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听过很多心理学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心理朋克 No.019

 开心华之里 2017-06-05
本期音频:

听过很多心理学道理仍活不好?

来自心理朋克

00:00 07:42

亦可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中搜索「心理朋克」订阅节目^ _ ^

「限制条件」是我自己读心理学书籍的小小心法。

这期节目我们继续聊心理学科普书。上一期节目,我们说的是如何选择,这一期我们来说如何阅读。更确切地说,是当你读完一本心理学科普书、从里面学到一些心理学知识之后,该拿这些知识怎么办呢?

没什么卵用的心理学

如果你迫不及待地把这些知识当作行动指南,想用它们来指导你的生活,那我估计你多半会失望。你可能很快就发现:

明明好像知道了很多心理学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那些在纸面上看起来很有道理的心理学知识,很多时候一旦落实到生活里就没有什么卵用了。

实例:走神开心,还是专心开心

我们举个例子。问大家一个问题:

是分心做事、一心两用更开心呢?还是专心做事更开心?

有一个前几年发表在最牛期刊Science上的研究就考察了这个问题。

研究者开发了一款APP,通过这个APP,他们和来自83个国家的5000个受试者建立了联系。在一段时间里,研究者不定期地通过这个APP给受试者发通知。受试者一旦收到通知,就要立即回答:自己手里正在做的和脑子里想的事情是不是同一件事;并且还要迅速评估一下自己开不开心。

结果发现,这个研究里46.9%的人正在想着的事情,与正在做的事情无关。也就是说,当接到通知的时候,他们正在分心、走神、做白日梦。

而更重要的一个结果是,就算白日梦的内容是一些让人开心的事情,这些受试者的愉悦感也不如集中精神专心做事的时候强。

于是研究者最后总结说:虽然人们经常走神,但是专心做事比边走神边做事更开心

好,既然这样一篇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告诉我们——专心做事最开心,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把这个结论当做金科玉律来指导人生了呢?

是不是说幸福人生就等于「专心致志不分心」呢?

恐怕不行!人性哪有那么简单?

限制条件!

人性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人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里,只要任何一个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因素发生改变,人的心理和行为就可能发生巨变。

影响人心的因素太多了,而心理学家在每一个研究里,只能针对其中的几个因素——也就是人为地简化模型复杂度。

这样一来,他们得出的结论,其实附带着很强的「限制条件」。

比如说,刚才这个研究,可能的限制条件有哪些呢?我想到一个:

受试者在「什么时候」评估情绪,就可能是个限制条件。

在发表出来的这个实验里,研究者是让受试者收到通知时立刻评估情绪,评估的是当下的情绪。

如果改成在那一天晚上,受试者上床前去回忆呢?那可能结果就很不一样啦。

一旦拉长时间维度,情况就复杂得多了。

比方说,如果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做所有想做的事情呢?

在时间不够用的情况下,虽然我专心做事的当下幸福感可能是上升的,但这样一来事情就做不完了啊,于是我事后就特别焦虑。

而如果我分心做事呢,可能做事情的当下,幸福感没那么高,但我毕竟在不够用的时间里做了更多的事啊,事后回忆时很有可能就更加满足,或者至少没那么焦虑。

所以,你还能简单地说,专心做事更开心吗?

我还想到另一种可能的情况:

如果那件分心的事情特别能让人开心呢?

我自己喜欢一边做饭一边听音乐,正在炒菜的时候如果耳边飘来一首超级鸡昂的曲子,我一下子就感觉自己炒菜都能炒出史诗感。

那这就等于是那件用来分心的白日梦反过来把正事给升华了啊。这怎么会不愉悦呢?

