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力放散及无缝线路锁定

 丁荣兵 2017-06-11

应力放散及无缝线路锁定 现场施工图集




作业指导书

一、工艺概述

本施工工艺使用于有碴轨道和无碴轨道依次铺设无缝线路时,钢轨应力放散及无缝线路锁定施工。

二、作业内容

主要作业内容包括:设置临时位移观察测点、拆卸扣件、放散应力、锁定线路、设置位移观测标记。

三、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3.1工程材料检验标准

(1)位移观测桩式样、规格和材质应符合施工图要求。

检验方法:查验产品质量证明文件。我工段施工时,采取路基地点,与路基两侧路肩处砌筑平台,并埋设标记点。桥梁地段,采取与挡渣墙顶部设置打入钢钉的方式处理。放散时,建议利用接触网基础立杆设置标记。

距离布置:每500m一处(不大于500m),单元轨节不足500m的可以减小间距。

(2)钢轨扣配件的类型、规格和质量应符合施工图及产品标准规定。目前线路轨道已按设计轨道标准进行铺设完毕。

3.2过程控制标准

3.2.1无缝线路锁定应具备以下条件:

⑴按施工图要求已设置钢轨位移观测桩。

⑵施工轨温应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以内或以下时施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轨温测量(备轨温计2套)。

3.2.2无缝线路实际锁定轨温应控制在施工图锁定轨温范围内。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3.2.3无缝线路锁定时必须准确确定并记录锁定轨温。相邻单元轨节锁定轨温之差不应大于5℃,左右锁定轨温之差不应大于3℃,同一区间内的单元轨节最高与最低锁定轨温之差不应大于10℃。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3.2.4单元轨节长度应满足施工进度和铺设时应力放散最佳效果的要求,以1000~2000m为宜,最短的小于200m。

检验方法:检查配轨表、尺量。

3.2.5胶垫应放正无缺损,扣件安装齐全,扣压力符合施工图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扭力扳手检测。

3.3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3.3.1位移观测桩应设置齐全、牢固可靠、易于观测和不易破坏。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3.2无缝线路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放散或调整应力后重新锁定线路,使其符合施工图要求,并实际锁定轨温及时修改有关技术资料和位移观测标记。

(1)实际锁定轨温超出施工图锁定轨温范围。

(2)本“质量标准及检查方法的。

(3)位移观测桩处相对位移换算轨温加上原锁定轨温超出施工图锁定轨温允许范围。

(4)因处理线路故障或施工改变了原锁定轨温,使之超出施工图锁定轨温范围。

(5)施工时因故未按施工图锁定轨温锁定线路。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观察检查。

四、施工机械及工艺装备

表4.1 应力放散及线路锁定主要施工机具表

序号

名称

型号

数量

1

锯轨机


2

2

液压钢轨拉伸器


2

3

撞轨器


8

4

液压起拨道机


12

5

钻孔机


2

6

轨道检测仪


1

7

轨道车


1

8

工具车


1

9

平板车


2

10

经纬仪


1

11

水平仪


1

12

滚筒

¢20mm

300

五、施工准备

(1)进行应力放散及无缝线路锁定施工工艺设计,编制作业指导书。

(2)线路锁定前应掌握当地轨温变化规律,

根据作业区段的时间间隔,选定锁定线路的最佳施工时间。

(3)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安全和技能培训。

(4)根据施工需要配齐各种施工设备及检验检测量具。

六、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

应力放散及无缝线路锁定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七、工艺步序说明

7.1应力放散施工准备包括选择作业时间、测量轨温、安装撞轨器、安装拉伸器、分散作业人员及工具等。作业人员应均匀分布在单元轨节长度范围内,一般分6个一组,每小组负责200~300m线路的拆上扣件、垫取滚筒、撞轨、钢轨位移观测等工作。

7.2应力放散作业时,应根据测量轨温判断,当轨温低于设计锁定轨温时采用“拉伸放散法”。

7.3拉伸放散法(综合放散法)

1.计算拉身量:长轨拉伸量按以下公式计算:

△L=α*L*(TSS-Td)

式中 △L——放散量(mm);

α——钢轨钢的线膨胀系数,α=11.8*10-6/℃;

L——单元轨节长度(mm);

TSS——实际锁定轨温(℃);

