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息化与课堂教学的融合

 贾桥学校 2018-10-12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信息化是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所研究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使用该技术后,可以极大的提高各种行为的效率,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极大的技术支持。

当今世界,信息高速公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工作方式,并促进学校教育越来越走向个性化、网络化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全球化背景下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必须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正在改变着我们的课堂教学,改变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对于传统的多媒体教学,为课堂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平台,众多便捷灵活的渠道创造了高度互动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保持积极活跃的思维,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因此“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时代教育需求呼唤新的教育媒体、手段、方法、模式,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使我们的教育可以照顾到更多的孩子,使更多的孩子对学习感兴趣,从而改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促进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收起
第1章 现代化信息技术冲击教育领域,促进教育的全面革新导语

教育信息化,是指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革新。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收起
1.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
祝智庭
一、 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 20世纪 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来的。美国克林顿政府于 1993年 9月正式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 NII),俗称“信息高速公路” (Information Superhighw   详情>>
来源:《中国电化教育》 2001年第02期 作者:祝智庭
2.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
祝智庭;贺斌
智慧教育是经济全球化、技术变革和知识爆炸的产物,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阶段。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新诉求。它需要以智慧学习环境为技术支撑、以智慧学习为根本基石、以智慧教学法为催化促导。智慧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   详情>>
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2012年第12期 作者:祝智庭;贺斌
第2章 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趋势导语

技术支持下的教学变革与教育创新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教育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最富有生命力的手段,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对各国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还在不断扩大与深化。欧美国家在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方面总的来说具有较高的水平,尽管近些年来不少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出现了强劲的赶超势头,但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欧美国家的领先地位至今仍没有受到撼动,因而对欧美国家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探讨有助于我们了解情况、寻找差距,吸取他人之有益经验,促进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收起
1.“互联网+”时代下的技术与教育创新——“第十四届教育...
乜勇;杨玉玉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2015年9月举行的第十四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以"技术、学习、教育创新:教育技术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来自...   详情>>
来源:《中国远程教育》 2016年第01期 作者:乜勇;杨玉玉
2.欧美国家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趋势
洪明
本文从欧美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兴起与概念着手,探讨了美国和欧洲20世纪90年代 中期以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尤其介绍了近几年的新发展,提出要对美国国家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的更新、英国学习化社会的建立和欧洲其他国家的迎头追赶的新动态予以密切关注。   详情>>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2002年第07期 作者:洪明
3.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推进路径及启示
吴砥;余丽芹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以教育信息化全面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应对信息时代教育发展挑战的战略抉择。世界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相继制定了系列政策规划指引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同时采取了多项举措推动教育信息化政策目标的具体落实。本文从组织机构、发展路线、推进策...   详情>>
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2017年第09期 作者:吴砥;余丽芹
4.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新使命
南国农
本文阐述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和教育信息化工作者的新使命,对如何完成使命,作者提出了三条策略:建立两种理念、使用两件法宝、发扬两种精神。   详情>>
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2011年第12期 作者:南国农
5.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展报告
祝智庭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本文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近年来发展概况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全文可概括为“四方进展,八个问题,十条建议”。一、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近期成果1. 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近   详情>>
来源:《中国电化教育》 2003年第09期 作者:祝智庭
6.回望二十年: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历史使命及其...
顾小清;王春丽
技术与教育是推动社会发展与历史前进的两大动力,二十世纪以来基于信息化的领域创新速度要远远超过前几次革命,技术在促进人类文明前进上有目共睹。不同领域和信息技术之间的整合与协同变得更为普遍,信息时代已成现实。回望过去二十年,这场技术带来的深刻系统变革在与教育的持久碰撞中,其潜力...   详情>>
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2017年第06期 作者:顾小清;王春丽
第3章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策略导语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表明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着教育教学的变革。精品数字课程的建设、共建共享平台的搭建以及优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有效推进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必然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主题,并将引领教育教学的深刻变革和技术应用的不断创新。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教学活动的实施方式,对教学方法、教学工具以及教学内容等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技术推动了教育模式和学习环境的发展,引导教育创新的方向。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对于快速发展的中国而言,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的深度融合,必须站在全局战略高度,做前瞻性的规划,才有可能抓住机遇,实现我国教育跨越式发展。而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关键。

