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安高级中学等联合模拟

 老刘tdrhg 2017-06-10

海安高级中学等联合模拟

5月16日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1)借着辜鸿铭对中国文化和民族性的      ,我们可以从中国古典的园林、建筑和各种视觉艺术中体会到“纤致性”这一特点。

(2)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里,笔墨成为文人      精神生活重要的手段之一。

(3)孔子是一个火炬手,有他点燃火种,领跑,薪火相传,才有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     

(4)于是,小河的这一片便呈现出      、令人陶醉的风景,清澈透碧的河水哗哗吟唱着,在河滩里蜿蜒流淌。

A.洞察力  表现  周而复始  别出心裁    B.观察力  呈现  周而复始  别开生面

C.观察力  表现  生生不息  别出心裁    D.洞察力  呈现  生生不息  别开生面

……

3.以下分别是名人故居或祠堂的楹联,名人与楹联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金石录有几页闲情好梦;漱玉词集多年国恨难愁。

②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③儒冠不保千金产;稗说长传一部书。

④烟柳斜阳,归去东南余半壁;云山故国,望中西北是长安。

A.文天祥    蒲松龄    施耐庵    辛弃疾

B.李清照    吴承恩    吴敬梓    陆游

C.李清照    蒲松龄    吴敬梓    辛弃疾

D.文天祥    吴承恩    施耐庵    陆游

4.以下咏石榴的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句是(3分)

A.燃灯疑夜火,连珠胜早梅。(梁元帝《赋得咏石榴诗》)

B.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

C.朵朵如霞明照眼,晚凉相对更相宜。(杨升庵《庭榴》)

D.只待绿荫芳树合,蕊珠如火一时开。(马祖常《赵中丞折枝石榴》)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一切艺术都要有一个创造主体和一个创造对象, 因此                               。所以艺术既离不开人,也离不开物,它和美感一样,也是主客观的统一体。

①此外还要加上用来加工改造的工具和媒介

②人的条件包括艺术家的自然禀赋、人生经验和文化教养

③又要有物的条件

④物的条件包括社会类型、时代精神、民族特色、社会实况和问题

⑤它就既要有人的条件

⑥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加工改造的对象

A.⑤ ② ③ ④ ⑥ ①          B.⑤ ② ③ ④ ① ⑥

C.⑤ ③ ② ④ ⑥ ①          D.⑤ ③ ② ④ ① ⑥

参考答案:

1.D(洞察力:深入事物或问题的能力。观察力: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表现:表示出来;显现出来;故意显出自己的长处。呈现:显示,展现出。呈现也是人内在的一种外在反应,将内心的理想、渴望、信念、思想等,以语言、文字、画图等形式展现出来。周而复始: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环。生生不息:不断地生长、繁殖。别出心裁: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或思想独创一格,与众不同。别开生面:原指画像经重新绘制,面目一新。后比喻另外开辟一种新局面或创造出一种新的风格式样。)3.C(《金石录》是赵明诚与李清照相爱时一起研究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是郭沫若为蒲松龄故居题写的对联。“儒冠不保千金产;稗说长传一部书”,南京吴敬梓故居题联,高度概括了吴敬梓生平成就。“烟柳斜阳,归去东南余半壁;云山故国,望中西北是长安”是复旦大学马公愚题济南辛弃疾纪念祠的一副对联。)4.B(比较,其余诗句皆有比喻。)5.C(①句“此外”为补充交代,当然是最后一句。⑤、③句中有“既要”“又要”的搭配;②、④先说“人的条件”,再说“物的条件”,与⑤、③呼应。)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韩公行状

[唐]李翱

公讳愈,字退之,昌黎人。生三岁,父殁,养于兄会舍。及长读书,能记他生之所习,年二十五,上进士第。

公名愈,字退之,郡望在昌黎县。出生三年父亲就去世了,在兄长韩会的家中被抚养长大。等到长大了读书学习,能记识其他学生学习的知识,二十五岁时考上了进士。

元和十二年秋,以兵老久屯,贼未灭,上命裴丞相为淮西节度使,以招讨之。丞相请公以行,为行军司马,从丞相居于郾城。公知蔡州精卒悉聚界上,以拒官军,守城者率老弱,且不过千人,亟白丞相,请以兵三千人间道以入,必擒吴元济。丞相未及行,而李愬自唐州文城垒提其卒以夜入蔡州,果得元济。蔡州既平,布衣柏耆以计谒公,公与语,奇之。遂白丞相曰:“淮西灭,王承宗胆破,可不劳用众,宜使辩士奉相公书,明祸福以招之,彼必服。”丞相然之。公令柏耆口占为丞相书,明祸福,使柏耆袖之以至镇州。承宗果大恐,上表请割德、棣二州以献。丞相归京师,公迁刑部侍郎。

