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大师』国医大师李玉奇治疗哮喘医案

 zd山笑 2020-04-21

 国医大师李玉奇 治疗哮喘医案

 

1.中医对哮喘病因病机认识

哮喘首次出现于朱丹溪的《丹溪心法》中:“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外有时令之风寒,束其肌表,则哮喘之症作矣。”认为哮喘“专主于痰”,并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难经·四十难》曰:“形寒饮冷则伤肺”,而《景岳全书·喘促》云:“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作者,名曰哮喘”,《证治汇补·哮病》曰:“哮即痰喘之而常发者,因而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中医先贤对哮证的论述颇多,综上可认为伏痰为哮病之宿根,由于宿痰内伏于肺,复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以致痰阻气道、肺气肃降失常、气道挛急,喉中哮鸣有声。

2.中医对哮喘治疗的认识

仲景首创哮喘病的治疗原则,针对哮喘病病发部位在肺,而肺系疾病每与痰饮有关,《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则。根据统计:仲景辨治肺系疾病设方 22 首,均与痰饮所致有关。其中射干麻黄汤被后人称为治哮之祖方。另外有麻黄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越裨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均以麻黄为主药设方治疗。朱震亨《丹溪心法》指出哮喘病“专主于痰”,其治法概括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为急”,成为后世医家一直尊崇之治疗大法。叶天士治喘提出了“在肺为实、在肾为虚”的纲领。《医宗金鉴》将哮病分寒热虚实四类,主张按外寒伤肺、饮停、火郁、痰盛、气虚、肾气虚寒立方。在方药方面,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有泻肺散、喘息方、橘皮汤、厚朴汤等对症治方的记载。许叔微《普济本事方》设“紫金丹”,以砒剂专制哮喘,除“肺窍中积有冷痰”。秦景明《症因脉治哮病》总结哮病之冶:“身发热者,外有感冒,先解表,前胡苏子饮、防风泻白散,佐以化痰之药;身无热无外邪,消痰理气为主,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小半夏汤;伏痰留饮,结成巢臼,控涎丹、滚痰丸,量情选用”,以此法治哮喘属实证者。李士材《医宗必读喘》认为哮病其因甚多,然总不外乎痰火内郁,风寒束于外,主张用苏子、枳壳、桔梗、防风、半夏、瓜蒌、茯苓、甘草一方统之,冬加麻黄,夏加石膏,寒加生姜。

初诊:洪某,男,25岁。以“咳喘,胸闷,气短反复发作半年余”为主诉。患者于半年前感冒后出现咳嗽,喘促,感冒病愈后仍时有发作咳嗽,伴胸闷气短,于医大做肺CT检查未见异常征象,查过敏源示霉菌及花粉过敏,被诊断为:“气道高反应”,予抗过敏、缓解支气管痉挛等药物治疗,症状暂时得以缓解,然发作日渐频繁,故于2004317日来诊。症见:咳嗽微喘,咯痰,痰黏色白,量不多,伴胸闷,气短,汗出,面赤,鼻煽,二便正常。查:痛苦面容,面微赤,呼吸略促。舌红,苔薄白,脉弦滑。

患者感冒风寒后,邪袭于肺,肺失宣肃,水液聚而为痰,随气逆而发为咳;胸阳被寒所遏,阳气不振,痰饮不化,留于膜原之上,每遇外感而牵动伏饮,痰随气升,壅塞气道,致肺气郁闭故见胸闷、喘息、气短之征;咳喘耗伤肺津,久而肺燥,故痰黏量少;肺气不得宣发,故见面红,鼻煽,迫津外泄,则见汗出。舌红示内有郁热,薄白苔示病邪尚浅,脉弦滑主痰气郁结。

中医诊断:咳嗽,肺气郁闭证。治则:开郁降气,化痰平喘。方药:瓜蒌薤白白酒汤加减。药用:枇杷叶15 g,白前15 g,瓜蒌20 g,薤白15 g,桃仁15 g,黄连10 g,甘草10 g,杏仁10 g。加白酒一盅,6剂水煎服。

嘱避免去公共场所及密闭的房间,经常通风,忌生冷海鲜,调情志,勿过劳。

二诊:患者自觉憋闷感好一些,时有咳嗽,痰量减少,色白,睡眠欠佳。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患者咳喘之症已有改善,然顽痰难化,郁热难除,热扰心神,则夜卧不安。故治疗应加强清肺化痰之力。治以清热化痰,行气解郁之法。使痰火得清,痰饮得化,痰气得降,痰郁得解。加用苏子、白芥子降气化痰,海藻软坚散结,通行水气,桑白皮清肺卫气分之热邪,诸药散郁行气化痰,药不同而功效同出一辙。治以清热化痰、行气解郁之法,方用瓜蒌薤白白酒汤加减。

药用:瓜蒌25 g,半夏15 g,薤白15 g,黄连15 g,桃仁15 g,茯苓20 g,桑白皮20 g,海藻(单包)20 g,苏子15 g,白芥子15 g,酸枣仁20 g6剂水煎服。

三诊:患者精神焕发,一如常人,偶咳,无喘促、气短、胸闷等症。遂嘱其按上方继服6剂以巩固疗效,铲除余邪。

痰遇温则行,得气则运,瓜蒌理气宽胸,涤痰散解;薤白温通滑利,行气解郁;佐以辛散温通之白酒行气活血,共奏通阳散结、行气去痰之功。枇杷叶性苦微寒,清肺化痰,降逆止咳,白前辛苦微温,降气化痰,二药寒温相佐,取其降气之功;黄连清上焦肺热,桃仁、杏仁润肺止咳平喘,且桃仁兼有活血通瘀之能,更可助血行气畅,有利于肺气宣降条达。甘草益气补中,去痰止咳,兼具调和诸药之性,使寒温调,气血调,缓急而平息。全方药味不多,然化痰行气之药味正中其要,直达病所,方小而功效,实取决于辨证之精准,药味选用之优良。方取得事半功倍之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