收起
1.新课改 新课堂 新跨越——教育系统如何实现信息技术支...
何克抗
人类社会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以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通信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在人们工作、学习与生活等多方面日益广泛地应用,显著提高了经济、军事、医疗等领域生产力,从而在这些领域产生了重大的革命性影响,但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成效却不明显。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国际竞...   详情>>
来源:《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3年第04期 作者:何克抗
2.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何克抗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放弃传统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法,而提出信息技术应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全新观念,是希望找到一种新的、能实现教育信息化目标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以解决长期以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成效不显的问题,是想要真正触及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而不是只...   详情>>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2014年第02期 作者:何克抗
3.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探索和研究
张民生;石慧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上海市浦东新区《数字化教室》课题研究项目组,积极探索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模式",并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从新模式的内涵入手,比较了新模式与原有模式的不同,并结合具体案例阐述了对于这种模式的理解。   详情>>
来源:《中国电化教育》 2008年第09期 作者:张民生;石慧
4.教育信息化与课堂生态系统研究
陈中;郭丽君
课堂是一个由教师、学生和课堂生态环境共同组成的微观生态系统,即课堂生态系统。课堂生态环境主要包括课堂物理环境、课堂技术环境和课堂社会环境。教育信息化通过改变课堂的技术环境,对课堂物理环境和课堂社会环境也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教育信息化带给课堂生态环境的一系列变革,使课堂生态...   详情>>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第32期 作者:陈中;郭丽君
5.信息技术支持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沙景荣;姚勇伟
本文以兰州市城关区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166个教学片段为研究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从媒体要素、媒体作用以及教师教学事件出发,统计分析了当前信息技术支持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并认为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的支点在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并非仅仅作为信息呈现的工具;信息技术...   详情>>
来源:《中国电化教育》 2009年第09期 作者:沙景荣;姚勇伟
6.走入“深度融合” 注重课堂教学有效性
李敏娇;汪颖
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探索已历经十多年发展。这期间,信息技术带给教学的成效是值得肯定的,也使我们深信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与途径。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值得反思。文章从"融合...   详情>>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3年第06期 作者:李敏娇;汪颖
7.以城乡同步互动课堂促进山区农村学校资源共享的个案研究...
梁林梅;陈圣日
文章以参与"视像中国"网络校际协作项目的江西井冈山市龙市小学为案例研究对象,采用了一对一深度访谈、小组焦点访谈和文献研究的方法,系统总结和分析了山区农村小学如何持续利用网络校际协作(包括同步课堂)共享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进而借助于城乡同步互动课堂,主动为城市学校提供传播井冈山革命...   详情>>
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2017年第03期 作者:梁林梅;陈圣日
8.基础教育中信息化特色项目的设计与行动——基于南京市1...
林琳;沈书生
在“十三五”的规划之年,对“十二五”的经验总结非常必要。为推进基础教育中信息化项目,研究团队采用结构化访谈的方式收集了16个来自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的信息化特色项目案例,再通过构建的案例剖析框架对其进行内容分析,发现:一方面,就设计而言,项目指向了对“人”的关注,并以探索技术与学科...   详情>>
来源:《中国电化教育》 2017年第11期 作者:林琳;沈书生
第4章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之模式导语

自2014年以来,随着国家新一轮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和(培训)课程标准的制订与出台,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进一步体现到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和技术改变学习方式两个维度中,其中,在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这一维度,大力提倡走向教学环节的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先进理念。然而,走向教学环节的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其具体操作到底该以何种模式为主要参照?技术与课堂教学环节融合的具体作用点到底有哪些?

