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年最好的国产电影,你们为什么不看

 电影派Mr 2020-10-29

从此过上没羞没臊的观影生活

电影派
Vol.702

一眨眼,2017年就即将过半。

半年过去了,却还没出现派爷觉得惊喜的国产片。

让爷格外怀念这部去年的院线最佳国产电影——

《罗曼蒂克消亡史》

The Wasted Times(2016)

《罗曼》的呼声一直很高。

婊婊们都希望派爷来聊一聊。

原因很简单——

没看懂。

虽然没看懂,却又「不明觉厉」。

派爷似乎看到了导演那一丝傲娇的笑容。

影片由葛优章子怡领衔,一众配角星光闪耀。

浅野忠信,杜淳,倪大红,袁泉,闫妮,霍思燕,钟欣桐,杜江,王传君……

卡司强大的国产片不少。

难得的是,《罗曼》被誉为「没有小鲜肉参与的清流电影」。

其实还是有一位,戏份不多的韩庚。

关于影片的成本,有好几种传闻——

早期的说法,成本仅3000万。

后来又有几种说法:

成本高达1.3亿,甚至1.5亿。

这部电影的票房为1.2亿。

按照后两种说法,影片小亏了一笔。

《罗曼》因此成为业界「叫好不叫座」的典型。

唉。

票房不尽如人意,很多人都归咎于——

这部电影太「文艺」了。

在派爷看来,与其说文艺,不如说它对观众不太「友好」。

影片有个最显著的特征——

打乱时间线,碎片化叙事。

作为一部群像戏,影片人物众多。

再加上时间线跳跃,观影时最大的感受就是:

不顺畅。

可能一眨眼,就换了一群新人物。

对注意力不够集中的观众是极大的挑战。

故事背景设定在抗日战争时期。

葛大爷饰演的黑帮大佬陆先生叱咤上海滩。

谈笑间,剁下人家姨太太一只手。

刚吩咐小弟把人送走活埋,转个身就悠哉悠哉地搓麻将。

那叫一个——

精致的做作,造作的优雅。

陆先生拒绝与日本人合作。

帮派二哥却动了歪念头,和日本人秘密勾结;

杀死陆先生的儿子,妹妹,日本裔的妹夫,仆人,以及无数小弟。

唯有陆先生和贴身保镖两人幸运脱逃。

菩萨心肠的陆先生,收养了亲妹妹和妹夫的两个儿子。

逃往外地,伺机报仇。

影片后半段,剧情反转。

日本裔的妹夫其实是假死,真实身份是潜伏的日本间谍。

陆先生近乎满门惨死,也是他一手导演的悲剧。

故意放走陆先生,则是为了利用他照顾自己的儿子。

步步设局,简直天衣无缝。

影片的主线,听起来并不复杂。

一个关于背叛与人心的谍战故事。

但《罗曼》之所以难懂,在于纷杂的副线。

以及,副线和主线究竟是什么关系?


派爷的解释是——

没有关系!

至少关系不那么直接。

和它们有直接关系的,是这个古怪的片名:

「罗曼蒂克消亡史」。

对于陆先生来说,他曾经拥有优雅细致,罗曼蒂克的生活。

变故突如其来,从此家破人亡,颠沛流离;

再也没了罗曼蒂克的心思。

几条副线,每一条都以一个女性角色作为分界。

章子怡——

时间倒退几年,章子怡饰演的小六是陆先生背后「大哥」(倪大红饰)的女人。

小六是个电影演员,台上端庄高贵,台下——

智商不高,平生风骚。

(居然还是她自己承认的)

和韩庚饰演的大明星偷情败露,被「大哥」安排送走。


却不幸落在陆先生丧心病狂的日本妹夫手里,成了他的xing奴。

小六是个十足的红尘中人。

渴望舞台,渴望爱情。

对「大哥」,对大明星,甚至对陆先生,她都有过罗曼蒂克的幻想。

现实却使她失去自由,失去尊严;

