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医学堂丨臓腑之间的关系

 麼尼 2017-06-10




点下面链接太极招生

玄门正宗,武当太极拳网络授课班招生启告!


人体是一个无形有质与有形有质生理组织器官统一的有机整体,无形有质决定着有形有质,道医的生理学是执两用中,无之以为用,有之以为利,晰体用兼全。无形有质的生理组织器官是由臓腑、经络等许多组织器官所构成的。各臓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在生理功能上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的关系;而且还以经络脉线等等物元传输结构,表里立体交叉,形成联系通道,在各臓腑组织之间,相互传递着各种隐显双态度信息,在气血津液环周于全身情况下,形成了一个非常协调和统一的整体。

    

一、臓与臓之间的关系


臓与臓之间的关系,道医学和传统中医学在理论上,看似是以五行的生克乘侮来进行阐述,实质上是以五德能量的盛衰生克乘侮而论。而且仅以五行的生克乘侮进行阐述,并不足以从本质上全面地把握住精炁神,把握住质元、物元、体元三元系统的全面性。只有老子的抄一以为天下牧,以唯德辩证法,才能更为全面而系统地把握住臓与臓之间的父系。


1
心与肺


心属火,礼德之居。肺属金,义德之居。阳火礼德可克阴金鬼魄邪义,阴义能耗损阳火礼德。阳金义德益使阳火礼德明达。

    

心与肺的关系,主要是心主血和肺主气、心主行血和肺主呼吸之间的关系。“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心主血与肺主气的关系,实际上是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肺主宣发肃降和“朝百脉”,能促进心行血之作用,因此肺中的先天气和后天气都是血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符合于“气为血帅”的一般规律。反之,只有先天气正常地推动血液循环,方能维持肺呼吸后天气功能的正常进行,故又有“呼出心与肺”之说,这也符合于气舍于血的一般规律。但是,联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两者之间的中心环节,主要是积于胸中具有先天气与后天气特质,并且和谐统一的“宗气”。由于宗气具有贯心脉而司呼吸的生理功能,从而强化了血液循环与呼吸之间的协调平衡,因此,无论是肺的气虚或肺失宜肃,均可影响心的行血功能,而导致血液的运行失常,涩迟,而出现胸闷,心率改变,甚则唇青、舌紫等血瘀之病理表现。反之,若心气不足、心阳不振,瘀阻心脉等导致血行异常时,也会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失常,出现咳嗽、气促等肺气上逆的病理现象。这即是心肺之间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2
心与脾


心属火,礼德之居。脾属土,信德之居。阳火礼德生阳土信德,阴火则生妄意。阴土妄意耗阳火礼德。

    

心主血,脾统血.脾又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心与脾的关系至为密切。脾内精炁神充盈活力旺,脾的运化功才能正常,则化生血液的功能旺盛。血液充盈,则心有所主。脾气健旺,脾的统血功能正常,则血行脉中,而小逸出于脉外。因此,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在病理上,心脾两臓亦常互为影响,例如信德不足,心中礼德失其承载,必然思虑过度,不仅暗耗心血,且可反过来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和信德能量发挥作用;若脾气虚弱,运化失职,则气血生化无源,则可导致血虚而心无所主。若脾不统血而致血液妄行,则也会造成心血不足。以上种种,均可形成以眩晕、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体倦、面色无华等为主要见症的“心脾两虚”之病理变化。

  

3
心与肝

  

心为火,礼德之居。肝为木,仁德之居。阳木仁德生阳火礼德,阴木生阴火,阴火耗阳木之仁,阳火礼德益阳木仁德之畅。

    

心主血,肝藏血。人体的血液,生化于脾,贮藏于肝,通过心以运行全身。心中精炁神足而旺行血功能就会正常,则血运正常,肝有所藏;若肝内精炁神不足则不藏血,将导致心无所主,血液的运行必致失常。正是由于心和肝在血行方面密切相关,故在临床上“心肝血虚”亦常常同时出现。