收起
1.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T-IC模式构建及其个案研究——基于...
张雪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在我国至少已有20多年的历史,提出并验证了不少相关的模式,但是这些模式要么太过偏重技术,要么太过具体,反倒不适合普遍推广应用。基此,研究采取从理论出发的方法,抓住课堂教学的核心要素——教学内容与教学交互,构建了一个"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T-IC模式"...   详情>>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06期 作者:张雪莉
2.信息化环境下移动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王瑞
信息化和大数据已经改变了人类获取知识的方式。在基础教育界,"慕课"与"翻转课堂"的有机结合给班级授课制带来了巨大挑战。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下,基于大数据理念,破解班级授课制课堂教学中的个性化学习、因材施教、提高学习效率等难题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对此,研究了信息化与大数据支持下的教学...   详情>>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2015年第12期 作者:王瑞
3.智慧课堂中的智慧生成策略研究
李祎;王伟
课堂教学是学生智慧培养的主阵地,目前关于智慧课堂的相关研究主要从技术层面进行系统研究,以及从辅助教学视角进行教学策略研究,对促进学生智慧生成的生成性策略研究不足。本文以促进学生的智慧生成为价值取向,对生成性教学策略及智慧课堂环境下的技术支持方式进行探讨。首先界定了智慧生成的...   详情>>
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2017年第01期 作者:李祎;王伟
4.基于电子书包的混合学习模式研究
樊敏生;武法提
电子书包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文对电子书包的系统架构与功能优势进行了分析,通过课堂实践,总结、提出混合式学习环境中电子书包应用模式及其相应教学策略,提出基于电子书包的主题探究式、翻转课堂式、互动教学式等教学模式,分析了几种模式的特点与实施方式,并对基于电子书...   详情>>
来源:《中国电化教育》 2017年第10期 作者:樊敏生;武法提
5.创客教育:信息技术使能的创新教育实践场
祝智庭;孙妍妍
在创客运动(Maker Movement)席卷全球的影响之下,创客教育(Maker Education)融合信息技术的发展,开拓了创新教育的新园地。该文通过对中外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对创客教育的内涵进行了归纳,并对创客教育在我国的现状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层次解读。在新兴科技和互联网社区的发展大背景下,创新...   详情>>
来源:《中国电化教育》 2015年第01期 作者:祝智庭;孙妍妍
6.引入翻转课堂理念构筑“教学做”混合式教学模式
谷增军
为了解决"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存在的问题,本文在混合式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的理念,结合微信平台、微课、课程网站构建了一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并据此对《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课程进行了教学设计与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有助于解决传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   详情>>
来源:《财会月刊》 2017年第06期 作者:谷增军
7.交互式媒体教学应用策略的发展研究
李芒;乔侨
交互式媒体在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已十分普及,但是,如何将其与教学活动进行深度融合依然是一个真问题。然而,人们对它的研究却逐步进入了低潮期。该研究为了更加深入地挖掘交互式媒体的教学作用以及应用策略,从交互式媒体的典型代表——交互式电子白板入手,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   详情>>
来源:《中国电化教育》 2017年第05期 作者:李芒;乔侨
8.“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框架
祝智庭;管珏琪
"三通两平台"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十二五"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推进"三通工程","人人通"是核心也是难点。"人人通"定位为基于实名制的网络教与学环境的个性化学习应用,推动"人人通",旨在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通"强调建设的同时更强调应用的开展,基于对"人人通"建设内涵分析,从空间...   详情>>
来源:《中国电化教育》 2013年第10期 作者:祝智庭;管珏琪
9.基于远程同步课堂的信息化教学研究——以扶沟县县直高级...
丁俊峰
信息化教学拓展了教育领域的远程教育。扶沟县直高中与郑州一中基于校际合作的远程同步课堂,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扩大了合作学校间优质教学资源的辐射范围,给更多学校提供了信息化教育帮扶及资源共享平台,有效缩小了城乡校际差距,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本研究主要论述远程同步课堂的平台构...   详情>>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2016年第S1期 作者:丁俊峰
第5章 信息化技术支持下,不同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导语

