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叙“情缘与动力”

 賢聚 2017-06-04
再叙情缘与动力
前两天和一位朋友聊天,谈及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诸多细节,深感他说的很有道理,又好像不甚默契,但现实中还往往存在。本来是朋友之间随便一说,可谁知这随便的一说让我再次想起前几年我曾写过一些事、理、人情的辩论分析,让我思绪万千,朋友的聊天观点实在让人颇有绕梁三日而不绝的意味。回想年近知命之年的自己确实也经历了不少,但总有不知命的感觉,同时也经常的有许多事百思难解,故将自己的观察与体悟和盘托出供世人分享,期许能对大家有所启示。
人与人之间相识是缘,正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人与人之间相处是份,因为能处多久、处多深决定于份量的轻重与虚实,份量重实则久而深,轻浮则短而浅。能认识不能相处叫有缘无份,世人大多如此,能认识且能共事属生意,能认识打招呼而客气叫面面情,能认识且相处而不深交可叫朋友(如一起玩过,一起吃过,但确实是没有真正的相处共事)。真正的朋友是互相欣赏、互相关心、互相体贴、互相谅解而互相理解,遇事不用开口,遇事不必解释,能以心换心,以礼相敬而不失幽默的相处,有时可以互惠互利的去合作共事而共赢与多赢。事实上有许多朋友是只能相处不能共事,尤其是金钱之事,有些人只是共事不便相处,除过金钱之事,清清利利,其余事情不苟见识。正是由于如此,产生了许多悲欢离合,迎来送往,去伪存真,优劣择取,形成所谓的情感交织与交流,让人与动物的区别体现的淋漓尽致。人是万物之能,也是万物之灵,其不定性、不定心与不定形,均通过充满其间而不占有其间,可实实在在而又确实摸不着、看不见,说得清也说不清,离不开、离不得或许说离不起的人与人之间一种——情、物,将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事之间,人与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影响而源远流长、与时俱进、与时消息而不绝。
朋友情是以友谊为主、共事为辅,情事交融见证友情,遵理守法、寄情寓事而抉择缘分之深厚与份量。亲情以血缘为纽带,以伦理道德为红线与底线维系存在于延续,以尊老爱幼为主线,以责任和义务为载体,通过各自努力砺炼心性、成长、成熟而成仁。以情为主相融互补、沟通理会,将责任与义务融为一体、合为一家,善待老人以孝敬为主,以顺从为要,作为义务养活,作为责任养老。抚养孩子,以关怀和体贴为主,保障供给强身健体,助其发育成长,以爱护和关心为辅,引导培养开启心智。
对上以小辈的身份出现,体现孝顺与尊重;对下以长辈的身份体现关爱而教化,兄弟姐妹亲戚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关照,上下基本相融不超三至五代,亲戚遇婚丧嫁娶红白理事互有捧场,礼尚往来,范围可大可小,各取所需任已抉择,以伦理为主,超过五代的血缘关系,即可视为常人,亦可作为朋友相处相惜,亦可通婚续弦,以情理为纲。
在亲情中有一种特殊关系是维系和延续这种关系的细节与桥梁——夫妻关系。这种关系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人,因情因爱或因情爱而走到一起成为一家,合为一体,建立了新的亲情与血缘关系,承上启下,繁衍生息而维护着家庭、家族和社会关系的新陈代谢、优胜劣汰、不断进化,同时也会衍生出诸多千丝万缕的社会关系,而支持着社会的运营与发展的进化。也正是由于此种关系成一种看似平常,实属特殊的关系,他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受伦理约束不大,受情理左右很大,由于有肢体接触,心性交融,使他们之间又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与爱的柔合与冲突,当柔合时恩爱有佳,当冲突时争执不休,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绝对的应该,更没有什么道理可言,有时通情不通理,有时通理不通情,有时情理都不通,有时又莫名其妙的和好如初,有时又会没有预测的冲突不断,甚至会举手动脚,真可谓人无定性、事无定论的现实践行者,他们之间有时相敬如宾,其实貌合神离,有时冷若冰心,其实内心沸腾、欲擒故纵,有时是身交,有时是心交,有时是神交,有时是身心神相互交融。有时误解不需解释,有时理解没有理由,有时沟通不需言语,有时语言很难沟通,奇妙无穷,其乐更无穷,这种关系是事、理、人、情的组合体,更是综合体与柔合体。所以便出现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家有一种存在的理,经不一定是正经,但合情;理未必是真理、正理,但存在。说不清道不明,真实存在而不断衍生与调整,这种关系是家庭关系的主体至少主宰几十年,至少影响几代人,没有这种关系不行,处理好这种关系不易,于是便产生了这种关系的许多形态,恩爱有加、互亲互敬是理想,更是追求。凑凑合合、貌合神离是现实也是现状,有包容、有理解、更有宽容,其实也不乏无耐与没招,是忍奈,或许是折腾与折磨,有的为了生存,有的为了生活,有时是为了面子,有的是不知不觉,有的是先知先觉而受伦理道德的制约而不得不面对现实。嬉皮笑脸、欢心快乐,掩饰内心强装应付,内苦外甜,内甜外苦、不拘一格、风情万种,非知已不能言,非自己不能做,甜的吃了,苦的咽了,用时间、经历、阅历,去伴随年龄与生命而时起时落、时高时低历练自己,涉及周人。其实这就是叫过日子,也叫熬。