    

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虽由心所主,但与肝的疏泄功能、与肝中阳木仁德能量的支持亦密切相关。由于情志所伤,多化火伤阴,因而在临床上心肝阴虚、心肝火旺常相互影响或同时并见。

   

4
心与肾


心为火,礼德之居。肾为水,智德之居。阳水善智能克阴礼,火中阴礼能耗阳水善智。阴水劣智能克礼德。

    

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而属于阴。从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来说,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素问·六微旨大论》说的“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即是从宇宙的范围来说明阴阳、水火的升降。所以,在理论上认为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肾水必须上济于心,这样,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才能协调,而称为“心肾相交”,也即是“水火既济”。反之,苦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独亢,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凝聚,那末,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就会失去协调,而出现一系列的病理表现,即称为“心肾不交”,也就是“水火失济”。例如:在临床上。出现的以失眠为主症的心悸、怔忡、心烦、腰膝酸软,或见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症,多属“心肾不交”。

    

此外,由于心肾阴阳之间亦有密切的关系,在心或肾的病变时,亦能相互影响。例如:肾的阳虚水泛,能上凌于心,而见水肿、惊悸等“水气凌心”之症候;心的阴虚,亦能下汲肾阴,而致阴虚火旺之症。

    

5
肺与脾

    

肺属金,义德之居,脾属土,信德之居。阳信土生阳义金,阴信土生阴义金,阴义金耗阳信土,阳义金益阳信土。

    

肺与脾的密切关系,主要表现于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个方面。

    

机体气的生成,主要依赖于肺的呼吸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肺所吸入的清气和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是组成气的主要物质基础。因此,肺的呼吸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是否健旺,直接与气的盛衰密切相关。

    

在津液的输布代谢方面,则主要是由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和脾的运化水液,输布津液所构成。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有助于脾的运化水液功能,从而防止内湿的产生;而脾的转输津液,散精于肺,不仅是肺通调水道的前提,而且,实际上也为肺的生理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营养。因此,二者之间在津液的输布代谢中存在着相互为用的关系。

    

肺脾二臓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也在于气的生成不足和水液代谢失常两个方面。例如脾气虚损时,常可导致肺气的不足;脾失健运,津液代谢障碍,水液停滞,则聚而生痰、成饮,多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可出现喘咳痰多等临床表现。所以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当然,肺病日久,也可影响到脾,而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或使脾气虚,从而出现纳食不化,腹胀,便溏,甚则水肿等病理表现,称之为“上病及中”,亦是“培土生金”治法的理论依据。

   

6
肺与肝

    

肺为会,义德之居。肝为木,仁德之居。阳金可伐阴木,阴金能损阳木,阴木能耗阳金。仁德能助义正,义正能制阴怒。阴义可败仁慈。

    

肺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于气机的调节主面。肺主降而肝主升,二者相互协调,对于全身气机的调畅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若肝升太过,或肺降不及,则多致气火上逆,可出现咳逆上气,甚则咯血等病理表现,称之为“肝火犯肺”。相反,肺失清肃,燥热内盛,亦可影响及肝,肝失条达,疏泄不利,则在咳嗽的同时,出现胸胁引痛胀满、头晕头痛、面红口赤等症。

    

7
肺与肾

   

肺为金,义德之居。肾为水,智德之居。阳金生阳水,阴金生阴水,阴水耗阳金。义德生善智,阴义生劣智,劣智耗义德,善智益义德。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于水液的代谢和呼吸运动两个方面。肾为主水之臓,肺为“水之上源”,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有赖于肾的蒸腾气化。反之,肾的主水功能,亦有赖于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因此,肺失宣肃,通调水道失职,必累及于肾,而至尿少,甚则水肿;肾的气化失司,关门不利,则水泛为肿,甚则上为喘;咳逆倚息而不得平卧。即如《素问.水热穴论》所说:“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