元和十三年秋天,因为军队长期驻守,叛贼还未消灭,皇帝任命裴丞相兼任淮西节度使来招抚讨伐叛军。丞相请韩愈一同前往,作为行军司马,跟随丞相驻扎在郾城县。韩愈知道蔡州的精兵都聚集在边界上,来抗拒官军,守卫蔡州城的人都是年老体弱的,而且不超过一千人,立刻禀报丞相,请用三千士兵抄小路潜行奇袭,攻入蔡州城,一定能生擒吴元济。丞相还没来得及施行韩愈的计策,李愬就已经从唐州的文城栅率领他的士兵趁着夜晚潜入蔡州,果然擒得了吴元济。蔡州已经平定,一个百姓叫柏耆的用计略进见韩愈,韩愈和他交谈,对他的才能感到惊奇。于是禀报丞相说:“淮西的叛军被消灭了,王承宗胆已经被吓破了,可以不用劳烦派遣众人,适合派一个善辩之人奉上您的书信,阐明利害来招抚他,他一定会拜服。”丞相认为他说得对。韩愈让柏耆口授为丞相写了封信,阐明了祸患和益处,让柏耆把信藏在袖子里而到了镇州。王承宗果然大为惊恐,上表请求割让德州和棣州来献给朝廷。丞相回到京城,韩愈升迁为刑部侍郎。

岁馀,佛骨自凤翔至,传京师诸寺,时百姓有烧指与顶以祈福者。公奏疏言:“自伏羲至周文、武时,皆未有佛,而年多至百岁,有过之者。自佛法入中国,帝王事之,寿不能长。梁武帝事之最谨,而国大乱。请烧弃佛骨。”疏入,贬潮州刺史。移袁州刺史,百姓以男女为人隶者,公皆计佣以偿其直而出归之。

过了一年多,佛骨从凤翔传到京城,传递到京城各个寺庙公开瞻拜。当时有百姓烧焦手指和头顶来祈求福报的。韩愈上疏说:“自伏羲到周文王、周武王的时代,都没有佛教,然而这些君主很多活到一百岁,还有超过一百岁的。自从佛法传入中国,帝王信奉佛法,年寿不能久长。梁武帝信奉佛法最为勤谨,然而国家大乱。请圣上烧毁、丢弃佛骨。”奏疏进入内廷,皇帝贬韩愈为潮州刺史。后来迁移到袁州当刺史,百姓用儿女给人当奴隶的,韩愈都计算他们做工的酬劳来抵偿他们卖身的钱,将他们放出去回到家中。

入迁国子祭酒。有直讲能说《礼》而陋于容,学官多豪族子,摈之不得共食。公命吏曰:“召直讲来,与祭酒共食。”学官由此不敢贱直讲。奏儒生为学官,日使会讲。生徒奔走听闻,皆相喜曰:“韩公来为祭酒,国子监不寂寞矣。”

入京城升迁为国子祭酒。有一位教授,能讲解《礼》但是容貌丑陋,其他学官大多数是豪族子弟,排斥他不让他一起就餐。韩愈命令手下说:“召唤这个教授来,和祭酒一起吃饭。”学官们从此不敢轻视这位教授。韩愈奏请朝廷任命有学问的人做学官,每天让他们会聚在一起对生员讲课。生员奔走相告,听说后纷纷欢喜地说:“韩愈来当祭酒,国子监不寂寞了。”

公气厚性通,论议多大体;与人交,始终不易。凡嫁内外及交友之女无主者十人。幼养于嫂郑氏,及嫂殁,为之服期以报之。深于文章,每以为自扬雄之后,作者不出,其所为文未尝效前人之言,而固与之并。自贞元末,以至于兹,后进之士,其有志于古文者,莫不视公以为法。

