可以走到管状的物体之上,像骨骼,从骨髓里面把阳气逼出来,把骨膜上的寒气带走,麻黄让人发汗就是靠人体本身的阳气,麻黄裹着人体的阳气冲破汗孔导致人出汗,冲散血管里面的寒邪,把寒邪顶出来,把人体表面的风寒湿发掉

这样我们就知道麻黄是一个非常容易导致内耗的药,历史和现实中因为吃桂枝汤而导致身体变差的案例并不多,即使变差了,也能通过一定的时间来挽救,而因为错误的服用麻黄导致身体的变差是很难短时间补救的。

人体的血液重新生成的时间是一百二十天,我曾经给很多参加过无偿献血献血的人把脉,无偿献血是一个道德及其高尚的行为,但它对身体,对人体气血是有一定影响的这种影响是在气的层面上,而不是在物质数量的层面上,单纯观察无偿献血人的血项各指标是完全正常的,但是我们一把脉就发现他有一个长期的芤象,这种芤象可以维持二十年以上,不会改变。

麻黄可以把人体深层的阴阳二气调动出来,如果把麻黄提纯,专门用来抽调人体的肾气,那么人就会产生跟吸毒一样的效果,所以很多时候麻黄在市场上是被管控的,有段时间广东出现了一些用麻黄制毒的案例,所以广州清平药材市场上很长时间都缺少麻黄,没有人销售麻黄。

麻黄可以提纯麻黄碱作为一种毒品。人体的快乐在于精气充盈于人体的感受器官,感受器官神经都附着在骨膜的表面,附着在肌肉层,皮肤层,如果我们把骨髓里面的阴阳二气的精华调动出来,弥漫于肌肉层,弥漫于骨骼,弥漫于人的大脑,弥漫于人的神经系统,人就会感到快乐,所以毒品抽拔人的肾精,骨髓之精,让它弥漫于整个身体的浅层,这样人体就会感觉到快乐,麻黄就有这样一种作用。

有的人把含有麻黄的一些方子叫中医咖啡。比如葛根汤,为什么呢?因为喝了以后可以提神,可是这种提神是有代价的,我们是要身体内精气充盈以后的自然发用,而不是用麻黄这样药物产生的被迫发用。

有的中医师说每天门诊前喝一杯葛根汤,身体倍棒,精神极佳,如何如何,这种行为我们是不赞成的,它是提前支取你的阳气为你当下使用,但未来呢?晚年呢?怎么办呢?你还有什么可以支取的呢?这些都是那些搞机械方证对应的人常常宣扬的一些观点,葛根汤就是中医咖啡,醒脑开窍提神如何如何,但是如果我们掌握这种机理,知道它这种醒脑提神是有问题的,我们对它的理解会更加全面,对麻黄的应用就会更加平和。

如果人体内的气血天然的充盈,比如一恰当的服用一些对你身体有补益作用的补药;二维持一个恰当的生活作息时间;三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跑步也好,站桩也好,礼拜也好,都要适当,因为体育锻炼过分引起大汗出,也会起到不良的作用,身体会出现问题。另外游泳,我就不怎么赞成,因为水的寒湿总会进入身体里面一部分。你能做到这三点,再加一个条件就是你的精血不消耗,没有夫妻同房,这样维持一段时间以后,你会感觉你的身体状态非常好,是一种从里到外的好,是生命元气的自然蓬勃,没有任何东西掏空你的脊髓,你的阳气自然弥漫于全身,这个时候身体是最舒服的。用麻黄也可以临时实现这些效果,用毒品也可以,但这些都是有代价的,所以长时间滥麻黄会导致三个虚证:心脏的阴阳两虚,肾的阴阳两虚,还有骨髓空虚。美国曾经出现了一些案例,用麻黄来减肥,说麻黄是减肥药,麻黄发汗利水,增加水液的代谢,当然也就可以有一定的减肥作用,但它也只是对风寒的实证起作用,如果这个人本身腠理就比较稀疏,出汗较多,盲目用麻黄减肥就很可能引起心脏病而猝死。

    

