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条黄金法则 让你跑步不受伤

 老山叔 2017-06-04
1.充分热身
在运动之前,先充分的热身,这是为了让关节能够充分润滑,肌肉能够适应接下来的运动,可以减少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抽筋,扭伤等问题。


2.穿合适的鞋子
一双合适的鞋子不仅有足够的缓冲、良好的透气性,同时还要选择合适的鞋码,让脚部有一定的空间,避免过度挤压。如果有严重的内翻/外翻情况,可以在买跑步鞋的时候咨询合适的鞋款。


3.排汗衣物
很多人为了图方便,会直接穿着棉质的衣物运动,虽然也有不错的吸汗功能,但是不如速干的衣服挥发那么快,长时间穿着湿衣物,不仅会摩擦皮肤,还容易着凉感冒。


4.注意温度
人体对温度是非常敏感的,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不仅会造成脱水的症状,严重的时候还会猝死。所以尽量选择在早上或晚上进行运动,尽量避开阳光直射。


5.了解极限,逐步增量
根据美国一所州立大学的跑步伤病诊所的专家称,每个跑步者都有一个受伤极限,有的可能是一周30公里跑量,有的可能是一周150公里跑量。在未充分了解自己身体状况下,不要突然加大跑量,这样会很容易受伤。


6.缩短你的迈步
有的跑友认为,步子迈的大,速度就会快,往往也很容易受伤。有研究报告表明,缩短10%的迈步距离,可以降低6%的胫骨疲劳性骨折。非专业跑者,大幅度迈步有时反而降低了效率,增大了反向的冲击力,结果不仅没有跑的更快更远,反而提高了自己的受伤几率。


7.运动后充分拉伸
跑前需要充分的热身,跑步完之后同样也需要充分的拉升。这样做,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减少乳酸的堆积以及各个部位的炎症。


8.锻炼核心肌群
增强身体控制力
偶尔进行一些平板运动,加强核心肌群的锻炼,可以有效的提高肌肉对身体的控制力,这样可以在跑步过程中保持身体的平稳状态。


9.在平地上跑
如果在花砖或者非平地上跑步,会造成双腿落地时明显高低不平,会大大增加受伤的几率。如果是在马路边跑步,那么最好的选择是在自行车道上。


10.不要频繁的比赛
一些专家在给跑步者建议训练的常规跑度时,特别对于是对那些容易受伤的跑步者,会显得很谨慎。专家声称:每提高5%的速度,受伤的风险就会相应增加2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