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转载]《老子》破译第5章

 johnney908 2017-06-10

 第5

   天地不仁(1),以万物为刍狗(2)。圣人不仁,以百姓(3)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4)与,虚而不屈(5),动而愈出(6)。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7

 

中心思想:

    生命如同燃烧,可以助燃,但助燃只有适度才能既有热力又能相对地延长。万物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守于中”不仅是人类所有行为的最佳策略,也是在进入超级低觉醒状态的过程中和如何保持在这个状态中的行为方略,是老子对以下各章将如何建立超级低觉醒的生命模型以及如何应用这个模型,在行为学方面的一个纲领性指导。

 

破译注解

(1)           : 因亲、爱、忍而偏私的行为。《说文》:親也;《釋名》:忍也。《庄子。天运》:虎狼,仁也。就是偏私。

(2)           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

(3)           百姓:寓指生命内环境中的极为复杂和庞大的器官、脏腑及组织,可从生命天下引申到社会天下中的民众和百姓。

(4)           橐龠:风箱

(5)           虚而不屈:空而不扁。

(6)           动而愈出:愈动出气愈多。

(7)           多闻:指风箱被拉动的越快越猛,发出的动静就越大越多;数穷:指燃料被烧掉的速度就越快;不若守于中:要延长和保持良好的燃烧,就得保持适中的鼓风速度。

 

破译要点

1)         关于刍狗:《庄子。天运》:师金曰:“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qiè:箱子一类的东西)衍,巾以文繡,尸祝齐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拣柴草的人)取而爨(cuàn:烧火做饭)之而已;也就是说,刍狗的价值只在祭祀的过程之中,表达人们对祖先和神灵的虔诚和供奉,所以人们对它也是虔诚的,但祭祀活动完成后,是要烧掉的,或大家在期盼中看着烧掉,或被人当柴火捡回去烧点,或任风吹雨打而后行人践踏,在平凡中消亡。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是。烧刍狗如是祭祀活动的一部分,烧的时间越长,祭祀的内容越多。烧的过程从不人为助燃,只是随其自燃而尽,物尽其用。不要助燃生命,让它在自行组织和自行稳定的机制和力量的作用下发展,才不仅能够发现道的存在和观察它发挥最用的过程,也才能使生命本身更圆融和谐,健康、完美、智慧;

2)         多闻数穷:拉动风箱的动静越大,鼓风助燃就越强烈。在人类生命摄氏37度的恒温燃烧中,生命通过燃烧糖、蛋白质、脂肪等燃料产生能量,呼吸是助燃的风箱。生命的耗能需求越大,比如运动,比如情绪激动,生命的燃烧过程就越猛烈,呼吸活动就越频繁、越激烈,因此“风箱”的动静就越大。生命内部强烈的燃烧,一方面满足了生命剧烈活动的需求,另一方面,不仅消耗了体能,也使生命内环境面临了从忙乱趋向混乱的状态。长时间地处于高耗能状态,将使生命的内环境从混乱趋向失衡,最终导致严重偏离,出现不健康甚至疾病的状况。因此,一方面保持适度的耗能水平,也就是适度的紧张和兴奋状态,使生命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需要控制呼吸的节奏和强度,使之趋向缓、细、匀、长,也就是“守于中”;另一方面,要想使生命进入更加深度的放松入静水平,直至达到超级低觉醒状态,也要通过使呼吸的节奏和强度更好的缓、细、匀、长,使生命的燃烧强度进一步地减弱,内环境才能更加的安静,更加的虚极和静笃。这两方面的作用,都以“守于中”为准则。

3)         为什么要放松入静达到超级低觉醒状态呢?本章的“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和后面的“致虚极也,守静笃也”,为什么是《老子》告诉后人使生命深根固抵、长生久视的不二法门?请继续关注。

 

原文破译

    天地无所偏私(天地不仁),对待万物如同对待祭祀草狗,即敬重,不怠慢,也不弥珍其贵,不鼓风助火而尽其自燃(以万物为刍狗)。德行完美的人无所偏爱和助力生命的某种能力或功能,不会鼓风助燃生命的燃烧(圣人不仁),而是对待生命的所有活动和功能如对待祭祀中的草狗那样,让它们自燃生息(以百姓为刍狗)。

    在生命的天地之间(天地之间),不正如同一架风箱吗(其犹橐龠与)?风箱是空的但并不是扁而无用的(虚而不屈),一动就会有空气进出,愈动出进愈多,助燃的能力就愈强(动而愈出)。

    在风箱助燃的过程中动静越多越大(多闻),助燃越强烈,燃烧就越快,事物的消亡也就越快,生命也就耗尽的越快(数穷),不如静处随燃,尽自然之天寿(不若守于中)。

 

小心迷路:

1)         把“仁”理解为情感活动,即仁爱,因此“圣人不仁”也就顺为“圣人是没有仁爱的”,致使圣人不是人了。“仁”解为“偏私”,“不仁”不是没有人情感,而是一个行为标准,表示德行圆融的人的行为不偏不倚,圣人就是人了;

2)         异文:“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或“闻”字作“见闻、知识”解,失原文之连贯,误导读者离开《老子》的实证科学思想体系,而把《老子》局限在对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行为在社会生活的影响的讨论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