信息技术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高效课堂反映了现代教育理念对信息技术的功能诉求与技术需要。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到学科教学,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现实境遇与路径选择,其核心是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整合,不仅仅是改进教学环境、教学手段、方法,而是要将信息技术与教学中的各个要素进行系统、综合的优化设计,改变农村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性变革。教学结构的变革结果是由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 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它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收起
1.基于翻转学习的初中信息技术课“五个一”教学模式研究与...
于化龙;沈婷婷
课堂教学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决定着学生培养的质量。以现代多媒体技术特别是微视频技术为基础的翻转学习,正使教师与学生改变着传统的教与学的过程,探索新的教与学的范式,向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该文在教学实际中以翻转学习、微视频等理论为支撑,针对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特点,构建并实...   详情>>
来源:《中国电化教育》 2017年第12期 作者:于化龙;沈婷婷
2.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及案例研究
庞敬文;张宇航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智慧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智慧课堂作为一种物理架构,是智慧教育理念实现的基础和关键。该文立足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构建,从实践出发,通过观看教学微视频、参与课堂设计并且观摩现场课堂等方法,对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应...   详情>>
来源:《中国电化教育》 2016年第05期 作者:庞敬文;张宇航
3.信息化环境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赵诗辉;龙祖胜
<正>课程改革推进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即课程改革从根本上要求改变课堂。在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在信息化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巨变的当下,应该深入思考信息化环境下课堂教学如何变革,如何观察、诊断课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基于此,笔者不揣浅陋,拟就信息化环境下如何提高语文课...   详情>>
来源:《语文建设》 2016年第34期 作者:赵诗辉;龙祖胜
4.基于建模机制的中学物理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研究
王晶莹;张跃
基于科学模型及其建模的研究以及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对中学物理模型进行了分类研究。通过三阶段文本分析、专家德尔菲法、开放式问卷和焦点团体访谈,实证调查了北京24所中学的48个班级的1587名初中生和1625名高中生的物理模型建构机制。通过准实验研究,比较三组学生分别在基于模型的翻转课堂...   详情>>
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2016年第09期 作者:王晶莹;张跃
5.巧用媒体技术,实现地理课堂的“情生意动”
陆冬群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PPT、白板、博客、微博等媒体及网络平台逐步和课堂教学相整合,在资源的呈现、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思维的深化以及教学阵地的外延上,以其独特的、传统教学所不可比拟的特性,在课堂教学中日益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内容丰富,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媒...   详情>>
来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4年第04期 作者:陆冬群
6.关于翻转课堂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思考
王姣姣
翻转课堂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种新的教学尝试。实施翻转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心理认知发展,形成"以学为本"的学习范式,实现教学体系走向开放。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好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支持、学习时间调配、教...   详情>>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4年第12期 作者:王姣姣
7.初中化学教学中电教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
杨志娥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电教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能够使抽象的现象和概念形象、直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同步发展,促进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改变传统化学实验的效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详情>>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29期 作者:杨志娥
8.例谈信息技术在科学课堂的应用
朱银军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教育教学活动呈现出全新的面貌。以信息技术在初中科学教学的应用为例,从营造探究氛围、激发学习兴趣,突破时空局限、演示变化过程,模拟实验现象、提高操作能力等方面阐述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科学课堂教学的实践。   详情>>
来源:《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6年第10期 作者:朱银军
第6章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导语

当今,信息技术手段日新月异,不管信息技术手段多么先进,都只能作为现代教学辅助工具,而不能代替人的主导地位,不能忽略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教师首先应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使信息技术发挥最佳教学功能,同时要从人与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入手,探讨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基本教学规律和要求,使信息技术在教师的驾驶下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

