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离焦虑 | 孩子到底经历了什么

 徒步者的收藏 2017-06-11

分离焦虑 | 孩子到底经历了什么

原创 2016-12-02 戴艾芳 心方向心灵成长工作室
心方向心灵成长工作室

newsoulvip

这里不发大众的心灵鸡汤,只发实用的感动的接地气的文字干货。致力于心理健康及幸福理念的推广和普及,希望为来到这里的每个心灵寻找到前行的方向和动力,回归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


小兰说      
“通过妈妈一次次的离开和回来,这些经验在他们的内心满满积累,他们才能渐渐确信,妈妈一直都在这一事实。”让我想到了亲密关系中,当那个TA不在你身边,你是否还能感觉到他的爱一直都还在?

戴艾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心方向工作室资深心理咨询师

公众号:范范戴戴 / fandai123


“分离焦虑 | 孩子到底经历了什么 ”

小妞坐在床上用幽怨的眼神看着我。仿佛在做一个艰难的决定。我转身拿起背包开门离开。这时哭声传来……小妞边哭边说:“妈妈,我要妈妈!”


我关上了门,但双腿仿佛僵住了,无法移动。直到听到她跟奶奶的说话声,我才安心的离开。每一次的离开对我和小妞都是一场考验。


这样的场景估计每一位妈妈都不会陌生。当我们因为各种原因需要离开孩子一段时间的时候,分离焦虑是我们必须去面对的主题。今天我想跟大家一起聊聊,在分离焦虑中,孩子到底经历了什么?


1. 什么是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一种情绪体验。它特指当孩子面对与妈妈或者主要照看者分离时,所体验到的一种痛苦焦虑的情绪。


在孩子6-8个月左右时会比较明显的表现出分离焦虑,18个月时达到高峰,之后会一直持续并逐渐减少直到3岁。3岁后只有当孩子面临一些新的环境或压力时,才会激发出他们的分离焦虑。比如:开始上幼儿园或者家中添了新宝宝,再或者孩子的主要照看者发生了变化等等。


不同的孩子在出现时间上会有不同,对于妈妈是主要照看者的婴儿来说,她出现分离焦虑的时间会更早,持续时间也会较长。对于有很多不同照看者的婴儿来说,出现的会相对较晚。


我们必须了解的是:分离焦虑是孩子心理发展的正常部分。它的出现反映了婴儿大脑的发展已达到一个新的程度,而不是一种问题行为。


8个月时她的大脑和心理渐渐发展起来,她开始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她会在妈妈离开时,产生分离焦虑。那么她到底经历了什么呢?什么让她会如此焦虑紧张?


2. 妈妈不见了


对于几个月大的婴儿来说,他们可以区分出妈妈和其他人,但他们还没有能力理解妈妈不在身边的真实含义。在他们的世界里,如果妈妈不在眼前,那么妈妈就是永远消失不见了,孩子会感觉彻底失去了自己的妈妈,这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世界末日。


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还不具备认识“客体恒常性”的能力。所以我们往往会看到,妈妈即便就是在隔壁房间忙或者去厕所,婴儿的情绪反应都会非常激烈。在我们成人的世界中,一个人不在眼前,但我们知道他还在。但对于婴儿来说,看不见就意味着失去。


虽然这个过程会令父母和其他照看者非常忧虑,但这却是孩子逐渐发展出与妈妈依恋关系的表现。随着孩子的大脑和心理功能的逐渐成熟,他们慢慢会理解这个过程,明白自己不是被妈妈抛弃了,妈妈一定会回来的。


当妈妈离开时,婴儿会担心失去母亲。婴儿需要慢慢习得一种概念即:无论自己是否能看见妈妈,妈妈都是永远存在的。在婴儿出现分离焦虑后的一段时间内,他们会通过各种活动来探索这个让他们困扰不已的主题。通过妈妈一次次的离开和回来,这些经验在他们的内心满满积累,他们才能渐渐确信,妈妈一直都在这一事实。


3. 如何应对分离焦虑


既然孩子有分离焦虑,那是不是我们不与她分离就可以避免这种恼人的焦虑体验呢?


我们当然可以一直陪着孩子,不让她体验这种焦虑,但她也就失去了习得克服分离焦虑的能力。然而这个阶段确实会令很多妈妈忧虑,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出门离开时


这一环节应该是最难的部分,面对哭得撕心裂肺的孩子,妈妈怎能忍心离开。我首先建议妈妈们,一定要跟孩子说再见。而且在离开之前要跟孩子说明白你什么时候走,要去干什么,去多久。无论孩子是一个月,还是已经2岁了,这个过程都是非常有意义的。这可以给孩子一种稳定和确定的感觉。让她知道妈妈不会毫无预兆的消失,妈妈会在某个可预期的时间内回来。


