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述百练:儒家伦理的情理逻辑

 一中大语文 2023-03-25 发布于福建

儒家伦理具有“情感理性”(“情理”)的特征。所谓情感理性,即以情感为出发点与价值标准的理性思维形式。自孔子开创儒学一脉,儒家伦理就以“仁”作为核心,并将“仁”奠基于血缘亲情之上,以朴素的孝、悌为“仁”的起点,以“心安”为这一基本价值的依据;又超越血缘情感,以“泛爱众”为终极目标,走向“爱人”,确立了儒家伦理的框架。基于人的情感而言“理”,成为儒家伦理的一种“基因”,影响深远。

一般认为,孔子的伦理思想围绕“礼”与“仁”的关系而展开。“礼”是系统化的伦理规范与道德要求,贯穿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仁”,在一般的意义上是人内心的“爱人”之情。孔子认为,只有以“仁”为基础,才能有“礼”的规范,所以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人没有内心之仁,伦理秩序就失去了依据。

具体而言,“仁”或“仁爱”的第一步是血缘之爱,“爱”之情感是孔子言“仁”时的原初含义。《论语·学而》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本,基也”,故杨伯峻先生将“本”解释为“基础”而不是“根本”,这一点非常重要。“孝”是“善事父母者”,“弟”是“善兄弟也”。人在世间首先面对的伦理关系即是如何对待血缘亲人,处理好这一伦理关系是一切道德行为的起点。以孝、悌为“仁”的基础,意味着这是道德行为的开始;若言孝、悌是“仁”的根本,则意味着最高目标的完成。显然,孝、悌只能是道德实践的起点。孔子以血缘之爱为仁爱的起点,除《论语》外,《中庸》中也载有孔子对仁的看法,即“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国语·晋语》亦曰“为仁者,爱亲之谓仁”。因此,孔子以爱亲为仁的基石是十分确定的。

那么,为什么子对父必是孝,弟对兄必是悌?为什么血缘之情如此重要,有着不言自明的价值?因为这是人自然而然的、本能的情感。对此,孔子虽然没有讲什么玄远、高深的道理,但质朴的理由,至今读来依然能打动人心。父母的养育之情,报之以子女的感恩之心,这种与生俱来的本真之爱、天然之情没有理由,也不需要理由,唯有这样心才能“安”。当然,我们还可以继续追问为什么“心安”如此重要,但这已是孔子给出的终极原因,是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后的价值认定。要全面把握“人”就要从情本体入手,而这恰恰是儒家哲学、儒家伦理的根基。

此外,孔子不只是看重血缘亲情,还尊重和肯定了人之常情、自然之情,这一点可从他对待《诗经》的态度中体会出来。他认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所谓“思无邪”是指情感的自然流露和抒发,率性而纯真。比如《论语·八佾》中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他看来,《关雎》咏唱的青年男女之间的绵绵之情、相思之意是发自内心的爱,快乐而不放荡,哀伤而不痛苦,这样的情感是美好的。而《诗经》直抒胸臆、表达心声的特点,也是孔子所看重的。

孔子尊重人的情感,对儒家伦理来说意义深远。首先,孔子以血缘亲情为伦理的出发点,是儒家伦理的第一块基石,以后的儒家伦理思想无论如何发展,皆不离这一根基;其次,孔子强调仁爱,肯定先天的情感,为后世儒家“以情论性”定下了基调——情感是人性的内容,人性是情感的本质;再次,孔子看到了情感熏陶对于“成德”“成人”的重要意义。《论语·泰伯》中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此言成德、成人之修养,不但需要礼的约束,还需要情感的熏陶,即“诗”与“乐”的作用。乐对于人之情感的感染、陶冶也是成为人格完善的君子所必不可少的。

对于孔子将儒家伦理奠基于“仁爱”,朱熹说:“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从本质上说,“仁”是普遍意义的“爱”,心中固有的情。这种“仁爱”之义在不同语境中展现为多层次的内涵:仁是人心或人性的主要特征;仁作为不证自明的道德价值,是判断行为善恶的标准;仁爱之道的践行,则有了“仁之道”“仁之方”以及“仁之成”等意义。可以说,孔子使儒家伦理具有了“情理”特征。

(摘编自徐嘉《儒家伦理的情理逻辑》)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伦理将“仁”作为血缘亲情的基础,尊重和肯定合乎自然的情感,认为情感的熏陶是达到“仁”的重要方式。

B.孔子的伦理思想围绕“礼”与“仁”的关系展开。“仁”一般指人内心的“爱人”之情,具体而言,就是血缘之爱。

C.“孝”指孝敬父母,“弟”指友爱兄弟;儒家将孝、悌视为“仁”的根本,做到孝悌,意味着最高道德目标的完成。

D.被孔子作为儒家伦理基础的“仁爱”,在不同语境中展现为多层次的内涵,有的语境中,它是判断行为善恶的标准。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仁”是“礼”基础,也是伦理秩序的依据;成德、成人之修养,需要礼的约束,也需要情感熏陶。

B.父母的养育之情报以子女的感恩之心,出自人的本能,这样才让人心安,可见血缘之情有着不言而明的价值。

C.孔子欣赏和看重《诗经》情感的自然流露、率性纯真,这一态度表明了他尊重和肯定人之常情、自然之情。

D.人性即“仁”,其终极目标是“泛爱众”;仁爱之道得以践行,才有“仁之道”“仁之方”“仁之成”等意义。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文中所阐释的儒家伦理中“仁”的一项是(     )