     误用麻黄,滥用麻黄,特别是心肾阳虚的人,如果用的麻黄剂量过大,比如超过十克,连续服用五天七天,对于一些脆弱的患者甚至会出现半夜心悸,心脏跳着跳着忽然感觉不跳了,半夜凌晨因心脏难受而起床,这是很可怕的事情。现在有些人追求张仲景的原方原量,我是不赞成的,张仲景的原方原量按照一两十五克来考证的话,麻黄汤里麻黄四十五克这个剂量是非常大的,我非常不赞成用原方原量,为什么呢?因为张仲景自己也说的很清楚,他说的那些症状脉象同时出现的时候,后面用的是原方原量,当这些症状和脉象都改变的时候,你会发现他改用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二麻黄一汤,全都调成了小剂量,当脉象症状不明显的时候,他就用原方原量除以二除以三,张仲景是这样用方的。我们不一定非得追求原方原量,而要按患者的症状和体质,比如麻黄汤的原方原量,使用标准是“太阳病,头痛,发热,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他就明确的提出了在这种情况下,这八个症状同时出现,还有相应的脉象出现,可以使用麻黄汤的原量。但如果是个七八岁的小孩出现这种情况也用原量吗?五六岁的小孩呢?如果是八九十岁的老人呢?难倒后面都没有附属的使用条件吗?我认为不是这样的,张仲景说的应该是身体比较健康的中年人或者青年人出现了这种问题,才使用原方原量。现在有的流派主张经方要使用原方原量,我是大部分不赞成的。我认为在临床上很多方子都要进行加减,每一味药都要进行加量或者减量,不存在使用原方原量的标准情况,或者说极少使用原方原量的标准情况,因为很难满足不了张仲景说的全部症状和脉象。

 

麻黄是抽拔人体的骨髓,肾里面的阴阳,心脏的阴阳来发用的,那么偶尔的大量使用,错误的使用,必然会导致出现问题。曾经在2012年的时候,有一名学生大量的服用了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四十五克,细辛四十五克,附子三十克,服用之后出现严重的心慌,心悸,就是心跳的特别快,而且不太规律,还出现了惊恐,就是说不能做任何刺激大脑的思考行为,比如看电影,当电影情节开始出现矛盾的时候,当画面出现波动的时候,他的头脑就会承受不了,就开始出现心跳加快,快到感觉心脏都要把头炸开一样。还有更剧烈的比如打游戏,打开电脑游戏,一旦把枪拿出来,把子弹装上,他的心脏就开始剧烈跳动,基本什么事情都干不了,最严重的时候与人说话都不行,他一说话心脏就会砰砰地乱跳,跳到把头都要炸开那种感觉。当时我也没有治疗这个问题的经验,只能按照《伤寒论》条文考虑,他这是阳气的过分上浮导致这一系列的症状,使用的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黄连这个方子来治疗,大概治疗十几天,他这个症状才全部消失,后来又用小建中汤理中汤加生熟二地,用这样的方子补气血补肾,慢慢的调养了一年以后,身体才算基本上恢复。这是一个误用麻黄的案例,如果继续误用下去就会出现发狂证,因为当时他就已经非常的严重,并且麻黄把他体表的阳气发散完之后,他变得非常怕风,特别怕风,我给他开了方子以后,他自己到街上买药都走不出去,无法出门。

这是误服麻黄的就医法,大家可以考虑使用,初期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黄连,当然铅丹是不用的,从古自今也很少用铅丹,用完这个方子平复下来以后,用桂枝汤倍芍药或者小建中汤加小剂量的理中汤加生熟二地龙骨牡蛎,这里有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在里面,再慢慢的把亢奋的阳气调养下去,然后把人体的真阴真阳想办法填平,至少要有一年的时间这个人的身体才算恢复。他会长期的表现出激烈的事情参与不了,比如热烈的谈话,看情节紧张的电影,打游戏,与人争论,一干这些事情心脏就好像要从口中蹦出来一样,这种情况非常危险,还是要好好救治。幸亏那位患者年轻,慢慢调整总算恢复了,但是我想他的寿命最终会因为滥用麻黄而有明显的缩减,这也是非常痛心的事情。包括在我们广州中医药大学,在其他的中医学院里面都出现了很多学生滥用附子,错误的服用麻黄导致的一些不良事件。所以在学医的过程中你一定要循循渐进,比如你要试验麻黄,可以从三克,五克开始,十克,十一克,十二克这样实验,而不能像这个同学一样,一下子就实验到四十五克以上,并且一次性服下,尤其是在南方,南方人的腠理本身就稀疏,容易出汗,再超大剂量的服用麻黄,想想都是非常可怕的。这个同学开始是为了试验药,但最后的结果对他身体造成了严重的损坏。大家一定要记住这样一个案例,希望以后不再发生这样的事情,学医是为了救人,精神道德是高尚的,但是一定要爱护好自己的身体,青春不能够再来,请大家引以为鉴

 