    

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的呼吸功能需要肾的纳气作用来协助。肾气充盛,吸入之气方能经肺之肃降而下纳于肾,故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之说。若肾的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或肺气久虚,久病及肾,均叫导致肾不纳气,出现动则气喘等症。

    

此外,肺与肾之间的阴液也是相互资生的,肾阴为一身阴液之根本,所以肺阴虚可损及肾阴,反之,肾阴虚亦不能上滋肺阴。故肺肾阴虚常同时并见,而出现两颧嫩红,骨蒸潮热,盗汗,干咳音哑,腰膝酸软等症。

   

8
肝与脾

    

肝为木,仁德之居。脾为土,信德之居 ,是木与土,仁德与信德之间的关系。土之载木,信德厚则仁德丰,仁德足则阴土弱,信德丰则阴木制。

    

肝臓血而主疏泄,脾统血、主运化而为气血生化之源。肝脾两臓的关系,首先在于肝的疏泄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之间的相互影响。脾的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脾的运化功能健旺。若肝失疏泄,就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从而引起“肝脾不和”的病理表现,可见精神抑郁,胸胁胀满,腹胀腹痛,泄泻便溏等症。

    

其次,肝与脾在血的生成、贮藏及运行等方面亦有密切的联系。脾运健旺,牛血有源,且血不逸出脉外,则肝有所藏。若脾虚气血生化无源,或脾不统血,失血过多,均可导致肝血不足。

    

此外,如脾胃温热郁蒸,胆热液泄,则可形成黄疸。可见,在病理上肝病可以传脾,脾病也可以及肝,肝脾两臓在病变上常常是互为影响的。

    

9
肝与肾

    

肝与肾,肾母肝子。肾水肝木,肾智肝仁。阳水生阳木,阴木耗阳水。善智生慈仁,劣智败仁慈,仁强抑劣智。

    

肝肾之间关系极为密切,有“肝肾同源”之说。肝藏血,肾藏精。藏血与藏精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即是精和血之间存在着相互滋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血的化生,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中精气的充盛,亦有赖于血液的滋养。所以说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称之为“精血同源”。在病理上,精与血的病变亦常相互影响。如肾精亏损,可导致肝血不足;反之,肝血不足,也可引起肾精亏损。    另外,肝主疏泄与肾主封藏之间亦存在着相互制约、相反相成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女子的月经来潮和男子泄精的生理功能。若二者失调,则可出现女子月经周期的失常,经量过多,或闭经;男子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等症。

    

由于肝肾同源,所以肝肾阴阳之间的关系极密切。肝肾阴阳,息息相通,相互制约,协调平衡,故在病理上也常相互影响。如肾阴不足可引起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而导致肝阳上亢,称之为“水不涵木”;如肝阴小足,可导致肾阴的亏虚,而致相火上亢。反之,肝火太盛也可下劫肾阴,形成肾阴不足的病理变化。

    

10
脾与肾


脾为土,信德之所,阳土克阴水,阴上损阳水。肾为水,智德之所,善智润善信,劣智损信念。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之健运,化生精微,须借助于肾阳的温煦,故有“脾阳根于肾阳”之说。肾中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因此,脾与肾在生理上是后天与先天的关系,它们是相互资助,相互促进。在病理上亦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则可见腹部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水肿等症。若脾阳久虚,进而可损及肾阳,而成脾肾阳虚之病证。

    

二、六腑之间的关系


六腑,是以“传化物”为其生理特点,六腑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体现于饮食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和密切配合。

    

