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列岛史话

 昵称7541585 2017-06-10

列岛史话—吴越风云

2017-05-22 文/周苗 嵊泗海洋文化研究会

在舟山渔业开发史上,有著名的四大经济鱼类,分别是大黄鱼、小黄鱼、乌贼、带鱼,而其中最早被开发利用的当属大黄鱼。据现有的史料分析,舟山的大黄鱼的捕捞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吴越形势图)


大约在2500余年前,吴越两国在长江口外附近海域发生过激烈的海战。据唐朝陆广微的《吴地记》记载,吴王阖闾十年(公元前505年):“夷人闻王亲征不敢敌,收军入海,据东州沙上,吴亦入海逐之,据沙洲上,相守一月。属时风涛,粮不得度。王焚香祷天,言讫东风大震,水上见金鱼逼海而来,绕吴王沙洲百匝。所司捞漉,得鱼食之美,三军踊跃。”


(吴王阖闾资料)


这里所谓的金鱼就是大黄鱼,吴王阖闾还因见鱼“脑中有骨如石”而将金鱼命名为“石首鱼”。而更有趣的是,吴王阖闾班师回朝后,想起海里所食鱼的美味,就向臣属索要剩余的石首鱼,臣属们呈上已经晒干的石首鱼干,阖闾一尝,大赞,提笔写下“美鱼”两字,就有了后来专指鱼干的“鲞”字。


阖闾食鲞)


在当下,这个吴王阖闾恐怕并不为世人所熟知,但提起他的儿子吴王夫差相信是妇孺皆知了。夫差因宠爱越国美女西施而荒废朝政,最后导致灭国的故事,至今仍在影视戏剧中反复演义。说起来,这个吴王阖闾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中国古代战神孙子、名臣伍子胥都是他手下之臣,若没有些过人之处,这几位神一级的人物会甘心接受他的领导?


(兵圣孙武)


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争霸,两国的战争不单发生在陆地,甚至还延伸到海上。从上述这段《吴地记》的记载中,可以得知吴越两国在“东州沙”一带发生海战,吴军还依靠捕捞大黄鱼而缓解了粮草匮乏的危机。而“东州沙”具体所指何处,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已杳然无闻。但从历史上吴越两国的疆域分布来看,这场海上战争极有可能发生在长江口和杭州湾的区域,即今天的滩浒至洋山一带。


  (滩浒岛)


    曾怀疑过“东州沙”是否会是崇明岛一带的涨沙,但在二千五百年前崇明岛根本还没有影踪,直到唐朝武德(618—626年)年间,才逐渐涨出水面,所以这个假设可以否定。

  综合上海地区的一些资料记载,可以得知在远古时期,杭州湾口分布着几块陆地,分别为东海绿洲、鹦鹉洲、海盐洲,大约的范围在今天的滩浒岛至王盘山一带。直到南宋,这些陆地才因海潮冲蚀而塌陷入海,形成今天的格局。所谓的“东州沙”指的可能就是这些陆地以东,滩浒至洋山海中的某个小块陆地。


   (记载杭州湾陆地的旧志资料)


   历史上的洋山海域以盛产大黄鱼出名,再结合吴军捕捞大黄鱼充当军粮的记载,综合诸多因素,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场吴越争霸的海战就发生在嵊泗列岛境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