有很多原方原量的运用,因为那些药物对人体的伤害是可逆性的,所以也就不太加以重视,我们也不过度的批判,但是有一些药物的原方原量对人体的伤害是巨大的,比如像麻黄,你一天之内服用四十五克,三十克这样的剂量,甚至连续服用几天而产生的危害很难逆转,是终身性的。那么在临床中哪些人要减少使用麻黄或者慎用麻黄呢?一类是常年汗出的人,这样的人用麻黄要谨慎,不是完全不能用,我们千万不要偏执了“一定无汗才用麻黄,有汗就不能用麻黄”不是这样的。有汗之人来找你看病的时候也三四十岁了,这三四十年他一直在出汗,难倒就说他只是受了风没有受一点寒吗?他当然也会受寒,所以麻黄和桂枝的分别不一定要分的特别清晰,特别较真,难道你就能斩钉截铁的说这个人有汗出,他身体里一点寒气都没有?你能这样说吗?他活了这么大年龄,经历了三四十年风寒在外的袭击,怎么可能没有寒气呢?只是没有以寒气的形式发作而已,所以麻黄在有汗的病人身上是照常可以使用的。只是对于汗出特别多的人,脉浮芤的人,我们在使用麻黄的时候剂量要小,对于非典型的麻黄证,我建议用量是一天五克足够了,尤其在南方。在北方你可以适量加大,一天的用量加大到六克七克,八克,也就足够了,当然特别典型的麻黄证,你可以用到一天十克,十五克,也是有可能的,但是这十五克你不能让患者一次性的顿服,而是分成二到三次来服用,服用后一旦出汗,症状减轻了,那么麻黄用量就要减半,比如麻黄用量到十五克的,第二天开药就降到七八克,五六克,这样就足够了,这是第一类,汗出脉浮芤的人用麻黄一定要谨慎;第二类,身体瘦弱脾胃虚的人用麻黄要谨慎;第三类,有心脏病心悸的患者用麻黄要谨慎,因为麻黄很容易引发他的心悸半夜发作,如果你用麻黄配上桂枝、甘草、茯苓、龙骨、牡蛎大概这五味药可以适当抵消麻黄引起心脏的过分悸动,免得出现一些问题。桂枝可以温补心脏的阳气,麻黄抽调了心脏的阳气之后,桂枝可以对它起到一个温补的作用,可以制约麻黄的副作用,炙甘草可以直补心脾,可以制约麻黄的副作用,而茯苓有抗惊悸的作用,可以制约麻黄的副作用。这是我在临床中发现的三类人慎用麻黄。

小孩的感冒常常是因为湿热积滞,再受风寒导致的,所以可以用荆芥防风紫苏叶来代替麻黄。小孩本身爱动,爱跑爱跳,给他用了麻黄,万一出汗多了就不好了。很多小孩我也用麻黄,但量极小,然后配紫苏荆芥,比如麻黄用零点五克,一克,一点五克,两克,我用麻黄就是这样小心,因为我遇到过一些心脏病的病人,而且我自己也亲自实验过麻黄,确实会导致一些问题,所以大家在麻黄的应用上要谨慎,千万不要追求那种为了效果特别快,而用大量的麻黄那种害人害己的事情。有时候你能把握好,用三十克四十五克麻黄治疗一个关节疼痛,患者只吃了一顿出了一身汗,感觉身体好轻松呀,一下子好像好了很多,这样治病好像患者也高兴,你也很骄傲,可最终我们是做了一件伤阴德的事情,因为患者的长期体质可能被你败坏了。所以大家要多积一些德行,不要想着非得快速的把这个病治好,“一剂知,二剂已”不一定是我们的追求。行医时间长了以后,我们的心态会越来越平和,像小孩的咳嗽,不一定一两剂药就让他迅速止咳,不是非要这么快,那样可能会导致我们用药过多,过多了以后会出现很多问题。有时候你回家想一想,下班以后想一想,其实今天这个小孩我可以不用这么着急的,麻黄不一定非得用这么大量,杏仁不一定非得用这么大量,杏仁长期服用也会导致人虚,我们医生要做到心里有数,可以缓一点,不一定非得一天就让他改善,可以三天,非得这么急迫做什么呢?我自己用药也慢慢倾向于平和和全面,而不是像刚学医的那会,哎呀,这个高热的病人,我给他开一服药喝下去的第一碗瞬间就好了,其是我们不需要这么急迫,我们也可以缓下来,用麻黄、细辛、附子这些药,都要心缓一点,千万不要学那些追求方方都是原方原量的人,我是反对这样用药的。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有的人把原方原量用的非常好,短期效果特别好,长期效果也好,那样的人是高手,我做不到,宁可平稳一点,因为有些人确实承受不了。而且夏天和冬天用药不一样,夏天麻黄的量可以小一点,冬天可以适度加大一点,北方要多用一点,到了南方你要少用一点,这是我对麻黄的一个总体认识,以后想起麻黄的事情再补充,今天我们的麻黄就先讲到这里,最近事情非常多,耽误了大家的时间,慢慢的我会把这些药全部讲完,时间就会拖的长一些,不过我想也不太要紧,大家慢慢的学,慢慢的用,大家可以加我的微信,在上面给我留言,有了新的临床思路我们共同的探讨学习,我也有很多东西需要跟大家学习 ,谢谢大家参加这个课程。



本次课程虽然不能说是呕心沥血之作,但是汇集了我在学院,民间,长时间观察与思考,多个流派思维精华,每一味药都争取有一定独特的感悟和扩展。

全部药物的讲解课程正在进行中,报名听课请点击下面二维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