先沦为别人泄欲的工具,又沦为慰安妇。

曾幻想的罗曼蒂克,以最惨痛的代价破灭。

袁泉——

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吴小姐,带着不成器的丈夫一起拍戏。

丈夫出轨官太太被捉奸,为了救他一命,吴小姐通过陆先生求助「戴先生」。

却被戴先生一眼看中。


丈夫前脚出轨,后脚背叛;

贪图戴先生允诺的好处,欣然同意离婚。

吴小姐心如死灰,只好嫁给戴先生。


她心中的罗曼蒂克,是和丈夫在乱世中简单的相守。

可惜时局动荡,人性贪婪;

再小的心愿也守不住。

钟欣桐——

「小五」是陆先生的姨太太,对他有情有义。

为了替陆先生报仇,她主动当诱饵,选择牺牲自己。

为了大局,哪还顾得上罗曼蒂克。

霍思燕——

陆先生手下的小弟「童子鸡」从枪战中侥幸逃生。

遇到霍思燕饰演的妓女,俩人一来二去,郎情妾意。

一个黑帮小弟,一个貌美妓女;

流氓配娼妓,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这条副线出现在影片前半段;

后续却没有任何交待。

有人认为,导演是拍忘了,否则这一段意义不明;

也有人说,这是「罗曼蒂克消亡」的反面:

陆先生、吴小姐这样的大人物失去了罗曼蒂克,小人物却收获了。

派爷——当然不同意。

「童子鸡」原本是个小处男,为了老家的相好「守身如玉」。

因缘际会和妓女相遇,老家的相好立马抛在脑后。

对「童子鸡」来说,是纯情的消亡;

纯情才是最大的罗曼蒂克。

所以说——

无论影片的主线副线,都是一则则「罗曼蒂克消亡记」;

连缀起来,就成了一部「罗曼蒂克消亡史」。

战争摧毁了这一切。

没有战乱,小六大有机会做她的白日梦,「童子鸡」也能回老家结婚。

关于战乱有一句老话:

覆巢之下无完卵。

程耳导演给这句话做了个诗意的翻译:

罗曼蒂克消亡史。

它的本质,是一部战争平民史。

程耳导演自述:

罗曼蒂克的消亡,是美好事物的消亡。

战争以前,歌舞升平;

战争年代的生离死别,尚有一丝罗曼蒂克的声息;

战争过后,满目狼藉;

人们渐渐失去生活的浪漫和诗意。

在国产院线片当中,《罗曼》毫无疑问,是一朵奇葩。

然而院线电影,怕的就是「奇葩」。

片名——

《罗曼蒂克消亡史》,长而拗口,让人摸不着头脑。

定位——

不是喜剧,不是惊悚,看着兴许是爱情片,还像个悲剧。

小情侣看了掉头就走。

类型——

一个「史」字就让人忐忑。

该不会是个正剧吧?

嘿,还真是一部正剧。

去电影院是为了放松,谁想看正剧?

语言——

故事发生在上海,演员就乖乖全程说沪语。

在上海看片的派爷感受到了愉快的气氛。

外地的观众就不一定了。

手法——

叙事不按常规的步调来,细节又多得惊人。

派爷再写五篇文章都未必分析得完。

草蛇灰线,没有一个镜头是浪费的。

我们习惯了「注水片」;

面对这样精致打磨的艺术品,反而打起了退堂鼓。

其实对于这种影片,越深挖,越有意思——

陆先生=杜月笙,「大哥」=黄金荣,吴小姐=胡蝶……

熟悉民国史的观众如数家珍,但导演对此并不表态。

爱怎么想是你们的事,不认证,也不否认。

导演的美学功底也高出许多国产片一截。

音乐,请来梅林茂创作插曲,开头有舒伯特,片尾有左小祖咒。

这样的镜头和构图——

网上却有评论,指责程耳导演「野心太大」:

这么去拍院线片,活该「叫好不叫座」。

但对这部影片来说——

叫好不叫座,不是电影的失误;

反而是观众的遗憾。

野心这么大的国产片,再来一打好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