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防治的几大误区,你必须了解!

 爱护你我他 2017-06-12

三多一少才是糖尿病吗?自测血糖要采第一滴血吗?少吃饭或不吃甜食就可以控糖了吗?咸味或无糖食品不需要限制吗?米饭比馒头含糖高?植物油比动物油更好?……走出误区,才能有的放矢防控高血糖。

误区一 糖尿病就是“三多一少”

不少人认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才是糖尿病的表现,并以此来判断自己是否得了糖尿病,其实不然。

事实上,90%的糖尿病患者早起仅表现出疲劳、乏力,或者出现视物模糊、伤口久治不愈等非典型症状。而当出现“三多一少”症状时,其病情已相当严重。

误区二 自测血糖取第一滴血

糖尿病防治主要包括5个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药物治疗、自我监测血糖、饮食干预和运动干预,这就是常说的“五驾马车”。

自我监测血糖很关键,以便了解进食、用药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扎手指采血前要把手洗干净,挤出的第一滴血不要用,一般以第三滴血最好,因为挤血的时候往往有组织液渗出,导致血糖测不准确。

误区三 饭吃得越少对控制病情越有利

不吃饭并不会使血糖更低,主食应占人体总热量的60%左右。主食吃得少,机体热能不足,或会患上“饥饿性酮症”。

一位专家讲述,自己曾接诊过一位27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达180斤。为了控制血糖,他每天三餐减少为两餐,而且每天早晨跑步,一个月下来瘦了近30斤。有一天他忽然因“饥饿性酮症”摔倒,差点要了命。

误区四 不吃甜食血糖就不高

甜食有五大类:水果、甜点和饮料、烹调糖、谷类、薯类。有些糖尿病患者为了控制血糖,不吃任何甜食,这也是不可取的。因为他们仅控制了甜食,而没有控制其他食物的摄入,米、面、薯类到人体后最终还是转为葡萄糖。

误区五 米饭比馒头含糖高

不少患者认为细粮比粗粮的糖分高,因此只吃馒头或粗粮。其实,米饭和馒头的含糖量一样。而只吃粗粮并不能降低血糖,相反还会因饮食不合理而造成消化不良。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粗细搭配,营养均衡。

误区六 咸味或“无糖”食品不需控制

不少人觉得“无糖”食品多吃无妨,咸的食品也多吃无妨。其实很多咸味食品是粮食做的,应计算进总热量,“无糖”食品也并非完全无糖,有的是不含蔗糖,但却含有其他单糖和乳糖。糖尿病患者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食用,具体可以请教医生。

误区七 植物油比动物油好

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相比,植物油和动物油一样,都含有比较高的热量,都可以导致血糖升高、使人肥胖。因此,植物油和动物油的摄入量都应当控制。 

误区八 饮食已控制,吃点零食没关系

许多人虽然主食吃得不多,但平时花生、瓜子等不离嘴,这些休闲食品大多热量较高,也容易导致血糖不受控制以及肥胖,因此,零食也不要多吃。 

误区九 少吃一顿饭就不用再吃药了

患者不按时吃饭易导致餐前低血糖,而且还会使下一餐摄入超量。另外,吃药不仅降低饮食糖,还会降低体内代谢和激素升高的糖。因此,糖尿病人应当规律进食、规律服药,切不可吃吃停停,更不应该多吃饭就加大服药剂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