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升陷汤】治疗肺系病(附医案)

 guo1820 2017-06-09


张锡纯,字寿甫,祖籍山东诸城,河北省盐山县人,清代名医,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自幼研习经典,随父习医,勇于探索及创新,以中医为本,西医为用,中西合璧,取二者之精华,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书中博采古今,见解独特,“大气下陷”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 书中对“大气”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并针对“大气下陷”创立了专方──升陷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曰“升陷汤:治胸中大气下陷”。方药组成“生箭芪六钱,知母三钱,柴胡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升麻一钱”。“气分虚极下陷者,酌加人参数钱,或再加山茱萸肉(去净核)数钱,以收敛气分之耗散,使升者不至复陷更佳。 若大气下陷过甚,至少腹气坠,或更作疼者,宜将升麻改用钱半,或倍作两钱”“至随时活泼加减,尤在临证者之善变通耳”。[1]


医案举隅[2]


一、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病案1:患者,男,85岁,干部。2003年9月27日初诊。主诉:慢性咳嗽、咳痰20余年,加重1个月。患者既往有大量吸烟史40年,现已戒烟20年。1983年患喉癌放疗后始咳嗽,咳少量白痰,每年受凉均易诱发。2周前因“阵发性心悸5年,血压增高5d”住院。胸相示:双肺纹理增厚,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高血压,经西医治疗心律紊乱、血压控制,但仍咳嗽咳痰。现每日晨起4时左右则咳3-4口白黏痰,伴喘息气短或从睡中咳醒。口干思饮,喉中有痰鸣。平素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大便干燥。舌暗红,苔薄白,中有裂纹。脉左沉细,右弦滑。辨证为心肺气阴两虚,痰湿遏脾。方用升陷汤合生脉散化裁:生黄30g,知母、桔梗、升麻、柴胡、党参、麦冬、五味子、半夏、陈皮、杏仁、川贝母、枳壳、黄芩各10g,冬瓜子30g,茯苓15g,炙甘草6g。服药10剂,咳嗽咳痰明显减少,口干消失,大便通畅。守方去枳壳加山药、白术、防己各10g。再服14剂,纳增肿减,病情稳定出院。2个月后复诊,咳、痰、喘均不明显,活动后气短减轻,夜尿3- 4次。考虑年高久病,有久病累肾之趋势,方中稍佐山萸肉、益智仁等益肾纳气之品,间断服药40余剂,未再发作。

 

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于中医“喘证”或“肺胀”范畴,常见咳喘日久,气短咳痰,甚则喘息如喝等表现。病位主要在心肺,可累及到脾肾。肺主气,心主血,气帅血行,血为气母,故心肺两脏病变经常相互影响。本例有长期吸烟史,复经喉癌放疗,正气先虚,慢性咳喘已达20余年,则宗气大伤。故而胸闷气短,动则加重;肺失治节,气机不利则咳嗽喘息;脾不健运,痰湿上渍则白黏痰量多;痰湿内停,津液失敷则口干便秘,舌干裂纹;久病及肾,肾气不固则夜尿频数,下肢水肿。治以升陷汤升举胸中下陷之大气,加生脉散滋心肺之阴液;二陈汤与杏仁、冬瓜子、川贝母化脾胃之痰浊;山萸肉、山药、益智仁固下元之肾气;黄芩、甘草清热燥湿,以防生热,有效地控制了病情反复。

 

二、肺痹(皮肌炎伴发肺间质病变、肺感染)


病案2:患者,男,35岁,教师。 2009年1月4日初诊。主诉:多关节痛伴皮疹1年半,声嘶伴咳痰、肌无力3月余,发热、呼吸困难2周。患者2007年6月双腕、手指、膝关节疼痛,活动障碍伴晨僵。半年后发际及头皮红色皮疹,伴瘙痒、脱屑,继之双肘伸侧红斑脱屑,关节痛加重。 2008年7月出现声嘶、咳嗽、少痰,胸部CT:双下肺感染,痰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8月出现四肢及腰背、颈部肌肉酸痛无力,日晒后面颊、鼻梁、眼睑、前额及颈部充血性皮疹,伴瘙痒、脱屑,声嘶、咳嗽、痰黄稠,并反复发热,体温最高39℃。2008年10月住风湿科病房,诊断为“无肌病性皮肌炎、肺间质病变、肺部感染、银屑病关节炎”。予泼尼松60mg·d-1、环孢素A100mg·d-1口服、环磷酰胺静脉注射及止咳化痰、超声雾化治疗,症状好转于11月27日出院。但3周后泼尼松减至45mg·d-1时又发热39℃,伴咳嗽、咳痰、胸闷憋气明显加重。胸部CT:左肺感染,予拜复乐、大扶康治疗,近3d体温正常。现症:活动后气短不足以息,乏力、口干、出虚汗多。声嘶咳嗽,痰白黏不利,舌红暗,苔白腻厚,脉沉细无力。辨证为大气下陷,痰热阻肺。治以升陷汤加味:生黄芪、鱼腥草、冬瓜子、海浮石各30g,茯苓20g,知母、柴胡、升麻、桔梗、麦冬、五味子、半夏、陈皮、桃杏仁、黄芩各10g,金荞麦50g,沙参、红景天各15g。服药7剂,体温正常,仍气短不足以息,出虚汗多,活动加重,但可步行200-300m。口干面红、声音嘶哑。舌淡红、胖,苔薄白,脉沉细。守方生黄芪加至50g,再加白僵蚕10g,继服2个月,一直未发热,气短不明显,可步行1000m,已上全班。惟痰量时有增多,或白或黄。口服泼尼松10mg·d-1,复方CTX 50mg·d-1。以上方加减治疗半年,患者自行停用所有西药。


