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经》:夫道者,中知人事之说话养生(三)

 为什么73 2017-06-04

古人讲人道全则天道近,而医道又隶属于人道之一,其基础就是人事。


今天来继续聊人事,谈谈人事对疾病的影响。


前段时间有一位女士从我这看完病,抓完药以后就回家吃药。一周后她过来复诊,反馈说没啥效果。当时我也觉得奇怪,为何会没效果啦?四诊后我问了她一个问题,你吃药期间情绪波动厉害么?


接着她就跟我讲:


她拿到药后回家,因为某件事和老公发生了争执,就吵架吵了起来,现在这事过去了一周多,想起来现在还是气,全身都不爽了,问我这个是不是大怒伤肝?如果是,要怎么才能做到大怒不伤肝?你要知道生活中,找不到人吵架是挺悲哀的一件事。但天天不用找还有人追着你吵是更悲哀的一件事。



对于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但是按照古书的记录,这个问题主要的因素在于语言的使用。


古人将语言分为好几类,记录如下:


辞言有五:曰病、曰恐、曰忧、曰怒、曰喜。


病者,感衰气而不神也 。

恐者,肠绝而无主也。

忧者,闭塞而不泄也。

怒者,妄动而不治也 。

喜者,宣散而无要也。


此五者精则用之,利则行之。


此句是说,一个人说出来的话,容易产生这五个方面的问题。(所以医者要管好嘴)。


以这两句为例:


恐者,肠绝而无主也。


比如你去医院检查,某些医生小病说成大病,大病说成绝症。

(不用教都会,据说各行各业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很多家庭中也是如此。)



怒者,妄动而不治也。


电视中吵架的台词是这样的:


男方说:你就是看不起我,嫌弃我赚的钱少,你才选择离婚。


女方一听到这个话,就非常生气,说:“你个混蛋,我要是看不起你,嫌弃你钱赚得少,当初还会嫁给你么?”



按照古书的说明,所谓怒言就是你说出来的话,别人一听就生气。


通俗的说:


别人之所以生你的气,是你话没说得对。

你之所以生别人的气,是没有听懂别人说的话。


二、


当你学会说话以后,就要学会看人。


俗话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于是古人说:


故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辨;与辨者言,依于要;

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

与贱者言, 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

此其术也,而人常反之。


意思就是说,人生的每个阶段,心理上都有所不同,或智或愚,或富或贵,或贫或贱,或博或辩等等。


所以你要好好学


当你想吵架的时候反过来用,当你不想吵架的时候顺着这个规律去讲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