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一课堂·周易解读》第177讲·贲卦(3) 雕弓: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 艾欣:初九,文饰自己的足趾,穿上干净的鞋子,舍去大夫之车而徒步行走。初九阳刚得位,比二应四,贲之初始,初为庶民,二为大夫。初九生活在“柔来而文刚”的亨通之世,既可就近搭便车接受六二柔中的文饰,也可以徒步远行去与六四之柔相应。初九以阳居阳,固守本位,文饰自己的德行,不敢贪图荣华富贵,舍弃搭便车的功利主义选择,而坚持道义,徒步远行,安步当车,就像文饰其足以明其志。爻辞说:初九阳刚得位,固守本分,文饰自己的足趾,舍去乘坐车马而徒步远行,比喻初九不敢贪图富贵,徒步远行,安步当车,犹如文饰其足以明其志。 雕弓:《象》曰:“舍车而徒”,义弗乘也。 艾欣:初九阳居阳位,虽位卑而性主动,心应六四,前行有所止。位居庶民,无车可乘,心怀六四,不能与六二合乘其车。1.初九位居庶民,固守本位,坚持道义,安步当车以从其志,不宜乘坐士大夫之车。2.初九安于徒行,自贲其趾,其德以义为本,不以外饰为务,不贪图荣华富贵。《小象》说:“舍车而徒”,初九舍弃乘坐车马,自贲其趾,徒步而行,安步当车,是因为初九阳居阳位,位为庶民,固守本分,坚持道义,不宜乘坐大夫的车马。 【易有所获】 1.初九以阳居阳位,阳刚得正。但处在贲卦最下,如人体最低的脚趾,是有德无位之相。然而初九居下离光明之始,是一个刚明有德的君子。他宁可舍去六二的近便,而远应其所相应的六四。充分显示出他志高行洁,舍贵求贱,宁可路途艰远而固守正道,不贪图就近的便宜。舍车,是指舍六二,而徒,是说应六四。由此足见小人之美在车服,君子之美在正行,故曰‘贲其趾,舍车而徒’。 2.初九,‘舍车而徒’的含义是行,贲其趾,是说自忖才德,洁其行止,如当年宣王欲招颜斶为官曰:‘与寡人遊,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但颜斶恳辞道:‘斶愿得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净贞正以自活。’正是此爻之意。 【之涯评卦】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初九阳居阳位,位正而具足行动能力。又是下离之初爻,居全卦之下,如人之脚趾。贲者,庄饰打扮也,脚趾无可饰,饰之以鞋。在这里指穿上漂亮的鞋子,有车不乘为舍车而徒,徒为步行之义。在这里有打扮的地方部位不当之义,由于过分关注自己的美丽的鞋子,过分显示夸耀自己的两脚庄饰,舍弃了车子,徒步而行。鞋子的作用是保护脚趾,舒适而便于行走为尚。行走的目的是到达目的地,乘车一定快于徒步,所以说,为了夸耀自己的鞋子而舍车不乘,会耽搁拖延,不能按时到达既定的目的地,是舍本逐末的选择,是对文饰的关注超过了实际意义,是不明智的。 象曰:舍车而徒,义弗乘也。初九位在初而性为动,初九和六四上下和合相应,故其前行有追随的对象和目标。六二以阴乘初九之阳,有乘车骑马之相。初九在下,本无所乘,徒步也是其初爻卑位所当然也。本无所乘,又不愿与六二合乘,一心系念六四,故只能徒步前行。所以象辞曰:义弗乘也。也就是说,从初九卑下之位看,是百姓庶民,不应乘大夫才有资格乘的车子。步行是符合其本来身分的,是义所当然。 看到这里,人们会迷惑,先解爻辞,说过分关注鞋子的装饰,有舍本逐末之嫌。后解象辞,又说初九舍车不乘,是本分使然。到底怎么理解?从全卦看,贲卦警示人们要避免过分装饰,以文害义,如爻辞做解是有利的。从孔子重礼看,象辞所解是正当的。如何理解,你们自己去体味吧! 微信号:mingyiketa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