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教育观(第一篇 教育是什么?)

 jessey_xao 2017-06-06

 

我 的 教 育 观


题记:作为一名从事过二十年基础教育实践、从事过7年学校行政工作、获得过不少教育教学荣誉称号、家庭教育也算比较成功的过来人,当我今天重新审视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时候,内心深处不由生发出沉重的不安、忧虑和无奈感。但我依然默默地期许,终有一天,教育必将回归教育的本质——引领、帮助、促进人之所以为人,在传授知识和技能之外,在注重分数成绩之外,更多地滋养人的情感、启迪人的思想、培植人的信仰,引领、帮助、促进一代代青少年成长为健康的、完善的人。




 

第一篇    教育是什么?

   

    时下,教育作为全社会的共同焦虑已成为毋庸置疑的现实,人们在诟病从幼儿园直至大学学校教育的同时,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孕育和催生了各类社会的、民间的课外培训机构的畸形繁荣,由此将教育的全民焦虑延伸并转化为各年龄段青少年的沉重压力,以致放学后、夜色下、休息日、节假期,许多中小学青少年甚至幼儿园小朋友,或在家长陪同下、或独自穿梭于大街小巷,奔波往返于各类特色的、艺术的、文化的、竞赛的等课外培训机构之间,成为街头巷尾、民居楼宇之间一道沉重的风景线,仿佛这已经成为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必然路径选择,而很少有人、包括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用心去追寻探究这样一个问题:教育的本质和真谛究竟是什么?

   

   个人以为,教育的本质和真谛在于引领、帮助、促进人之所以为人,教育就是引领、帮助、促进人之所以为人的一门艺术。

   

    人之所以为人,或者说人类与动物界的区别,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因为人除了具有与动物一样的欲望之外,还具有动物所没有的情感、思想和信仰。

 

    而且,这四者之间并非散乱的或者并列的关系,而是具有一种内在的相互联系和促进、而又互有差异和区别的层进关系。

   

   当下,整个社会——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家长乃至青少年,对于教育的全民焦虑,本质上源自于我们自身主要、甚至仅仅只是关注了教育的一项功能:满足欲望,也就是满足人们的功利主义(物质主义、拜金主义)需求,流行语“好分数意味着好学校,好学校意味着好工作,好工作意味着好生活,而好生活就是好收入、好老婆(好老公)、好房子、好车子……”就是最好的注脚,再简单一点说,就是希望教育能够给人们带来有钱又有闲的生活。

   

   显然,实现这种功利主义(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的目标,教育只需要传授知识和技能就够了,犹如动物界关于环境安危识别知识和捕猎食物技能的代代相传。显然,这也正是当下的教育所注重和践行的焦点所在,所谓“应试教育”不过就是教育仅止于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具体表征罢了。

   

   但是,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不是因为欲望,而是因为情感、思想和信仰。动物也有欲望——个体生存与种族繁衍的欲望,人的欲望看起来虽然也许高大上一点,但真正具有质的区别吗?没有!遗憾的是,当下的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恰恰忽视了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情感、思想和信仰三个维度的需求,或者说,在滋养情感、启迪思想、培植信仰方面,当下的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并没有履行其应该履行的职责,更没有发挥其应该发挥的功能,而是轻轻巧巧地卸下了本应肩负的使命,甚至还振振有词地辩解说:应试也是一种素质,因此应试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内涵之一。这样的巧言令色,简直就是无耻之尤。

   

   人生不只有活着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教育除了通过传授知识和技能以实现和满足人的欲望以外,更重要的是还应承担起滋养人的情感、启迪人的思想、培植人的信仰的功能。

   

    滋养人的情感,从教育的视角而言,个人认为最核心的应该是引领青少年体验和享受文学与艺术的熏陶,并在文学与艺术的熏陶里,引领青少年拥有在生活中发现美的眼睛、体验美的情趣、欣赏美的心怀、感悟美的灵魂、创造美的能力,让青少年在对生活的美好感悟和体验中,逐渐建构起热爱生活(生命)的情感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遗憾的是,在功利主义笼罩的阴影下,今天的学校教育原本少得可怜的艺术课程(美术、音乐)完全就是可以任人任意揉捏的奴仆,学校虽然按照课程大纲的规定将音乐、美术纳入了学生的必修课程表,但仅仅只是“副课”,完全处于学校课程的边缘地位,学生学得了无兴趣,老师教得索然寡味,至于在学校的指导下看一场画展、听一次音乐会之类的艺术活动,不啻就是天方夜谭般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特别是到了学习压力骤增、最需要艺术来纾缓心灵的初三、高三年级,原本少得可怜的艺术课程往往就那么悄无声息地无影无踪了。很多学校的所谓艺术节,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无非就是一锅各类文娱节目(绝非艺术)的大杂烩罢了,与真正的艺术没有一丁点儿关系。至于家庭教育方面,即使花大价钱让孩子学习钢琴、小提琴、油画、国画等等,更多的还是着眼于那一张张印刷着或金色或红色字眼的等级证书,为顺利进入心目中的好学校准备一块自以为含金量颇高的“敲门砖”而已。

