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面是我从一些文献拷贝过来的: 据有关资料介绍,人的体液有三分之二是细胞内液,三分之一是细胞外液(包括血浆和组织间液).体液不是纯电解质溶液,其中还有非电解质成分及其他水合物.但是,电解质是体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盐类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每天人从食物中摄取的水,大约是1000_1300mL,从饮水中摄取的水,大是800_1500mL,此外,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还要生成水,即代谢水.每天由化学反应生成的水,大约是300mL左右.这种代谢水,尽管量不大,但对那些因种种原因禁食者来说,它对生命的延续有重要作用. 以上三种水的来源:饮食、饮水和代谢,合在一起每天成人摄取的水量约为2500mL. 人体对水分有摄取也有排出.排出的渠道主要是肺的呼出、皮肤出汗蒸发以及排尿等.人的肺部在呼吸过程中,呼出的气体是含有水分的,而且是呼吸得越深、越慢,排出的水分也越多.成人每天呼出的气体中,大约有350_400mL的水分.皮肤出汗排水,并非只是夏天的行为,一年四季都在进行.汗液蒸发是散热的重要方式,是维持正常体温不可缺少的. 人的正常体温,腋下为36.5℃,口温为37℃.每天清晨最低,傍晚最高,一天体温的变化不应超过1度.如果出现高烧,靠人体自身出汗蒸发调节不了,可用擦酒精、敷冰块的方法,促使散热,或服药、打针治疗.不可掉以轻心. 健康人每天水的排出量,是随每天摄取量的增减而增减的.摄取多就排出多,摄取少就排出少.也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水的进出平衡(表).值得注意的是,人在酷热的夏天或是在高温环境工作时,出汗特别多,有的在高温下干活的工人,每小时出汗1000_2000mL.在这种情况下,只多喝水补充水分,是不够的.因为排出的汗水并不是纯水,还含有一定量的电解质.电解质的主要成分是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所以,还要喝些淡盐水,以补充损失的氯化钠(NaCl). 表 一般成人每天水的摄取量与排出量(mL) 体内电解质溶液中的成分,正离子主要是钠离子(Na+)、钾离子(K+)、钙离子(Ca2+)、镁离子(Mg2+);负离子主要是氯离子(Cl-)、 这里列出的正、负离子,都是盐类物质溶于水,电离后产生的.如: NaCl_→Na++Cl- (氯化钠)(钠离子)(氯离子) K2SO4_→2K++SO42- (硫酸钾)(钾离子)(硫酸根离子) 这些负离子,既是盐的组成部分,也可以是酸的组成部分,因此,才称它们为酸根.例如: H2SO4_→2H++SO42- (硫酸)(氢离子)(硫酸根离子) HCl_→H++Cl- (盐酸)(氢离子)(氯离子) (碳酸)(氢离子)(碳酸氢根离子) H3PO4_→H++H2PO4- (磷酸)(氢离子)(磷酸二氢根离子) H2PO4-_→H++HPO42- (磷酸二氢根离子)(氢离子) 人体的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的.在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是钠离子,其次是氯离子,其他还有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磷酸氢根离子.细胞内液中的电解质,以钾离子为主,其次是磷酸氢根离子,其他还有镁离子、钙离子、钠离子及硫酸根离子、氯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细胞间液中的电解质成分,跟血浆相似.体内血液中,钠离子的含量应保持稳定,这是维持正常渗透压的重要条件.健康的成人每天需要食盐约5~10g,主要来自食物.如果血浆中钠离子浓度增大,就会造成血浆渗透压升高,血细胞里的水分就会向外饱,造成血细胞脱水;如果血浆中的钠离子浓度减小,血浆的渗透压就会降低,水分就会从血浆进入血细胞中,造成细胞水肿. 人体中体液总量的维持,也非常重要.不论是体液减少还是体液增多,都可能造成电解质与水之间平衡的紊乱,从而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甚至死亡. 体液减少可能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情况:失水多于失盐;失盐多于失水;按体液的比例失水失盐.第一种情况常常是由于腹泻、呕吐、大量出汗或水分摄入量不足引起的.人在完全断水的情况下,每天丢失的水分,约占体重的2%.若完全断水持续八天,就会导致死亡.失水多于失盐(主要是钠离子),会使血浆中盐浓度增大,渗透压升高.这不仅对红细胞产生不利的影响,对肾脏也会产生危害. 失盐多于失水的这种缺盐性脱水,常常是由于消化液大量减少、糖尿病人大量排尿、炎热环境大量出汗等情况下,只补充水、不补充盐而引起的.这会造成血浆中盐浓度降低,渗透压下降,细胞外的水分会大量进入细胞中去,血流减慢,血压下降,还可出现休克及脑细胞肿胀等症状. 即便是按体液中电解质与水的比例失盐失水,在体内引起的变化,也是不均衡的.一般是细胞内液不减少,失去的只是细胞外液,即血浆和细胞间液.这也需要输液进行补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