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生仨女儿,别人说她命不好,她却把她们培养成硅谷最强姐妹天团

 昵称5828269 2017-06-12

话说男女不平等这件事,不但在中国、印度很常见,就算是在公认为发达和现代化的美国,也一样存在。


今天要讲的这位主人公伊泽尔·沃西基,就遭遇过这种事。


伊泽尔和老公斯坦利·沃西基


事情发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高中女教师伊泽尔刚刚生下第三个孩子,又双叒是个女孩。


这本不该是个问题,但伊泽尔出生在一个正统派犹太教背景的家庭,自带重男轻女文化传统,只有生儿子才算是喜事,生女儿就是低人一头。可偏偏她连生仨娃,全是闺女,消息传出,亲戚朋友纷纷发来慰问电,真情实感地替她发愁。


甚至有个好友特地打来电话,开场白就是:“我真的感到很难过。”伊泽尔后来回忆说,那语气让她觉得,自己不是刚生了娃,而是家里刚死了人……


伊泽尔的三个女儿苏珊、珍妮特和安妮


好在伊泽尔本人心大,一点也没觉得自己命苦。她从小成绩优异,高中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大学读的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这样的名校,毕业后又去法国进修,拿了一大把资格证,进了加州著名公立学校Palo Alto高中当老师。一路都是优等生,她从来不觉得自己哪点比男人差。


听到别人如此“同情”她的“悲惨命运”,伊泽尔心中一个白眼翻上天,心想:“等着瞧,老娘做给你们看!”



当时的伊泽尔肯定也没想到,这一赌气“做给你们看”,就不小心玩了个大的。她这仨闺女,如今个个都活成了令凡人望尘莫及的超人……


大女儿苏珊·沃西基,毕业于哈佛大学,现任谷歌高级副总裁和YouTube CEO,公认的硅谷最有权势的女人,没有之一。


1999年,结婚不久的苏珊做了一件在当时看来无足轻重的事:把自家车库租给了两个斯坦福大学的学生,这两个人就是谷歌的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


这件事后来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苏珊的人生。被两个学生仔的热情感染,她怀着4个月身孕辞去在英特尔的稳定工作,成了谷歌的第18名员工。


苏珊·沃西基


苏珊有“谷歌之母”的名号,这个名号的由来有两个说法,一是说谷歌诞生在她家车库里,二是说苏珊是第一个在谷歌当母亲的员工——这么算的话,她老妈伊泽尔应该就是“谷歌之外祖母”……


名号是虚的,但苏珊在谷歌的地位是实实在在的。她是谷歌第一个销售经理,主导开发了谷歌至今依然最赚钱的广告服务业务,主持过16.5亿美元收购YouTube、31亿美元收购广告公司DoubleClick两次重大并购。有统计说,谷歌有97%的利润是由她管理的部门产生的,妥妥的女财神。


既然说到钱,就不能免俗地再补一句,2017年福布斯最新统计,苏珊的身家超过4亿美元……



二女儿珍妮特·沃西基,和苏珊只相差一岁,姐妹俩小时候总会较劲谁的成绩更优秀,大学也是一前一后进的哈佛。但毕业之后,她却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珍妮特热心于非洲研究,会说好几门非洲语言,现在是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副教授,主攻儿科,目前常驻非洲小国斯威士兰,关注着当地儿童的健康问题,特别是感染艾滋病和营养不良的儿童。虽然不像姐姐和妹妹那样名利加身,却令人尊敬。


安妮、苏珊和珍妮特三姐妹


三女儿安妮·沃西基,从小古怪精灵,5岁时第一次听说DNA这个词就被迷住了,决定长大后要干这一行。


说到做到,安妮读的是耶鲁大学生物学系,毕业之后做过研究,也进过投资银行。因为姐姐苏珊的关系,她与谷歌的联合创始人之一谢尔盖·布林相识,后来结了婚。当时布林的身家就已经达到180亿美元,有点“嫁入豪门”的味道。



不过,安妮的财富不是靠嫁人得来的。结婚前一年,她联合创办了基因技术公司23andMe。这家公司的主打产品是个人基因检测,可以让人了解自己携带了哪些遗传性疾病的基因,从而有利于早日发现病症和治疗。因为意义重大,这项技术曾被《时代》杂志评为“年度发明”。


还是不能免俗地要提一提钱的事。安妮个人通过23andMe公司赚了超过1亿美元,而她名下还有其他六家公司……


正是有这样的底气,在2013年发现丈夫疑似出轨时,安妮才果断分居、离婚,挥一挥衣袖:好聚好散呗,我忙着呢,赶时间。



总之,如今三姐妹中两个身家过亿,一个名校任教,再也不会有人“同情”老妈伊泽尔的“不幸命运”。这样的“不幸”,拜托请给我来一打~~


不过,出了这么个女超人天团,人们自然好奇,想问问“怎么做到的”。就连女儿苏珊都忍不住问:“我勒个亲娘啊,你当初每天都给我们吃了啥?咱家都发生了什么?”


