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行业打响风险防控战(下)

 昵称27494174 2017-06-09

【随着实体经济的企稳,银行业不良资产的压力正在趋于平稳,整体风险的拐点虽不一定很快出现,但部分地区已有好转迹象。风险在整体上可控、可承担】

□曾刚

不良贷款的处置与化解

 

随着不良贷款的持续上升,如何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速度、提高处置效率,成为决策部门和商业银行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1.坚持市场化和法治化原则。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明确贷款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引导商业银行用投资银行的眼光对不良贷款进行价值重估,结合债务人上下游企业、供应链金融融资状况,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并购基金、产业基金等,利用重组、并购等方式对不良贷款进行市场化处置,实现不良贷款价值的最大化。对于没有回收价值的不良贷款,要采取相应法律程序进行核销,确保于法有据。要把握好“早暴露、早处置、早见顶”的原则,避免采用行政干预方式,尽量不采取延后风险暴露的债务置换方式。


2.应审慎推进债转股。债转股可以作为不良资产处置的一种手段,但要把握好以下原则:一是债转股要有利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理顺国有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硬化国有企业预算约束,从源头上铲除不良贷款产生的土壤;二是债转股要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同等对待,不能采取差别化的歧视性政策;三是债转股不能依靠行政命令推进,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依照市场化原则、采取法制化手段进行。


3.尽快增设衡量不良贷款的前瞻性指标。中国现行的不良贷款衡量指标是一种从事后反映银行资产质量的指标,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国际经验显示,通过分析违约概率的行业、地区、客户、产品分布,可以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做出前瞻性判断,利于风险处置。面对不良资产不断增加且还会持续较长时间的状况,迫切需要制定能够前瞻性反映贷款质量的指标,如违约概率等,作为现有不良贷款指标的补充。

 

非信贷业务的风险特征

 

随着非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和风险开始趋于复杂化,而且,其风险影响不仅局限于金融机构层面,还会带来宏观层面的风险。


1.容易导致局部市场的泡沫和剧烈波动。非信贷业务中,债券投资、买入返售与金融市场相关,而同业投资中,各类资产产品最终的资金流向,绝大部分也配置在了债券等金融市场工具上。这一方面意味着银行资产的价值与金融市场变动休戚相关;另一方面也意味着,通过非信贷业务,尤其是同业投资业务,商业银行的资金可以进入更广泛的投资领域,甚至包括公开或非公开的权益市场。在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这类业务的过度发展,可能使巨额资金在局部市场上快速集聚,加剧其泡沫化程度,并形成巨大的危害。


2.削弱宏观审慎监管的效力。一方面,随着非信贷业务的发展,不同行业、不同机构之间的关联度大大上升,很容易将某个机构或某个市场的风险传导到其他机构或整个市场。另一方面,非信贷业务过快发展也削弱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信贷的控制力度。随着非信贷资产占比越来越大,接近甚至超过信贷规模,中央银行基于宏观审慎目地而进行的规模控制效力就越来越低。


3.削弱了微观审慎监管的效力。非信贷业务中,有一部分是与金融机构的监管套利有关。这些业务的发展严重削弱了微观审慎监管的有效性。相当数量的风险未被合理计算并纳入监管,尤其是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有可能被严重低估。

 

非信贷资产风险的防控

 

从监管角度讲,应抓紧研究制定针对非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的监管指引,明确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的监管范围,细化风险五级分类的具体标准,规范非信贷资产拨备计提和清收处置的流程等,尽快改变目前监管指引缺失、监管要求零散模糊的现状,使银行业的非信贷资产风险管理能够统一标准、有章可循。此外,应强化跨部门的监管协调机制,在信息共享、定期沟通的基础上,协调各监管部门的主要监管政策,以保持监管要求的一致性,降低监管套利空间,并加强对资金跨市场流动的监控和管理,降低金融市场的波动性。


从商业银行角度讲,一是要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加强对非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不仅要继续夯实对传统信贷资产质量的把控,还要主动适应业务创新发展的进程,注重对各类新型非信贷资产类型的风险管理,以保障业务创新不偏离方向、发展转型健康持续。二是要整合全行资源,建立集中的协调管理机制。由于各类非信贷资产分散在不同业务部门,需要建立涵盖多个相关业务和管理部门,分工明确、集中有效的协调管理机制,集中汇总各相关部门风险管理信息,统一对内风险管理和对外信息披露的数据口径,并将非信贷资产纳入全面风险管理范畴。三是强化非信贷业务管理。通过制订专门的制度办法来统一标准,据此在全行各部门、各层级推行非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完善非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标准、流程、分工等。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