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人想指定未来监护人 可以办公证了

 贾律师 2017-06-05
编者按

“老年人权益的保障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的焦点,如何保障老年人享受到更加有尊严、有温度的晚年生活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命题。我们认为,通过办理意定监护公证的方式将老年人的个人意愿固定下来,确定自己信任的人担任监护人,将能更好地保护其人身、财产等方面的权益。”


家住成都市区92岁高龄的张大爷向成都公证处提交了一份公证申请,这份申请的内容有些特别。

张大爷要公证他的三儿子成为自己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后的监护人。为了帮助老人安享平静的晚年生活,解决其后顾之忧,成都公证处为张大爷办理了意定监护公证


下面听公证君为大家解释


意定监护公证

expound

成年人在意识清醒时(具备民事行为能力),通过和亲属朋友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第三人,成为自己昏迷意识不清醒(丧失全部或部分民事行为能力)时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公证的初衷


据了解,今年92岁的张大爷,目前身体尚好,但他有自己的想法,“以后身体不好或者神志不清醒,我不想进养老院,想要三儿子照顾我,决定我的治疗等事情。”5月初,他找到了成都公证处公证员刘蓉,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民法总则》成契机


根据今年10月将正式施行的《民法总则》规定,成年人可以在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时,做一份意定监护公证,以书面形式确定第三人,成为自己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后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公证员刘蓉经过与同事的多番论证,决定采用“意定监护公证”这种更具人文关怀、更能尊重老年人自我决定权的方式为其办理公证。考虑到张大爷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等情况,刘蓉还为其提供了上门服务。

“张大爷在公证员的见证下,明确了今后在其重病丧失全部或部分民事行为能力期间的监护人,并对其在家养老以及去世后墓地购买等相关事宜进行了安排。”

通过询问、谈话、记录、起草文书、拍照等一系列工作,按照张大爷的意思表示,公证员为其办理了公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