Td ——锁定作业当时实测轨温(℃)。

2.使钢轨处于自由伸缩状态,

(1)在单元轨节两端及中间每隔150m左右设一个应力放散位移观测点,观测钢轨在应力放散过程中相对于轨枕的移动量。观测点可设在轨底上表面或轨腰上。

(2)解除本单元轨节和与之焊连的无缝线路末端25-75m范围内的所有扣件约束。

(3)用起道机抬起钢轨,每隔15-20根轨枕在轨底放入一个滚筒,使得轨底高出橡胶垫20mm,处于自由伸缩状态。当实际锁定轨温高于铺轨平均轨温时在单元轨节的末端30m范围内,每隔5m放置一个逐渐垫高的滚筒,使末端轨底高出橡胶垫20mm。

(4)直线上每隔350-400m、曲线及向上坡方向放散时每隔300m设一个撞轨点。

(5)用撞轨器撞击钢轨,同时观测各点的位移量变化情况。当钢轨位移发生反弹且各点位移变化均匀时,则视为钢轨达到自由伸缩状态,此时停止撞轨;应检查滚筒有无倾斜、脱落,钢轨有无落槽及撞击力不够等现象。

3.在各观测点上做出拉伸位移的零点标记。

4.测量长轨尾端与下一个单元轨节轨端之间的距离,扣除应留的轨缝宽度后,与计算的拉伸量对比,以最终确定锯轨量,并按锯轨的操作程序锯轨,轨端部垂直度小于0.8mm。

Lj=△L-Lz+Lf

Lj——锯轨量;

△L——计算拉伸量;

Lz——长轨处于自由状态时,长轨尾端与下一个单元轨节轨端之距离;

Lf——预留轨缝量。

5.安装拉轨器,利用拉轨器和撞轨器共同作用,拉伸钢轨,同时观测各观测点拉伸位移的变化情况。拉伸量到达预定长度后,通知各观测点作出记号。此时撞轨器仍然继续作业,当各观测点在所做记号处出现反弹量(应力放散以均匀),停止撞轨,拉轨器保压,在锁定作业完成之前不得因拉轨器的失压而使轨端出现位移。

6.撤除撞轨器及滚筒,使长轨平稳地落入承轨槽内,同时检查橡胶垫,有错位者纠正。

7.将作业人员迅速均布到进行应力放散长轨的全长范围内,同时进行紧固扣件作业,每隔两根固一根,无缝线路尾端25-75m范围内的扣件全部紧完,并上紧无孔钢轨接头(轨缝处仍用20mm左右的薄轨头片衬垫,以保持轨缝为25±2mm),此时视为长轨已经锁定。继续紧完其余全部扣件。

8.撤除拉伸器,复核长轨实际拉伸长度,换算出对应的实际锁定轨温,该值若在计划锁定轨温范围内,则确认为实际锁定轨温,填入表内。否则锁定工作重新返工。

9.作业过程中应及时填写《单元轨节应力放散及锁定作业记录》表。

7.4设置位移观测标志

1.在单元轨节的末端设临时位移观测零点,以观测钢轨末端位移回弹量,在放散下一根单元轨节时此点必须归零。

2.设置正式位移观测桩零点标记。在位移观测桩与轨头外侧相对应处,作出清晰地、规范的标记,对现场位移观测桩编号标识。

3.位移观测桩应按施工图设置。单元轨节起终点的位移观测桩宜与单元轨节焊接接头对应,纵向相错量不得大于30m。位移观测桩英语电务设备错开。

4.位移观测桩也可利用线路两侧的接触网基础(杆)、线路桩基或在其他固定建筑物上设置。

八 作业组织

表2 应力放散及无缝线路锁定劳动力组织表

序号

工种

人数(人)

1

班长

1

2

组长

6

3

线路工

54

4

防护

2

5

锁定焊

8

6

技术员

3

7

值班调度

1

8

看守

2

合计


77

九 生产效率及材料消耗

单班1.5km/d。

十 施工安全及环境保护

10.1施工安全

1.防护员要坚守岗位,随时注意工程列车动向,及时树立好防护牌。

2.拆扣件时注意防止弹条砸飞伤人。

3.垫滚筒时为防止钢轨倾斜或滑落,应在钢轨两侧用两台压机同时打起钢轨,落滚筒时严禁压机突然卸载。

4.上扣件时每两人之间要间隔3根轨枕的距离,且人要站在扳手的一侧,防止互相碰伤。

5.撞轨时要注意用力均匀,避免撞块飞出伤人。

6.锯轨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方可作业,锯轨机正前方严禁站人。

7.平板车在线路上停放必须打好止轮器,防止溜车。

10.2环境保护

1.施工现场宜按《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ISO14001:2004)规定对现场进行环境管理。

2.施工期间所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和处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的现行法规规定和施工图要求。

3.施工现场各种材料的存放必须规范、有序。

4.应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机械设备和施工工艺。

5.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噪声扰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