   

   相较于艺术作为学校课程的奴仆地位而言,文学则连作为单独课程的资格也未取得,仅仅只是在语文课程的教学大纲里零星而散乱地有所提及,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那些高大上的文学欣赏、文学创作则似乎只是外星人的专利,与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没有丝毫的瓜葛,如果学生偷闲读小说诵诗歌,那更是会遭遇“读这些闲书有什么用”的诘问与责难,更别指望老师或家长会鼓励、指导学生尝试着创作小说、戏剧和诗歌之类的文学作品了。其实,即使是“语文”二个字,究竟是语言和文字、还是语言和文章、或者是语言和文学,也还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未定的概念呐。失却了艺术与文学的滋养,怎敢期待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够培养出脱离低级趣味、具有高尚情趣、追求审美境界的一代代真正的“人”呢?

   

   启迪人的思想,个人认为教育最重要的是二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引领青少年构建起质疑、批判、创造性的思维力,二是引领青少年形成是非(对错)、道德(善恶)、价值(应否)的判断力。本质上而言,质疑、批判、创造性的思维力与是非、道德、价值的判断力二者互为表里,没有质疑、批判、创造性的思维力,势必难以形成正确的是非、道德、价值判断力,反之,没有是非、道德、价值的判断力,同样难以生发出质疑、批判、创造性的思维力。

   

    以此观照当下的教育不难发现,就学校层面而言,虽然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已经成为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实质上仅仅只是停留于“口头共识”或者叫“言语共识”。无论哪一个年龄段的具体教育实践中,学校的规则不能挑战,老师的权威不可动摇,答案的标准不容质疑,“听话”的学生招人喜欢,“乖巧”的学生人见人宠,“调皮”的学生不受待见,“另类”的学生推之、避之犹恐不及。久而久之,温顺驯服成为学生的唯一选择,更有甚者,为了得到老师家长的欢心,巧言令色者有之,谎话连篇者有之,从而不知不觉中渐渐丧失了是非、道德、价值的判断力,没有了对与错的戒线、善与恶的底线、应与否的界线。学校教育如此,家庭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这样的教育下,青少年只会成为没有自我主见的空心人、没有个人见解的追随者、没有独立思想的盲从者。至于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恐怕只能成为一个永远没有办法回答的难题


   

  培植人的信仰,个人认为重要的在于教育应该引领青少年认识自我、知所敬畏。认识自我,本质上是向内的对自我(生命)的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向哪里去?生命是什么?生命的意义在哪里?知所敬畏,本质上则是外向的对存在(世界)的探究——宇宙是什么?宇宙是怎样形成的?已知之外是怎样的存在?存在因何而存在?同时,这种追问和探究最终应该联结在一起——我与世界、生命与存在是什么样的关系?这种内向的对自我(生命)的追问和外向的对存在(世界)的探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对自我(生命)和存在(世界)的超越。只有在这样的追问和探究中,人才可能生发出不可动摇而持久坚定的信仰。当下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这样的追问和探究恐怕是丝毫没有容身之处和立锥之地的。正因为如此,这样的教育又怎能培养出具有崇高信仰的人呢?

   

    作为一名从事过二十年基础教育实践、担任过7年学校行政工作、获得过不少教育教学荣誉称号、家庭教育也算比较成功的过来人,当我今天重新审视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时候,内心深处不由生发出沉重的不安、忧虑和无奈感——当下的教育似乎离我心目中关于教育的理想越来越遥远。


    我深深地知道,在社会浮躁、全民焦虑的大环境下,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和趋势也许将越发浓厚越发凸显,无数青少年也许将不得不继续背负着越发沉重的学业压力和分数的十字架痛苦前行。

   

    但我依然默默地期许,终有一天,教育必将回归教育的本质——引领、帮助、促进人之所以为人,在传授知识和技能之外,在注重分数和成绩之外,更多地滋养人的情感、启迪人的思想、培植人的信仰,引领、帮助、促进一代代青少年成长为健康的、完善的人。



后记:本公众号将陆续推出《我的教育观》、特别是以家庭教育的思考为主题的系列文章。恭请大家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