饮食入胃,经胃的腐熟和初步消化,下传于小肠,通过小肠的进一步消化,泌别清浊,其清者为稍微物质,无形有质为精,有质有形为微。经脾的转输,以营养全身;其剩余之水液,吸收后,成为渗入膀胱的尿液之化源;其浊者为糟粕(食物之残渣),下达于人肠。渗入膀胱的尿液,经气化作用及时排出体外;进人大肠的糟粕,经传导与燥化,而由肛门排出体外。在饮食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还有赖于胆汁的排泄以助饮食的消化;三焦不仅是水谷传化的道路,更重要的足三焦的气化,推动和支持着传化功能的正常进行。所以《灵枢,本藏》说:“六府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由于六腑传化水谷,需要不断地受纳、消化、传导和排泄,虚实更替,宜通而不宜滞,故《素问·五藏别论》有“胃实而肠虚”、“肠实而胃虚”的论述,这说明了饮食在胃肠中必须更替运化而不能久留,所以后世医家有“六腑以通为用”和“腑病以通为补”的说法。

    

六腑之间在病理上,亦可相互影响。如胃有实热,消灼津液,则 可致大肠传导不利,大便秘结不通;而大膈燥结,便闭不行,亦可影响胃的和降,而使胃气上逆,出现恶心、呕吐等症,又如胆火炽盛,常可犯胃,导致胃失和降而见呕吐苦水。脾胃湿热,熏蒸肝胆,而使胆汁外泄,可发生黄疸病证。应当指出,六腑虽然是以通为用,但亦有人过不及之异,故必须认真进行辨证分析。

    

三、五臓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臓与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阴阳表里关系。由于臓属阴,腑属阳;臓为里,腑为表,一臓一腑,一阴一阳,  一表一里相互配合,并有经脉相互络属,从而构成了臓腑之间的密切联系。

    

1
心与小肠

    

心的经脉属心而络小肠,小肠的经脉属小肠而络心,二者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构成了表里关系。表现在病理方面,如心有实火,可移热于小肠,引起尿少、尿热赤、尿痛等证。反之,如小肠有热,亦可循经上炎于心,可见心烦,舌赤,口舌生疮等症。

    

2
肺与大肠

    

肺与大肠亦是通过经脉的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肺气的肃降,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的发挥;大肠传导功能正常,则有助于肺的肃降。若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则可影响肺的肃降,而产生胸满,喘咳等证如肺失清肃,津液不能下达,可见大便困难;肺气虚弱,气虚推动无力,则可见大便艰涩而不行,称之为“气虚便秘”。若气虚不能固摄,清浊混杂而下,可见大便溏泄。

  

3
脾与胃

  

脾与谓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脾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从而滋养全身,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主升,胃主降,相反相成。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才得以下行。故《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胃褥燥,脾属湿,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两臓燥湿相济,阴阳相合,方能完成饮食的传化过程。故《临证指南医案》又说:“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士得阴自安。”

    

由于脾胃在生理上的相互联系,因而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如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即可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可出现食少,呕吐,恶心,脘腹胀满等症。反之,若饮食失节,食滞胃腕,胃失和降,亦可影响及脾的升清与运化,可出现腹胀泄泻等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这是对脾胃升降失常所致病症的病理及临床表现的概括。

    

4
肝与胆

    

胆附于肝,有经脉互为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胆汁来源于肝之余气,胆汁所以能正常排泄和发挥作用,亦依靠肝的疏泄功能。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就会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反之,若胆汁排泄不畅,亦会影响肝的疏泄。因此,肝与胆在生理和病理上密切相关,肝病常影响及胆,胆病也常波及于肝,终则肝胆同病,如肝胆火旺、肝胆湿热等,此外,肝主谋虑,胆主决断,从情志意识过程来看,谋虑后则必须决断,而决断又来自谋虑,两者亦是密切联系的,

    

5
肾与膀胱

    

肾与膀胱通过经脉互为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依赖于肾的气化。肾气充足,则固摄有权,膀胱开合有度,从而维持水液的正常代谢。若肾气不足,气化失常,固摄无权,则膀胱之开合失度,即可出现小便不利或失禁、或遗尿、尿频等病症。例如,老年人常见的小便失禁、多尿等,即多为肾气衰弱所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