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蔺州

 红尘幻客 2017-06-07

东汉末年,恒部中的一位首领德赫辉率众九千,从窦甸(今昭通)渡白江江而东,进入赤水河流域,征服当地土著诸族,以柏雅妥洪(落红。今古蔺)为中心居住下来,号“通雍习部”。历经几百年发展壮大,通雍习部繁荣强盛起来,首领墨者扯勒被晋王朝任命为“平夷令长”,统治一方,从此遂以“扯勒”为号,这就是今日古蔺、叙永地区彝族的先民。

平夷在哪里? 奢王后裔、留学日本的前清举人余若瑔(达父)和余宏模研究员说,是叙永。平夷是诸葛亮南征时建置来作为前进基地的,先后设治于毕节、曲靖。平夷治所最早设在 叙永,随着军事行动的深入逐渐迁驻彝区腹地,并非没有可能。如果是这样,那么,至迟是在晋代,扯勒彝人的势力范围,就已经从古蔺扩展到今日的叙永、兴文一带。

泸州长江以南的纳溪、叙永、古蔺、江安、长宁、兴文、珙县、高县、筠连一带,史称“泸南”、在这片广袤千百余里的土地上,前代居住着族属众多的少数民族夷人,包括彝族、苗族以及僰人、濮人、羿子、土獠、都掌和青羌,等等。元明交替的“红巾之乱”和“朱洪武调北征南”,大批汉族、苗族同胞进入。又经过后来的“湖广填四川”,汉族才成为这一地区居民的主体。

唐 宋两代,由于兵力、财力诸多方面的制约,中央王朝在沿边少数民族地方建置羁縻州,就地任命当地少数民族头人为刺史,职务世袭,生杀自专,不收或者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一点租赋,羁縻他们承认和接受中央王朝的统治。疆土既不完全固定,存废更是无常。当时泸、戎(叙)二州境内,建置有众多的这种 羁縻州,时废时存。用余若瑔《 且兰考》的话讲,就是“所设郡县皆不实。以今考之,或以一县而设数州,以一里地而设数县。且数年以后皆无其名矣。”

北宋国内百年无事,而在泸南地区,为了争夺淯井盐利以及对于与汉地毗邻、已向官家承粮纳税的“熟夷”的控制,经常发生民族武装冲突。 庆历二年(1042)十一月甲午,泸州官府报告朝廷,说“管下溪峒十州,有唐及本朝所赐州额。今乌蛮王子得盖居其地,部族最盛。旁有旧 姚州,废已久。得盖愿得州名以长夷落。”宋仁宗颁诏“复建 姚州,以得盖为 刺史,铸印赐之。” 西南 夷人称其首领为王子,得盖是人名。 羁縻姚州的建置,说明这支乌蛮势力已经很是强大,宋王朝不得不进行羁縻。

归徕州的地望,史无明文,只知其在“泸州东南七百里”。贵州《大定府志》说是贵州的安南(今普安县)其实,归徕州的治所就是今日 古蔺县城。

这场“兵连五年,死于行间者四万余人,费缗钱百余万” 的战事,对于泸州乃至全国全川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当时西北边境,宋王朝与 契丹(辽国)旷日持久的战事正处于胶着状态,泸南征剿乌蛮乞弟,极大地消耗了财力、物力和兵力,本来就不占优势的宋军,在战场上就更加被动。

泸南战后,林广指挥所部修筑乐共、江门、大洲(今纳溪护国镇)、镇溪(今兴文县境内)、梅岭(今江安县红桥镇)五城寨,降附生夷三万余人,旁近的后蕃罗氏鬼主铺永(即仆夜。居姚州——今大方)、西南石门(今宜宾市境)君长等皆愿输贡职,从而加快了泸南地区夷汉民族融合的进程。

元丰五年(1082),梓夔路兵马钤辖司迁治 泸州, 泸州守臣“手提三印”,既任知州,又兼梓夔路兵马钤辖和泸南沿边安抚使,泸州一跃而在全蜀举足轻重。 宣和元年(1119),宋徽宗颁诏:“泸州西南要会,控制一路,边阃之寄非轻,可升为节度,仍赐名泸州军。”南宋乾道六年(1170),又升 潼川府路(梓州路改名)安抚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