2010年8月随诊,病情稳定。


按:皮肌炎导致肺间质病变是临床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其突出表现,常伴有咳嗽、胸痛等,《内经·痹论》云:“皮痹不已,内合于肺,则为肺痹… …淫气喘息痹聚在肺。”本病属于中医“肺痹”的范畴,西医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本例病证既有活动后气短不足以息,乏力、口干、出虚汗多等气阴两虚之本,又有合并肺感染所致发热、痰黄等痰热阻肺之标,治以升陷汤合生脉散益气养阴;加鱼腥草、金荞麦、冬瓜子、黄芩、海浮石、茯苓、半夏、陈皮、桃杏仁清肺化痰,标本兼顾,相得益彰,取效满意。

 

三、喘证(间质性肺炎)


病案3:患者,女,86岁,无职业。2008年1月24日初诊。主诉:咳嗽1年,加重伴喘憋2个月。患者1年前出现咳嗽,咳少量白黏痰。2007年5月某医院查胸部CT示:双肺间质性肺炎、肺气肿。肺功能检查示:小气道病变,弥散量降低,呼吸总气道阻力增高,并以周边气道阻力增高为主,止咳化痰治疗无明显改善。2个月前受凉后咳嗽加重,伴有喘憋,遂住院治疗1个月,胸相示:双肺纹理粗乱,两中下肺可见毛玻璃样改变及网状阴影,双侧膈面、肋膈角显示不清。印象:双肺间质性肺炎、双侧胸膜肥厚,胸腔积液不除外。诊为“间质性肺炎、低氧血症、院内获得性肺炎、低蛋白血症”。住院期间曾两次发生高热,经抗感染、止咳、平喘、吸氧等治疗体温正常出院,但咳嗽、喘憋无好转。现卧床体位,持续吸氧状态,无力言语,动则气短喘憋,虚汗不止,纳差少食,时有咳嗽,痰黏不易咳出,大便干燥。舌红干燥无苔,脉沉细无力。辨证为气阴两虚、大气下陷、燥热伤肺。治以升陷汤合生脉散加味:生黄芪、金荞麦各30g,知母、柴胡、桔梗、升麻、石斛、五味子各10g,沙参、百合各20g,麦冬、生地、山萸肉、红景天、海浮石各15g,川贝母5g。服药7剂,口干减轻,进食增加,大便通畅,仍咳嗽间作,痰黏,动则气短不足以息。守方去金荞麦、海浮石加冬瓜子30g,杏仁、阿胶(烊化)各10g。连服1个月,口干不明显,咳止痰消,语言有力,未再气短喘憋,夜间不需吸氧可安稳入睡,并能下床活动。继服14剂,并拟原方配丸药常服以巩固疗效。随诊至今,一如常人。


按:本例年高体衰,心肺之气先虚,痰湿停聚于内,复因外感风寒,痰郁化热,耗气伤阴,导致大气下陷有欲脱之候。治以升陷汤升阳举陷,生脉散益气固脱,复加山萸肉、红景天补肾纳气;百合、生地、石斛、阿胶润肺养阴;金荞麦、海浮石、川贝母清热化痰。辨证精确,药证相合,俾心肺气旺、金水相生,元气充沛,虽系疑难重症,亦可挽危亡于万一。


版权声明:[1]赵菁,杨月艳,林琳,单兆伟,季建敏.从升陷汤探析大气下陷的证治[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2):258-260.[2]林然,董振华.董振华运用升陷汤治疗肺系疾病经验举隅[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4):279-281.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微信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