A.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B.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D.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4.请简要梳理文章的行文脉络。

5.请结合《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等相关内容,理解文中第③段画线句的含义。

【参考答案】

1.D   2.D    3.B

4.①文章先总的阐述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具有情感理性特征。②接下来辨析“仁”和“礼”的关系,指出“仁”是“礼”的基础,是伦理秩序的依据。③然后具体论述孔子的“仁爱”的奠基于血缘亲情,又拓展到自然之情和人之常情。④最后总结孔子的“仁爱”尊重人的情感意义深远,使儒家伦理具有了“情理”特征。

5.①这句话强调了“仁爱”的第一步是血缘之爱,孝悌是“仁”的基础。②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是中国传统社会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它以人伦次序作为理论基础,以“己”为中心逐渐推出去的同心圆,重视血缘关系(血缘亲情处在这个同心圆中心部分),而与之相配的道德要素便是孝和悌,所以只有首先处理好最核心的“血缘之爱”这一伦理关系,才能处理好由此推出去的其他道德要素。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将'仁’作为血缘亲情的基础”错。原文“儒家伦理就以'仁’作为核心,并将'仁’奠基于血缘亲情之上”可以看出,“仁”是奠基于血缘亲情之上的。B.“就是血缘之爱”错。原文“'仁’或'仁爱’的第一步是血缘之爱”“。孔子以血缘之爱为仁爱的起点”可以看出,血缘之爱是“仁”的起点,是第一步。C.“儒家将孝、悌视为'仁’的根本”错。对“本”的理解有误,原文中“本”解释为“基础”而非“根本”。儒家将孝悌视为“仁”的基础而非根本。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D.“人性即'仁’”错。原文最后一段有“仁是人心或人性的主要特征”的表述,不能说“人性即仁”。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A.解释为:“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这是强调子女应奉养并孝敬父母,体现的是血缘之爱,能体现“仁”;B.孔子认为“八佾舞于庭”逾越了君臣之礼,体现的是礼的思想,不符合仁爱的具体体现;C.解释为:“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儿女,推广开也去爱抚人家的儿女。”这里强调由关爱自家人推及关爱他人,能体现“仁”;D.解释为“一井田中的各家,平日出出进进,互相友爱;防御盗贼,互相帮助;罹患疾病,互相照顾。”体现的是自然之情,人之常情,能体现“仁”。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原文第一段“儒家伦理具有'情感理性’的特征”“基于人的情感而言'理’,成为儒家伦理的一种'基因’,影响深远”可以看出,文本先阐述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具有情感理性特征。

原文第二段“一般认为,孔子的伦理思想围绕'礼’与'仁’的关系而展开”,接下来论述什么是“仁”和“礼”,并辨析“仁”和“礼”的关系,指出“仁”是“礼”的基础,是伦理秩序的依据。原文第三段讲“仁”的第一步是血缘之爱,第四段讲血缘亲情的价值,第五段拓展到人之常情、自然之情。所以,第三段到第五段具体论述孔子的“仁爱”的奠基于血缘亲情,又拓展到自然之情和人之常情。原文第六段提到尊重人的情感,对儒家理论来说的意义,分为三点阐释,第七段引用朱熹的理论,来佐证孔子使儒家伦理具有了“情理”特征。所以,最后两段总结孔子的“仁爱”尊重人的情感意义深远,使儒家伦理具有了“情理”特征。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差序格局”是费孝通提出的,发生在亲属关系、地缘关系等社会关系中,以自己为中心像水波纹一样推及开,愈推愈远,愈推愈薄且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社会格局,且它随自己所处时空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圈子。“系维着私人的道德”是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是在社会里生活的人自觉应当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它包括着行为规范、行为者的信念和社会的制裁。它的内容是人和人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依着该社会的格局而决定的。从社会观点说,道德是社会对个人的制裁力,使他们合于规定下的形式行事,用以维持该社会的生存和绵续。原文“'仁’或'仁爱’的第一步是血缘之爱,'爱’之情感是孔子言'仁’时的原初含义”可以看出,这句话强调了“仁爱”的第一步是血缘之爱;“以孝、悌为'仁’的基础,意味着这是道德行为的开始”可以看出,孝悌是“仁”的基础。原文“孔子以血缘之爱为仁爱的起点,除《论语》外,《中庸》中也载有孔子对仁的看法,即'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孔子虽然没有讲什么玄远、高深的道理,但质朴的理由,至今读来依然能打动人心。父母的养育之情,报之以子女的感恩之心,这种与生俱来的本真之爱、天然之情没有理由,也不需要理由”“孔子以爱亲为仁的基石是十分确定的”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社会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它以人伦次序作为理论基础,以“己”为中心逐渐推出去的同心圆,中国自古至今都推崇“仁”,重视血缘关系,它可以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也可以影响人的格局。与“仁”相配的道德要素便是孝和悌,所以只有首先处理好最核心的“血缘之爱”这一伦理关系,才能处理好由此推出去的其他道德要素,从而使他们合于规定下的形式行事,用以维持该社会的生存和绵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