其实最显而易见的答案,就俩字:基因


母亲伊泽尔名校毕业,父亲斯坦利更是真·学霸,曾经是斯坦福大学物理系系主任,货真价实的科学家。自带高智商遗传基因,这个凡人不能比,越比越绝望。


但高智商的人多了,事业如此成功的毕竟是少数。于是第二个答案也呼之欲出:伊泽尔是高中老师,而且是一位事业很成功的名师。她一定执行了极其严格的家庭教育,才能把女儿们都培养得如此成功。



可问问伊泽尔本人,她却说没这回事,自己带仨娃时,一没有严密计划,二没有严格管束,简直就是“散养”。散养却养出天才,世界上的“虎妈”们肯定都要气死。


伊泽尔的理论是这样的:现在的家长啊,管孩子都管得太多了,总觉得自己哪里没管到,孩子就要出问题。其实家长要教会孩子的,无非就那么几件事:独立、自信、责任感。



 独 立


伊泽尔的“放养”,从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因为她认为,面对困难和潜在的危险,应该教孩子学会如何掌控,而不是一味避免。


比如,她让孩子们从小就学游泳,这样她们就可以自由地在有水池的地方玩耍;教她们识字,这样她们就能自己辨认路牌;教她们计算,这样她们就可以自己掌控零花钱。


“总之,别什么都管。你替她们做得越多,她们自己会的就越少。”伊泽尔说。



三姐妹也从很早开始有自己的主见,这正是伊泽尔最鼓励的。她说,做父母的要接受一个现实,那就是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时,你对他们的控制就几乎是零。


生活中很多事她都让孩子自己决定。苏珊5、6岁时,执意要买一块亮桃粉色的地毯,伊泽尔和老公都被闪瞎了眼,但还是尊重了孩子的选择。直到10多年之后,长大的苏珊自己也受不了那块地毯时,才丢掉了它。


三姐妹充分享受了成长中的自由。不管她们喜好什么,父母从没说过“这个没用”或“耽误学习”。别家父母都发愁孩子青春期反叛,而伊泽尔反而盼着叛逆期,在她看来,叛逆不但是有益的,而且是独立成长的关键一步。



除了思想独立,孩子们也养成了经济独立的观念。虽然家境优裕,但每个女儿都知道,父母把她们养大成人后,就不会再无条件地供养她们。


安妮刚开始工作时租的是廉价公寓,规定自己每周只有50美元生活费,因为“我知道父母不会再给我半毛钱”。苏珊结婚后买房,家中帮她出了钱,但她每月都要向父母还钱。为了“还贷”,苏珊才想到把车库租出去——于是有了后面谷歌的故事。


自 信


三姐妹的成就之所以引人关注,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那就是她们从事的领域,像互联网啦、医学啦、生物技术啦,都是传统观念中“男人的地盘”。


这是因为从小到大,伊泽尔和斯坦利从来没有对孩子们说过“女孩做不了这个”“这才是女孩子该做的”。事实上,对孩子提出的任何事情,他们都很少说“不行”,总会让她们好好阐述自己的想法,与她们认真探讨,就像对待大人一样。



她们自信的底气,是超人一等的才智。伊泽尔鼓励孩子们多读书,遇到不懂的东西不要等着别人教,而是要学会自己探索。小时候,三姐妹每周都要去图书馆,每人拎着一个洗衣篮,回家时篮子里装满书。至今,苏珊还保留着这个洗衣篮作为童年的纪念。


而对于某些传统上妈妈应该教女儿的事,比如穿着打扮之类的,伊泽尔的关心程度基本为零。她的名言是,不要因为别人对你容貌的褒贬而影响自我评价——自信如果只建立在外表之上,岂不是太脆弱了?



伊泽尔本人为女儿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她是称职的母亲,也是成功的教师,优秀的记者,还是一家影响很大的非盈利组织的副主席,标准的“一辈子活出别人几辈子”。


她在高中开设的新闻课程目前是全美规模最大的之一,培养出许多大报名记。好莱坞演员詹姆斯·弗兰科也曾是她的学生,他曾回忆说,正是因为伊泽尔的鼓励,他才下定决心追逐演员梦想。


有这样一位无所不能的老妈,孩子们自然相信,只要想去做,女人同样什么都可以做。


伊泽尔和詹姆斯·弗兰科


责 任 感


虽然当初抱着“做给你们看”的念头,但在养育三个女儿的过程中,伊泽尔的目标从来都不是让她们进名校读热门专业、赚大钱——尽管大女儿和小女儿都成了亿万富翁,但在母亲眼中,二女儿从事的医学事业,才是最令她骄傲的。


“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事,就是让孩子们找到一项她们乐于从事的、能让世界变得更好的事业。”伊泽尔说。



这种对社会的责任感,是从小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


最早是从家庭开始。女儿们小时候,伊泽尔就经常叫她们帮她干活。这不仅是锻炼她们的动手能力,也是要让她们意识到,自己虽小,对这个家也是负有责任的。


长大一点,她带她们积极参加各种社区活动,比如为在社区建一座公园拉选票、为当地居民争取免费进图书馆的权利,等等。


成长环境的熏陶也至关重要。由于父亲在斯坦福大学任教,三姐妹从小生活在学术与创新氛围浓厚的环境中。二女儿珍妮特回忆说,身边遇到的人都不太重视金钱利益,相反,很多人揣着改变世界的理想,乐意冒险,脑子里都是稀奇古怪、与众不同的点子。



于是长大后,她们也成了这样的人。


珍妮特常年远离在洛杉矶舒服的家,在条件艰苦的非洲研究疾病;苏珊放弃大公司的工作,加盟当时只租得起车库的谷歌,怀着孕干推销;安妮在投行时已经是妥妥的金领,却毅然辞职回硅谷创业,因为她觉得华尔街的人满脑子只有赚钱,那不是她想要的人生目标。


一家人最推崇的,从来都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伊泽尔说,令她和丈夫最感到欣慰的,不是女儿们做成了怎样的事,而是她们都长大成为独立、自信而善良的人。


其实,“树人”不正是教育的目标吗?即使没有这么强势的基因优势,考不进名校、赚不来大钱,一个独立、自信而善良的孩子,也一定会是幸福的。





环球人物新媒体原创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