所以你看,就算你学到的不是那些伪心理学,而是最规范、最权威的心理学科研成果,你也不能不假思索地用它们来指导人生。

这就是心理学实验结果的特点。它们往往只在某时某地某景下成立,而不一定是放诸四海皆准的定理。

所以,我并不是说书上那些心理学知识都没有用,而是我们要始终提醒一下自己,它们是附带着「限制条件」的。

心法

限制条件」就是今天这期节目的题眼,也是我自己读心理学书籍的一个小小心法。

我读到一个心理学结论时,总要问自己:这个结论成立的限制条件是什么?

如果实验是拿美国人来做的,那么换到中国的文化背景里是不是还成立?文化背景是不是一个限制条件?

如果实验是拿成年人来做的,你想要用这个实验揭示出的心理规律来校正自己三四岁女儿的行为,是不是就要特别小心?年龄是不是一个限制条件?

这样的思考未必一定有结论,但我觉得留这样一个心眼是十分必要的。

实例:《习惯的力量》 v.s. 《哪来的天才》

不但必要,而且我觉得这也是读心理学书籍的一大乐趣——你可以跟作者玩智力游戏嘛。

举个例子。市面上有这样两本心理学科普书:一本叫《习惯的力量》,一本叫《哪来的天才》。

我简单粗暴地归纳一下这两本书的主题:

  • 《习惯的力量》这本书认为,卓越源自你的习惯,培养习惯最重要

  • 而《哪来的天才》是说,卓越源自打破习惯的刻意练习,时刻打破习惯最重要

这两本书里,同样是拿体育比赛当案例:

  • 《习惯的力量》里说,美国有一个橄榄球队之所以成绩特别好,就是因为队员打球时都按照平时训练时养成的习惯动作来反应;

  • 而《哪来的天才》里说,泰格·伍兹之所以那么厉害,就是因为他每次挥杆击球都能打破自己的习惯,从来都不让自己服从于习惯动作舒舒服服地打球。

你听到这里是不是愣住了?这两本书从观点到案例看起来好像都正好矛盾啊,而且还各自都有理论和案例支持。

那怎么办?听谁的?到底谁对、谁错?

很有可能,它们都没有错,只是它们都没有点出自己那个观点的「限制条件」是什么。

依照习惯办事和打破习惯办事,可能各自都有它们起作用的边界,各自有它们的适用范围。

这时候,我们读者就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聪明才智,帮这两位作者把这些适用范围、限制条件给找出来啊。

我们可以去思考:

  • 是不是橄榄球和高尔夫球这两种运动其实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问题,而解决这两种问题,正好需要不同的手段?

  • 是不是一般的橄榄球员按照习惯行事就可以拿到95分,而真正顶尖的球员想要拿到100分,也还是得跟泰格伍兹一样时刻打破习惯?

我们可以做很多这样的思考。

这种阅读乐趣,在读物理、数学科普书时就很难找到吧?

我很爱读物理科普书。读那些书的时候,我哪敢跟作者玩什么智力游戏啊?基本上只有膜拜大神的份儿,没觉得自己是智障就不错了。

小结

我们总结一下今天的观点:

当我们在书里读到一个心理学知识的时候,思考它的「限制条件」非常重要。

如果你带着这样的思考去阅读心理学科普书,尽管到最后,书里那些知识也未必能成为你的人生指南,但是,在这个阅读过程里,你很可能会发现自己超越了作者的视野:

「你写的东西是有道理,但我知道它们在什么时候才有道理。」

如果我们能读出这种感悟,难道不是已经足够让人开心了吗?

文|魏知超
编辑配图|王晓微

文中涉及的文献:

1. 那篇分心还是专心快乐的论文

Killingsworth, M. A., & Gilbert, D. T. (2010). A wandering mind is an unhappy mind. Science, 330(6006), 932-932.

2. 一个神吐槽

关于上面这篇论文里那个「专注比走神更快乐」的结论,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吐槽,来自《走神的艺术与科学》这本书。

书的作者说,那个实验结果正好证明走神其实比专注更开心

正是因为走神时特别开心,所以一旦被研究者粗暴打断,才变得特别不开心!

心理朋克 No.0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