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河村人书画集|齐白石:大叶粗枝,张生过我!

 艺默人生 2017-06-09




西河村人书画集  第一集  丙子春三月白石题







著者肖像


张丕振(1906—?),原名张兴运,河南新乡县西河村人。1928年考入北平京华美术专科学校(中央美院前身)国画系,师承齐白石、于非闇、吴镜汀等,山水人物均能,尤擅长水墨写意花鸟。1933年美专毕业后,与同学李霞生、张牧野(著名作家张恨水之弟)创办了“美术专科学校”,张恨水出资并兼任校长,张丕振任国画系主任,邀齐白石、李苦禅等名师任教,培养出张仃、凌子风、蓝马、张启仁等知名艺术家。







丙子秋,余与西河村人张丕振兄同客燕京,创办华北大学艺术教育科,相见以诚,处事甚得,其性淳朴,诲人无倦容,教授初学,一经指点,罔不洞悉本源,从之者弥众。







丁丑春早,天气晴和,窗拓清昼,烛继遥夜,评书读画,洒如恰如。一日集其所画付诸影印,命余序之,余非知画者,见其于超逸豪放之中,极神明变化之妙,花卉虫







鱼,以清秀之笔寓朴穆之神,与其师白石山翁均为超群轶伦不可方物者也。张丕振兄于绘事以外,又精求书法,兼工印刻,由此日进不已,其深造当何如耶,







余无以测其所至矣。王森然序于丁丑春月草色遥看近却无时。

钤印:王樾一字杏岩,森然,古寺山僧,哑公题跋,杨树常(藏书)。







序二


张君丕振近有国画花卉集一册,行将问世,征序于余!余对其画册,反覆欣赏不禁而有感焉!夫画者所以寄情写意,而抒发其胸怀者也;或精描细绘,而具纤腻之态。或涂粉弄脂,而尽艳丽之姿。或循规蹈矩,而表谨厚之风。或放荡不羁,而露狂漫之气。凡此者又何莫非其个性之流露乎?故善于观画者,不但观其画也,而并观其所以画也。不但观其画之形,并观其画之意;不但观其有意之意,而并观其无意之意。盖有意之意,恒非其真意。而无意之意,乃其最真之面目也。余观夫张君之画,落笔纵横,泼墨无不通灵。着色古雅,丹青处处入妙。其笔力之雄健,如铁铸钢成。其气度之魁伟,如高山大野。其运笔之速,如狂风之扫地。其构思之快,如急电之过隙。虽乏工细,精巧,秀艳,华丽,之长;而有豪放,雄浑古朴,高雅之实。故观其画者,觉其有一种痛快淋漓之风;素朴直爽之气。就此而论,已知为人之何若也。故欣赏此册者,亦必为直爽痛快之人。所谓高尚之艺术品,可以陶冶人之性情者,则斯册也,又安可不读乎。况画者所以成教化,助人伦,穷变化,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者也。故壁间设绘,顿起风云。水上纵毫,纹成松石。余尝见张君之作画时,先闭目静思,使智生灵府。一旦挥毫,则功在笔端。彼但以耳鉴,而不以目识者,虽有宝台之藏,恐无神妙之品。若取斯册而玩味之。不但有笔墨之精神,丹青之妙趣;而画风之纯正,画意之慷爽,及其富有创作之力,亦实有不可没灭者,僅以为序。


丁丑春月  运生钱绍孟识于故都华北大学之涵清斋。







序三


我国绘画由来久矣。伏羲画八卦。仓颉造字均为先有绘画而后演变为字形,故六书之象形即其例也。


国画之发展过程,以人物画为最早,用以记载故事,表扬功绩,垂训将来辅助政教伦理及神道设教,而山水画较人物为后,花卉翎毛,则又较山水为迟,但人物亦先于山水而衰颓。山水虽大盛于唐宋,其后则鲜有进展。花卉则后来者居上,惟不流于纤弱琐细,即流于浪墨狂涂。今观华北大学国画主任教授张丕振先生,将刊行之画集,笔通造化,独淹天机,其功夫于似生实熟之间,驱水墨于有意无意之际。抒发一种高尚之情感,给予顽石草木以生命灵性,绝非西画静物写生者,专迷醉于形体色彩之美,以及野兽派,后期印象派,表现派,立体派等,仅破坏物形而缺乏深刻意识者所可企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乃中国绘画之特长。以余所见之张氏,即确能把握此点者也。

 

张先生作画以诗人之情感。积生活之经验。精书法金石之修养,每当兴之所至,飞动大笔,单纯生动,而又遒劲惜墨如金,屏绝藻饰,另辟蹊径,胆气过人。故齐白石老夫子对之有「张生过我」之誉。此次画集出而问世,吾敢预卜其不胫而走,纸贵洛阳也。张君索序甚急,余不文何敢为序,谨志数语,以为念云耳。


丁丑元旦后五日一鸣雷德礼拜识。







序四

 

吾友张君丕振习绘事将二十年,而其年则仅三十许,是其有生,皆在艺术中度过也。自北华美专开办以来,愚除南北奔驰外,留平则朝夕与张君相聚。于君作画时,辄负手屏息,侧立凝视,但见其伸纸于案,略加忖度,旋即运笔如飞,不稍停顿。初觉其丹青杂下,满纸烟雾。乃略事勾点,山水人物花卉,跃然纸上。非其平日工夫独到,养气深邃,曷克至此。人谓其用笔雄浑,系白石翁作风。以愚观之,张幼年作品,师事齐氏,诚不能脱其窠臼。而年来研习理论,恒与浑脱之中,杂置工整之笔,弥见巧思。古人所谓刚健,婀娜者张画有之。展斯集者,谅必深韪予言也。


