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病(养生)的实质,是调节气机的和谐运行

 小叮当8889 2017-06-10
在中医(养生)讲座和与中医同行交流中,当我提出“中医治病和养生的实质,就是调节气机升降沉浮的和谐运行”观点时,受“经络治病(养生)”这个伪命题忽悠多年的中医朋友大多数往往是错愕中茫然,甚至一些智深老中医还问我什么是气机?我为此惊讶同时也为现在中医的业务素养而汗颜……
一、关于气机的概念
“气机”一词不是自我编纂,而是来自历史中医经典。
中医气机理论源自秦汉之际的《黄帝内经》升降出入说,要点有三:(1)自然界五运六气,阴阳相对,上下相召,升降相因,期而环会,寒暑显兆,促成了万物的化生(参见《素问·五运行大论》、《素问·六微旨大论》、《素问·天元纪大论》);(2)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素问·六微旨大论》);(3)人体内清阳升发、浊阴降泄、阴阳相交、升降有序为生理之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如果阴阳升降反作、清浊相干,即导致各种疾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解精微论》、《灵枢·阴阳清浊》)。
在《黄帝内经》中虽有一些具体的气机升降出入病理分析和症状描述。但无“气机”一词作为升降出入说的基本概念术语。最早使用“气机”一词的是宋代《圣济总录》,在其“卷四·治法·导引”中的文字依据气一元论的自然观和生命观,继承了《黄帝内经》升降出入之说,相当系统地论述了导引术何以能够调气摄生、强身轻体的理论观点。虽然“气机”一词很可能兼受道家的影响,但不论是导引家自创,还是来自道家,或取之于当时的哲人之语,主要是受到了当时气一元论哲学讨论的影响,《圣济总录》对导引理论的总结是“气机”概念产生或引入中医学的切入点。
气机理论以广泛的临床应用和“气机”这个基本术语的流行为标志,从《内经》起始直至清代民国才基本成熟,又日渐成为非常热门的课题,清代康雍时期至民国,计叶天士、王孟英等23位著名医家121个病案,记叙了“气机流行不通”、“气机窒塞”等术语,内容涉及案例的生理、病机和治法各个方面。
从宋元开始,不少医家将《内经》升降出入说,逐渐改为升降浮沉说,至清代民国又有“气机流行”、“气机宣达”、“气机流布”的提法。但都内涵了气的升降浮沉出入周转的运动形式,可以说气机的含义就是自然界和人体中生发万物、不息的升降出入、周转流行的“气”;对人体而言,“气机“即主持生命不息运动之气,简言之,“气机”即“气”。“气机”,凸现了气在生命体中的终
极依据的作用和气的运动性质。
二、关于气机场
人体气机场就是气在人体的肢体、脏腑、经络、气血津等系统及其相互之间,进行升降浮沉出入周转运动所形成的能量场,也称之为体能气场。用现代生物科学解释:气机场就是人体生物电磁场。
自然界气机场,就是宇宙自然“五运六气,阴阳相对,上下相召,升降相因,期而环会,寒暑显兆,促成了万物的化生”所依凭的天地间的宇宙能量场(参见《素问·五运行大论》、《素问·六微旨大论》、《素问·天元纪大论》)
中医学中的各种对人体进行调理的方法都是以气为本,目的都是以调理人体气机与身外气机平和为基本点,让人体气机场与宇宙自然的气机场同步运化,使人体与宇宙自然融为一体(天地人和),从而达到祛病延年的调理疗效。
三、关于人体脏腑的气机运行
人体五脏六腑上下分布,各脏腑在气机所引导下处于动态中的。
肾在最下面,属水的脏器。中医讲肾是水中有火,水是肾阴,火是肾阳,火性向上,火能生土,肾火向上走,使脾土温暖,脾把胃吸收的营养研磨,去粗取精,把精微物质,发送到全身各处。脾的特性,也是向上的,有一部分营养要送到上面的肺脏,与吸入空气中的精微物质结合,再由肺向全身输布。脾气从左边向上升。
肾中的水,水生木,木气在水的滋养下得到营养,生发了,方向向上,肝之气也从左边往上升。随脾土之气上升,中医有“肝随脾升,胆随胃降”的说法。所以,身体左边上升的腑脏有病,则应考虑肝脾之气上升是否正常,尤其是肝气。
肝属木,这个气机随着肝脾升到了顶部,这里就里有肺和心。木生火,火,五脏属心,火的特性是上炎,但,由于有肺脏的存在,心火被带向下行。中医的理论很简单。人体五脏六腑上下分布,各脏腑在气机所引导下处于动态中的。
肺属金,主肃降,气机就开始往下降。心火本是要上升,但因肺金在其上,肺降,心就跟着降,一直降到肾中去,温暖肾水,使得肾水不至于寒。而肾水随着肝木上上升而上升,到达心火的位置,使得心火也不至于过热,这就叫着“水火既济”。
如果下降的过程被破坏,那么心火就无法下降,就会上面热,不能交于下,下面就是寒的局面。心是恶热的,热,心就会有病,失眠多梦,口舌生疮,而下寒就会腹冷,下肢凉等。
在肺金下降的同时,人食入胃,物向下行,所以胃气就下降。脾为己土属阴,胃为戊土属阳,阳要下降,阴要上承。在胃气下降的同时,胆气也随着下降,胆汁下入十二指肠随胃物下行,顺应“胆随胃降”之说。胃有病了,就是因胃气不下行,不下行就会上逆,胆汁会反流,这是气机逆行的结果。胃气和胆气的下降,是从右边下行的。人体的属右边下行的腑脏有病,就要考虑一下是不是气机下行遇到了问题。
脾土左升,肝气和肾水都随着升,胃气右降,肺气,胆气和心火随着下降,这是一个【左边升、右边降】的气机运转模式。脾胃一阴一阳在中,是中心的轴,一切都是围绕着这个轴来转的。
四、气机运转和中医诊疗
中医诊断,是依据五行生、克、乘、侮原理,及五脏呈五色的的“诊疗观”,以有诸内必行诸外为导向,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和经络辨病来诊断的。如果明白“气机运转”理论,很容易找着病因、弄清病机。
其实,一切病症均是气机运转失常所引起的,一些病症患者的气机往往是“阴阳升降反作、清浊相干”,是不健康、不和谐的气机(即病气)导致气血瘀滞、经络不畅和脏腑阴阳失衡。
传统中医的主要疗法:祝由术、吐纳导引、推拿(按跷)、针灸和中药等,辅助疗法:刮痧、拔罐、艾灸等。中医治疗无论是主要疗法还是辅助疗法,均是以调理气机升降沉浮的和谐为根本的——祝由是通过调魂魄,让患者心志改善而调气机;吐纳导引是通过内气的聚、运、发来直接调节气机;推拿(按跷)是通过手法进行气机场的能量传递,直接调节气机;针灸是通过针刺穴位的气机场能量传递来直接影响气机,中药是以药物性味的归经入脏,间接地调节气机;刮痧、拔罐或艾灸是通过外部的外力或热量刺激经络穴位,被动地调节气机。
传统中医主要分为草医(用中草药治病的中医)、易医、武医、道医、佛医和巫医等六大流派,其中的易医、武医、道医等门派的医术除了调理人体内在的气机外,更讲究“天地人和”来调节人体内部气机场和外部大自然气机场之间的同步和谐地运化,使人体与宇宙自然融为一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