向孩子交代完这些内容后,我们要平静或者愉快的跟她说再见。我们说再见时的状态会被孩子非常敏感的捕捉到。如果你是忧虑的,担心的,她会更加担心和忧虑。如果你是平静和安心的,她也许还会忧虑但不会更糟。


当我们说再见后,孩子也许还会继续挣扎,我们可以先尝试出门,把门关上让她以为你已经走了。这时我们不用强迫自己马上离开,因为带着这种担心和焦虑离开对我们自己来说太过勉强。


可以在门外停留几分钟,听听她的动静,对于正常的分离焦虑体验来说,孩子会在你离开后的几分钟内慢慢平静下来,这时你就可以安心的走了。


如果从孩子的哭声中你听到了更多的内容,那种恐惧和焦虑让你感到已超出了你认为可以承受的限度,那么不要犹豫,你有权利选择回去看看孩子到底怎么了。不用担心你的这个行为会加重孩子的焦虑反应,我想那时我们应该相信一个妈妈的本能。

分离期间


妈妈需要跟孩子的主要照看者提前沟通,可以让照看者在妈妈离开后,向孩子描述妈妈去哪里了,现在可能正在干嘛,什么时候就回来了。这样的描述可以帮助孩子应对内心对未知的恐惧感。让她可以有一个可以具体想象的空间,这对缓解她的焦虑很有帮助。

除了照看者的作用,我们还要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应对。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式就是游戏。孩子的游戏是她最大的资源。父母会发现当孩子的抓握能力发展起来后,他们会非常着迷于扔东西的游戏,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思考这个游戏,其实这就是孩子克服分离焦虑的一种自发的活动。


扔东西象征着妈妈的离开,东西被捡回来象征着妈妈的回来。而这一游戏与妈妈的离开这件事情的本质区别是:游戏是可以由自己掌控的,妈妈的离开是不由她掌控的。


在这样的游戏中,她可以对分离事件有一种掌控感,这对于她克服分离焦虑是第一步。接下来在游戏中她可以获得快乐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正是她克服分离焦虑的力量源泉。如果我们以前认为这种扔东西的游戏对我们是种折磨,那么现在我们需要换一种角度来看待它。


还有很多其他类似的游戏,比如躲猫猫和藏东西的游戏。孩子会在分离期间自主的发起这些游戏,如果没有,我们也无需刻意。妈妈可以在跟孩子重聚后,尝试跟孩子玩躲猫猫的游戏,这些对于孩子来说将非常有帮助。


重聚后


当妈妈和孩子终于熬过这漫长的分离后,重聚过程中的很多细节也可以帮助孩子克服对分离的恐惧。


妈妈们可能都有体会,每次回来后,你会发现孩子会非常粘着你,一直让你抱着,或者对于一点需求没有满足就会大发脾气。其他照看者会说怎么你回来后孩子反而更不听话了呢?


我们一定要理解孩子这样的举动绝不是故意跟你过不去,而是她在分离的时间里,很多焦虑和恐惧暂时被她搁置和压抑了,她一直努力克制,努力不去想这些可怕的事情。当你回来后,她当然是高兴的,但与此同时复杂到她无法独自处理的情绪也会一起爆发。我们能做的就是让她粘着,抱着,当她发脾气时给她提供一个她可以安全爆发的空间。爆发之后,我们可以再尝试跟她沟通,帮助她理解自己的行为。


对环境的变化保持敏感


当孩子度过分离焦虑的敏感期后,她就可以慢慢适应你的离开,并能对你的离开保持平静,比如可以跟你愉快的说再见,离开后她也不会有强烈的情绪反应。

但一些新的压力的出现或者环境的变化会带来新的挑战。比如:上幼儿园,更换主要照看者,孩子生病或者家庭发生一些大事件等等。当面临外部压力时,孩子的分离焦虑会再次出现。


如果我们近期可能会出现一些大的变动,那我们首先需要有一个提前的预期,这样我们就可以及时处理孩子与分离焦虑相关的情绪问题。


注意非正常的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孩子正常发展的一部分,但当出现以下两种情况时,需要我们提高关注,可能这时就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


1. 出现在较大年龄的孩子身上,比如六七岁的孩子对于妈妈的离开仍然非常焦虑,或者因为这种焦虑无法上学,持续时间超过2周以上。时刻担心妈妈离开后会发生无法预计的事情。


2. 孩子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睡眠障碍,比如夜晚长时间哭闹无法安睡,无法安抚,如果没有其他明显的生理因素,就需要考虑分离焦虑的因素。


4. 总结


分离焦虑会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阶段都有所体现,甚至到成年期还会在某些压力情境下再度呈现。


希望此文可以帮助父母们更好的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主要参考文献:

[1]Selma H. Fraiberg. (2015 ) 魔法岁月0-6岁孩子的精神世界

[2]T.Berry Brazelton((2014) 儿童敏感期全书(0-3岁)

作者简介   戴艾芳

阅读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