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庆基础教育研培网

 林间鸟语2011 2017-06-06

 

   为发挥“互联网+”对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创新的重要作用,捕捉教育前沿最新媒体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观摩创新(互动)教学课堂模式,2017年5月24—27日,市教师进修学院电化教育馆馆长周爱萍,带领进修校研培人员、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共计18人,赴江西南昌参加了“2017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中小学创新(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本届活动收到来自全国29个省市报送的有效课例13520节,经过评审和专家推荐,我市共征集录像课例600余节。通过专家评审,推荐75名教师参加课例评审活动,获得国家一等奖7人、二等奖19人、三等奖26人的好成绩,其中5人(全省共7人)获得到现场展示交流的资格。

 

  图片1.jpg

       第十届全国中小学创新(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现场

 

图片2.jpg  

我市参加观摩活动人员合影

 

  市教师进修学院电教馆高度重视这次大赛活动,专门起草通知,组织培训,指导报名。电教馆馆长周爱萍、教研员宋万金和葛梦杨发挥专业优势,在比赛出发前对教学设计、媒体使用、文稿设计、说课语态等方面进行了专项指导;到达南昌后利用晚上的时间在宾馆逐一为参赛教师磨课、模拟比赛,并分享了一些参赛经验和注意事项。

 

图片3.jpg  

赛前辅导照片

 

  5月26日上午,93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分别在南昌市广电丰和北苑幼儿园、南昌市站前路学校、南昌市第一中学进行现场上课展示活动,5月26日下午,214位教师进行了现场说课。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我市靓湖学校何莹莹、万宝学校王继红、景园小学孔庆凯、登峰学校王冬雪4位现场参赛教师均获得一等奖,我市教师获奖率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我院电化教育馆馆长周爱萍、教研员宋万金还担任了大会观摩课和说课的专家评委。

  我市教师和教研员在活动中的精彩表现,充分显示了我市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水平和影响力,也说明学院的教育信息化研究正在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实在在的影响着一线教学,使得教学者、研究者、管理者的智慧与力量聚焦于高效课堂构建,有效促进了技术的应用,方法的变革和实践的探索。

 

  图片4.jpg

       参赛教师合影

 

  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由中央电化教育馆和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历时三天,现场观摩与交流人员达3000余人,通过网络直播、分会场转播在线观看达15000人。自2008年创办以来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十届,典型案例推进教师专业提升、智慧连接推进区域整体发展和持续创新推进服务供给是这10年中活动整体呈现出的鲜明特色。

  本次观摩活动坚持以交流研讨和互动分享典型案例、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为宗旨,安排了专家报告环节,行业专家畅谈“互联网+”时代对教育带来的革命性影响,一条以融合为核心、应用为驱动、技术为支撑的良性生态链条,逐渐清晰并在不断延展。南昌市教育局局长谢卫民以《勇于担当顺势而为》为题做了经验分享,华南师范大学柯清超教授以《“互联网+”时代的课堂重构与创新》为题、台湾科技领导与教学科技发展协会常务理事吴权威以《应用教育行为数据加速教师专业成长》为题、美国弗罗里达大学80高龄的荣誉教授理查德·科奈尔以《从美国视角看中国学生的互动行为》为题、阿里云事业群IoT事业部业务拓展总监聂宏伟以《DT时代的教育科技创新》为题分别作了专家报告。专家们介绍了教育信息化的最新发展,新媒体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通过详实的研究和实践过程、大量的数据和事实、科学的分析和论证,展示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魅力和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

 

图片5.jpg  

专家讲座

 

  下午,为集合专业人士和广大教师的集体智慧,探索新媒体新技术新教育发展态势,活动设计者还分别以《变革与创新——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创新造就时代,教育引领未来》《构建以即时反馈为核心的教育生态》《“互联网+”构建“云教学”体系》为主题召开了四个研讨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信息化”这根主线,分享了各自运用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实战经验,就如何培养创新教育、探索区域化教育、构建网络深度交互等话题进行了多层次、多领域的研讨和交流,展开了一场关于现代教育和未来智慧的审慎思考和深度对话。

  活动期间,安排了新媒体新技术应用成果展示,会场的全程录、直播技术、实时点播无延时技术;互动调查问卷的大数据分析;国内最新AR技术服务教学案例;支撑课堂教学的云课堂、物联网平台,传感技术;实时课堂的远程互联技术;亲身体验的3D打印、VR技术等都让与会者无时无刻不在体验技术给教育带来的改变,给学习带来的革命,促使着教育工作者更深层地思考深化应用、融合创新等问题。

 

图片6.jpg  

新媒体新技术应用成果展

 

  闭幕式上,深圳实验学校中学部杨洁兰老师展示了“白板+AR增强现实技术”融合课《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课例把VR和GLOBAL MAPPER软件融入地理学习活动中,教师充分利用增强现实技术的感知特点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科知识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成都银都紫藤小学马宏韬老师执教的远程同步课堂《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在数学教学上运用几何直观解决有序数数问题,应用全班问答,使现场学生和汶川小学的学生同步交互,开展了远程教研活动。原北京电化教育馆馆长潘克明和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蒋鸣和教授分别进行了现场点评,并做了专家报告,为今后的研究和教学应用指明了方向。

  我市18名研培参会人员,全程参与所有活动,学习认真,互动积极,还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记录和广泛收集了各类学习资源。

 

图片7.jpg  

闭幕式现场展示

 

  载誉归来,市教师进修学院电化教育馆的全体同志深入领会内化会议讯息,认真分析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科学设计我市教育信息技术教研工作。第一做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课程体系的开发工作,形成信息技术培训课程超市,为全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助力;第二做好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创新模式的梳理工作,广泛梳理近年来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创新的教学模式,并做好模式展示及推广工作;第三做好新媒体新技术应用研究基地建设工作,开展新媒体新技术与学科融合创新、学生创客教育、云课堂模式等研究工作,形成大庆基础教育特色品牌。

  “十年坚持,十载坚守”,学院人会继续坚持利用国家级大赛的平台,怀揣梦想,带领全市基础教育教师开创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新局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