收起
1.交互式电子白板优化课堂教学研究——基于二维象限分析法...
朱广艳;刘艳芳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已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要旨。本文尝试运用二维象限分析法,建立基于教学资源和课堂交互的交互式电子白板二维象限分析模型,将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例分为优课课例、问题课例、讲授课例、缺陷课例等四类。然后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分析了交互式电子...   详情>>
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2016年第03期 作者:朱广艳;刘艳芳
2.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教学应用研究
吴筱萌
本研究采用文献以及录像分析的方法,针对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交互式电子白板对于多模态教学的支持在课堂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充分证实,多种课堂组织形态已经在交互式电子白板支持的教学环境中得到了尝试,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多种展示功能在课堂中使用频率最高,交...   详情>>
来源:《中国电化教育》 2011年第03期 作者:吴筱萌
3.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
钟晓流;宋述强
伴随新理念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日渐深入,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设计也呼之欲出。时下,翻转课堂成为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新浪潮,为教与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着眼于探究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有效教学设计模型,在回顾教学设计的发展演变之后,系统介绍了翻转...   详情>>
来源:《开放教育研究》 2013年第01期 作者:钟晓流;宋述强
4.基于翻转课堂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设计
林青松
"翻转课堂"作为一场学习革命,完全变革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符合大学生个性化及差异化的学习特点,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中的课时不足和课堂缺乏互动以及实验评价单一等诸多问题。基于翻转课堂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设计主要由课前学习、课堂交流合作和课后反思3个部分组...   详情>>
来源:《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4年第01期 作者:林青松
5.翻转课堂理念下的微课设计策略
隋勇
近年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实施已取得的显著效果,逐渐引起教育界的重视。基于翻转课堂理念分析当前翻转课堂与微课之间的关系以及微课设计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微课设计应注重选题价值、课堂融入、学生实际和团队合作,在目标定位上要精准化,内容设计上要体系化,测试评估上要综合化,视频制作...   详情>>
来源:《中国成人教育》 2017年第11期 作者:隋勇
6.平板电脑教育教学实践成功应用的学校案例剖析——丰师附...
李玉顺;史鹏越
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正日益加深,但纵观国内发展,理论研究与观摩示范性偏多,而落地实践常态化应用偏少。丰师附小是教育信息化应用实践进程中的一个典型,在以平板电脑这一可移动、可便携智能终端的支持下,丰师附小实现了信息技术面向主课堂、服务...   详情>>
来源:《中国电化教育》 2014年第05期 作者:李玉顺;史鹏越
7.电子书包作为云端个人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
郁晓华;祝智庭
聚焦技术带给教育深层次变革的时代渴望,电子书包作为新的抓手再一次引起国内外教育界的关注和热捧。不同于以往设备、内容和服务三个认知视角的分离关联,新一轮电子书包的认知已演进为三者的融合统一,要求能摆脱硬件和资源的束缚、超越身体减负并瞄准新的学习生态,其核心思想是学生主体地位的...   详情>>
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2012年第07期 作者:郁晓华;祝智庭
8.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初中英语高效性课堂互动教学的策略...
刘红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于网络和多媒体环境下课堂教学互动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成果,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媒体,促进了师生互动新模式的产生,它正逐步走进课堂,改变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包括以下几个分解目标:方便老师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和气氛,支持更好...   详情>>
作者:刘红
9.新媒体新技术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一等奖...
刘红
本节课为宁德市现场赛课获奖课例,2017年全国中小学新媒体新技术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一等奖课例,运用学乐云网络平台和希沃白板教学,应用了这些新媒体和新技术的功能。   详情>>
作者:刘红
10.新媒体新技术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一等奖...
刘红
本节课为宁德市现场赛课获奖课例,2017年全国中小学新媒体新技术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一等奖课例,运用学乐云网络平台和希沃白板教学,应用了这些新媒体和新技术的功能。   详情>>
作者:刘红
第7章 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实课堂教学信息化的重要基石导语

教师是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关键因素,特别是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态度、理念和能力将直接关系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和可持续的培养体系,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常态化,才能适应未来“数字土著”一代的学习需求,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是提高教师“深度融合”能力的重要方式,只有教师乐于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并对发展自己能力有信心,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的能力才能得到提升。教师在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应主动地接受教育信息化的转变,从而将教育信息化的理论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体会育信息化的优势,展现出教师教育信息化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收起
1.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现状调查研究
杨哲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我国当前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举措,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决定着"深度融合"的目标达成。以陕西省中小学为研究对象,在对信息化教学现状,教师对"深度融合"的认识、态度与能力等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建设、提高新媒体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努力引导、...   详情>>
来源:《教学与管理》 2015年第30期 作者:杨哲
2.加强教育信息化应用管理,提高教师信息素质
荣华
信息技术、主要是多媒体技术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应用效果不佳,与课程整合度偏低,其原因在于认识不到位、教师和管理者信息素质较差和制度不健全,应采取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培养教师信息素质和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详情>>
来源:《教育探索》 2008年第01期 作者:荣华
3.信息化教学条件下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问斯莹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化教学法应运而生。教师是信息化教学的导演者,只有具备信息技术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内容开发能力、信息化教学活动组织能力、信息化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以及自我专业发展能力,才能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法。   详情>>
来源:《考试与评价》 2017年第08期 作者:问斯莹
4.基于教师动力机制的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周建军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教师动力的强弱决定教育融合的效果及信息化的高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动力机制有助于教师跨越各种挑战与困境。文章在深入剖析影响教师实施动力的基础上,提出应建构以需要为核心的内驱机制和以实践为核心的外驱机制,源源不绝地发掘、释放教师实施...   详情>>
来源:《教育评论》 2016年第11期 作者:周建军
5.基于教育信息化的教师信息素养培养
陆亚丽;张艳
教师信息素养的核心是教师综合应用信息的能力,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是以培养教师信息意识和信息态度为基础,着力培养娴熟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师综合应用信息能力和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有效手段是实施"翻转课堂"模式和"微课"。   详情>>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22期 作者:陆亚丽;张艳
6.信息化教育环境下教师胜任力研究
郭春才
为重构适应信息化教育环境的新的教师胜任力模型,笔者从信息化教育环境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中解析出教师胜任力一级指标,从工作分析调查确定教师胜任力二、三级指标,并依此构建教师胜任力模型。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丰富了教育潜件建设的内涵,为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教师继续教育培训...   详情>>
来源:《中国远程教育》 2012年第09期 作者:郭春才
7.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文化与教师专业的相生发展
李云吾
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师文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也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教师专业的发展又反过来触动了教师文化的发展。因此,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文化是整体的、有机的,二者是一个相互作用、双向建构的过程,而新旧教师文化又是相互渗透、相互理解、相互融合的。   详情>>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23期 作者:李云吾
8.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型
刘爱楼
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来临,教育被赋予了新的责任与使命,呈现出崭新的时代特点。教育活动各要素随之发生变化,教师作为教育信息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主体,必须反思传统角色并从中挣脱出来,重新审视自身新的角色定位。本研究基于传统教师角色的分析,探寻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深刻变革,进而构建...   详情>>
来源:《中国成人教育》 2016年第14期 作者:刘爱楼
第8章 走出信息化与教学融合之困境导语