二十五年夏张恨水识于南京。







《行书对联》  三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借此句大意为青芳兄写照,谁曰不宜。西河村人张丕振。

 






《行书堂幅》夫质以代兴,妍因俗易。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而淳醨一迁,质文三变,驰鹜沿革,物理常然。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何必易雕宫于穴处,反玉辂于椎轮者乎!又云:子敬之不及逸少,犹逸少之不及钟张。意者以为评得其纲纪,而未详其始卒也。藜青老兄教正,丙子春写于故都,西河村人。







《兰花》  睡去一杯苦茗,醒来几笔墨兰。识得此中消息,不日恢复河山。丙子春三月画于旧京姚家花园之过风亭,西河村人。

 






《七贤胥庆》数捆嘉禾足疗饥,随群相和不相离。君王应羡鸡雏乐,七步吟成泣豆萁。西河村人。

 






《墨荷》  庄吾老弟雅属,西河村人张丕振。

 






《玉兰花》  色洁白如玉,香清气似兰。写成真面目,莫令俗人看。饭后偶写此帧,多人称赞不恶,运生先生赠诗一首,题于华北大学西河村人张丕振。

 






《鱼鹰》  西风淡淡水悠悠,雪点丝飘带雨愁。渔翁归后沙汀晚,飞下滩头更自由。丙子春三月画于旧京,西河村人。

 






《噪喜》  西河村人张丕振







《三雅图》  八哥解语偏饶舌,鹦鹉能言有是非。省却人间烦恼事,借眠荒郊不喜归。西河村人张丕振。







《战雨翻风》  檐前蕉叶绿成林,长夏全无暑气侵。但得雨声连夜静,何防月色半床阴。新诗旧叶题将遍,老芰疏桐恨转深。莫笑郑人谈讼鹿,至今醒梦两难寻。西河村人张丕振。

 






《笑春风》  凭栏看不足,写入画中来。彬如老兄雅正,甲戌冬西河村人。







《燕穿春柳》  西河村人张丕振。







《蝶恋绣球》  积雪玲珑树欲寒,艳阳偏得满栏杆。多情墨蝶千枝绕,无数梅花一蒂攒。露滴芳心愁宛转,月移香影爱团园。红楼难禁风抛去,蚤付金针谱上看。西河村人张丕振。

 






《枇杷》  满腔忧愁,这琵琶怎能诉尽平生。丕振又记。西河村人张丕振。







《牵牛花》丙子春三月西河村人写稿。







《山茶》  西河村人。        《紫藤》  西河村人。







《月季》  张丕振。        《扁豆》  张丕振。

 






《桂花》  张丕振。        《百合》  西河村人。







《海棠》  张丕振。        《虾》  西河村人。







《韵幽香远》  大叶粗枝,张生过我,恐有誉汝者亦誉我,有骂汝者必连及老翁也。丕振弟画白石山翁题。







《摇风擎雨》  饭豆芋魁吾家所有,芋魁是此花否?吾已忘之矣,田离乡卅年也。丕振弟画白石题。丙子冬一日,丕振又来,自言此花名马蹄莲,求予更改,再题几字,时已过小雪节,天日尚无寒。白石。







《贫家福》  大笔头抹白菜,此种画法是我师白石翁之创举,非他人所敢为也。西河村人。







《葡萄》  西河村人。







《金鱼》  三余图。丙子春三月画于旧京东城之北华美专,为白石师南游别念并求教正。西河村人张丕振赠。







《茨菰双蟹》  一双秋蟹三茨菇,张子挥毫写入图。笔墨传神情趣好,从此兹纸贵(说)燕都。丙子春三月,余写双蟹茨菇,运生先生赐诗题画,随为之赠并求运生先生教正。西河村人张丕振。

 






《墨竹》  西河村人张丕振。







《仙骨道妆》  甲戌夏日写于古燕京东城之北华美专,西河村人。







《佛地三摩》  丕振画。

 






《葫芦》  丕振。

 






《向日葵》  西河村人。







《丝瓜》  西河村人张丕振







《红柿》  西河村人







《芋魁虾蟆》  西河村人张丕振

 






《竹笋》  江西毛笋未出尖,雪中土膏养新甜。岩下清泉须旋汲,熬来霜根生蜜汁。借杨万里煮笋经诗题画,过风亭主者张丕振。

 






《渊明醉兴》  花名隐逸本幽芳,种向陶家姓字香。我写两盆秋色好,无风无雨过重阳。西河村人张丕振。







《芙蓉》  西河村人

 






《镜中之春》  甲戌冬月西河村人张丕振







《松鸦》  哑哑噪夕晖,争宿不争飞。未逐冥鸿去,长先野鹤归。荒村流水远,古戍淡烟微。暂息寒林里,此处最可依。森然先生雅正,西河村人张丕振。

 







《莲藕》  启民老兄雅正,丙子春月画于旧京姚家花园之过风亭,张丕振。西河村人。

《夹竹桃》  应悔无端出蕊宫,仙源何处寄飘蓬。谁知灼灼桃夭色,綽具猗猗君子风。圣羽文学家教正。乙亥秋九月西河村人题记敬赠。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初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