韩愈为人禀性淳厚,性格豁达开朗,议论问题多考虑主要方面,与人交友,态度始终不变,不问贵贱升沉。同姓宗族和异姓亲戚以及朋友的女儿,凡是失去父母的,共有十人,韩愈都为她承办婚嫁。韩愈年幼的时候被嫂子郑氏抚养,等到嫂子去世,韩愈为她穿齐缞的丧服一周年来报答她的养育之恩。深入掌握文章的奥妙,常常认为自从扬雄之后,有开创性的作家不出现了,他写文章不曾摹仿前人的语言,确实与古代圣贤并传于世。自从贞元末年到今天,后辈的士人,那些有志学习写作古文的,没有不把韩愈看作法式楷模的。

(选自《李文公集》,有删节)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兵老久屯                      老:年老

B.请以兵三千人间道以入            间:偏僻

C.之不得共食                    摈:排斥

D.学官由此不敢贱直讲              贱:轻视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愈追随裴丞相平叛时,向丞相献计,派遣李愬带领精兵三千人夜袭城池,擒获叛贼吴元济,平定了淮西的叛乱。

B.韩愈上书《论佛骨表》,反对狂热崇拜佛骨,认为崇信佛教既不利于国家的安定,也不能保佑君主长寿,从而触怒了皇帝,被贬潮州。

C.韩愈尊重有才学的人,不以貌取人,在国子监任祭酒时,用巧妙的手段维护了一位相貌丑陋的教授的尊严。

D.韩愈在古文创作上有精深的造诣,提倡要向东汉以前的作家学习,同时又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8.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公令柏耆口占为丞相书,明祸福,使柏耆袖之以至镇州。

(2)每以为自扬雄之后,作者不出,其所为文未尝效前人之言,而固与之并。

9.韩愈的才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依据文本简要概括。(4分)

6.A(老:历时长久。)7.A(李愬带领精兵三千夜袭城池是他自己想出的计谋,只是与韩愈的计策暗合。)8.(1)韩愈让柏耆口授为丞相写了封信,阐明了祸患和益处,让柏耆把信藏在袖子里到了镇州。(“占”1分,“为”1分,“袖”1分,句子通顺1分。)(2)常常认为自从扬雄之后,有开创性的作家不出现了,他写的文章不曾摹仿前人的语言,确实与古代圣贤并传于世。(“每”1分,“作者”1分,“效”1分,“固”1分。)9.奇谋制敌;知人善任;巧妙护才;中兴古文。(每点1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令·金陵怀古

康与之

龙蟠虎踞金陵郡,古来六代豪华盛。缥凤不来游,台空江自流。下临全楚地,包举中原势。可惜草连天,晴郊狐兔眠。

古诗今译:

“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的金陵郡是东南形胜之地,古来六朝为帝王都,气象雄伟,豪华繁盛。可哀的是,现在凤鸟飞去不再来游,凤凰台荒芜空寥,江水兀自东流,毫不理会人事代谢。金陵城头视通万里,金陵城为全楚战略要地,与长江中下游重镇构成包抄中原的态势。可惜呀,如今却荒草连天,朗朗晴日下竟成了孤兔的乐园。

【注】作者作本词时,金人拟渡江南下,朝廷无心抵抗。

10.词的上阕“台空江自流”中“空”和“自”用得好,好在哪里?(4分)

11.词中“缥凤”和“狐兔”各指什么?(2分)

12.整首词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

10.往昔盛极一时的金陵,如今只剩下荒废的高台,一个“空”字尽显繁华落尽的沧桑;“自”,江水兀自流淌,毫不理会人事代谢,景物无情而人有情。“空”和“自”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寂寞、无奈和悲伤。11.“缥凤”指有志之士、人才;“狐兔”指怯懦逃避、苟且偷生的人。12.对比。当年金陵“豪华”之“盛”,今日萧瑟之“衰”(或:昔日军事重地如今衰草连天);昔日“缥凤”来游,今日“狐兔眠”。深切表达了对昔盛今衰的感慨,对朝廷无心抵抗的失望与愤懑,对故土难收的痛心,对只知低头求和、安享和平的统治集团的讽刺。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我知言,           。(《孟子·公孙丑上》)

(2)           ,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3)飞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道难》)

(4)           ,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彼童子之师,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6)           ,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

(8)度尽劫波兄弟在,           。(鲁迅《题三义塔》)

13.(1)我善养吾浩然之气(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3)砯崖转石万壑雷(4)俄顷风定云墨色(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6)庄生晓梦迷蝴蝶(7)或异二者之为(8)相逢一笑泯恩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