日子是婚姻,现实是真实。也是奇妙的,更是万花的,千姿百态、形形色色。由于人与人之间没有绝对的相同,只有相对的差异,也就形成与造就了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观点,对价值的取与舍,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了人与人之间认识理解应用的不同,思维、格局、境界的迥异,也就衍射出为人处事与处世的千差万别,这是个理,也就是由于这个理导致了不同的情,情理有时相通、相融、相互作用与转化便形成了合情合理,有时是相互矛盾的,也就形成了合情不合理,合理不合情,情理都不通等多种情形,以致做出来的事与人也就不尽相同——畸形。畸形就是真实存在,实属个别,也是另类,好像合情未必合理,其实合理未必认同,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孤立独行而不合于群。
当我们成立一个家,结合一对姻缘的时候,大家的期许都是美好的、幸福的、快乐的!当我们在践行的过程中,事实往往会与我们大家的预期是不尽相同的。为此,我今天想同大家谈一段畸形的婚姻,婚姻形式基本一样,娶妻生子、生儿育女,吃喝拉撒,待人接物,繁衍生息。婚姻的内涵与分享各不相同,前一段我所谈及的是通则与常规,是可以说得清道得明,甚至可以是放到阳光下见证的,是正常的婚姻。现实中有一些婚姻是畸形的,同床异梦的,是离心离德的,而又不得不凑合的,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家庭而已,因为婚姻出了裂痕,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性格差异、观念相左、沟通无效、木已成舟、责任与命运形成了无奈的共同体,拆不离、打不散、合不来、没办法,让爱情衍化成亲情,变成合作,不断的迁就,无言的忍耐,直至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并不见得风平浪静,有时出了抑郁寡欢,有时出了另寻新欢,有时会出现情有独尊,以致出现了几种畸形的关系,同性之间的闺蜜,异性之间的知己,肢体相融的情人,精神相通的蓝颜与红颜,心性相通的朋友,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与区分,也没有绝对的应该与不应该,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流露与转化,当两人之间产生心灵共鸣之后,便有好感,交往时久便成为朋友,交心、交神之后便达到知己,理智、克制、冲动之后就是闺蜜,冲动克服了理智就变成情人与同性恋,这些关系都是以情为主,以理为辅,情理交融,情大于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见人性、鉴品格。当将这种关系的维系变作以利为主、以情为辅,不讲道理、不受制于人伦的,就会变成利用与交易,也就出现了小三与嫖客,甚至是娼妓。故切记一个“度”,慎防一个“味”。
社会本就是包容大度的,存在的就是合情的、合理的,人生在世什么事都是人做的,宁跟好人做坏事,慎同坏人做好事,人性当紧,同好人做一件合情不合理的事或许是一种解脱,同坏人做一些所谓的好事或许是一种助纣为虐,做一对有情有义的情人远好于少情无义的亲人幸福,做一对知心知肺交心而又交神的知己远胜于哥们义气的酒肉朋友,因为人的一生并不长、也不易,所以我提倡不要太亏自己,我提倡精选知己,建议慎交情人,知己是精神的支柱,情人是活下去的动力,亲人是生活的责任与义务,是相对的也是绝对的,用尊重的姿态,合作的心态,包容的情怀,理解的信念去处,爱情与友谊一定会天长地久,互利多赢,用索取的手腕,捉弄的伎俩,试探的心态,猜忌的陋习去品、评、怀疑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因为有些事不能想,更不能做,一旦做了就会后悔莫及,有些情不能试也不敢试,一旦试了就会出现一些不该出现或节外生枝的事与情,有些人、有些情是经不起试的,因为有底线和红线,爱一个人不容易,伤一个人很容易,爱一个人是欣赏的眼光与心态在相处,千万不可用怀疑、猜忌与观望的心态去面对。否则会因爱生忌直至恨,恨而生气至伤痛,爱一旦变成痛,衍生成恨是很可怕的,当留下伤痕是很难愈合的,故设置防线供世人体悟而用之。
朋友之间多共事,夫妻之间少猜忌;
情人之间多谈情,亲人之间少论理;
知己之间多谈心,切忌冲动去碰身;
常人之间多讲理,共事相处少谋利;
合作成事须共赢,相知相惜贵多赢;
情理想通求共享,合情合意唯独享;
得意一定不忘形,失意切记勿失态;
好事坏事要取舍,好人坏人须区分;
真情实意懂情理,天长日久贵情谊;
人身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杜衡
2017年6月1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