人的问题是信息化的根本问题。目前人们对“信息化”的讨论更多的是在技术操作和硬件设施的层面,而对信息化给人类带来的更为隐秘的和深度的影响则缺乏普遍的思考和关注,对于技术到底能帮助我们解决什么样的教学难题还没有更清楚的认识,对如何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依然显得范然无知。在这个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的时代,一定要避免“滥用信息技术”“乱用信息技术”等现象,信息化教学不是简单的“1+1”。我们在新课程改革和创新中要防止绝对化和“一刀切”,要时刻反思课堂教学是否符合实际,真正能够做到与时俱进,要正确地理解新课改理念,防止畸形的课堂模式化、机械化、政策化的广为传播。

收起
1.信息技术与教学缘何难以深度融合——兼论信息技术应用于...
蔡旻君;芦萍萍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不容乐观,有些现象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从事整合实践的先行者往往把技术、环境与人等关键因素孤立地进行分析,无法从更深层次分析整合面临的困惑和障碍。深度融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动...   详情>>
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2014年第10期 作者:蔡旻君;芦萍萍
2.我国薄弱地区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分析
李贺;沈灵亮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优先提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力"的要求,然而东西部、城乡间的数字差距和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仍然存在。本研究遴选我国东西部的薄弱地区,以北京、厦门、成都、银川以及海东等五地40所郊区学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   详情>>
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2017年第08期 作者:李贺;沈灵亮
3.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困境与应对策略
杨金斌
信息技术作为21世纪最具传奇色彩的一门应用技术,自诞生以来就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生活,可以说这种影响是革命性的,在教育领域也是如此。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信息技术要想让教学效果最优化,首先要与课程深度融合。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尝试颇多,但收效甚微。文章论述教育信息化与小学...   详情>>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5年第06期 作者:杨金斌
4.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困境及对策
唐前军;田密娟
为了加快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教育的深度融合,笔者对乐山市区及周边具有代表性的小学进行了教育信息化的调研。在对收集的数据进行详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找到了目前部分问题的症结所在;结合目前信息技术发展情况,对信息技术融入于中小学教育列举了一些典型案例;并在结合我们前期的研究...   详情>>
来源:《教学与管理》 2017年第18期 作者:唐前军;田密娟
5.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之外的第二条道路——“信息技术与教育...
张刚要;李艺
尽管我们在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途径与方法上,完成了一次革命性的思想改造,实现了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飞跃。但由于受到集体意志、思维惯性等因素的影响,相关学者仍然执着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既有观点与方法,在"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框框中艰难跋涉。"信息技...   详情>>
来源:《中国电化教育》 2016年第05期 作者:张刚要;李艺
6.深度融合视野下教师专业素养的缺失与提升
周建军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是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才能适应融合的高要求。教师专业素养的缺失成为实施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瓶颈。深入分析当前教师在观念、知识和能力等专业素养的缺失,并在此基础上探寻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详情>>
来源:《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2016年第04期 作者:周建军
7.浅谈如何走出信息化教学的误区
黄永华
现在是一个信息化教学开始普及的阶段,但很多教师都把信息化教学简单地认为是"1+1"模式,认为信息化教学就是运用电脑或多媒体进行教学。信息化教学的确需要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但它不是简单的"1+1"。该文围绕着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遇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进行阐述,列举了信息技...   详情>>
来源:《职业教育(中旬刊)》 2017年第09期 作者:黄永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