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考点 | 社会化媒体及其对媒介融合的影响

 木铎新传 2020-12-18

每 日 考 点

木铎独家策划出炉,从四月份开始,木铎的学长学姐每天都会以小专题的形式,给大家送上新闻传播考研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都是近几年热门院校考过的,并且学长学姐还为你们准备了考点相关的论文,作为考点拓展。只要关注关注“木铎考研”每日考点,做好相关笔记,专业课轻松拿下260+。


考研倒计时 | 距离2018年考研还剩194天

补充6月11日知识点:网络意见领袖:

网络时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越来越多的网民借助论坛、博客等平台就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活各个领域的问题展开讨论。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群活跃分子,他们在各自的兴趣领域积极地传播消息和表达观点,凭借发言的质量和频率成为网络舆论的引导者,对其他网民施加个人影响。受传统意见领袖概念的启发,研究者们将这类网民命名为网络意见领袖。

核心概念辨析

一、社会化媒体的定义

社会化媒体又称“社群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与大众媒体相比,用户享有更多的选择权利和编辑能力,自行集结成某种阅听社群,并能够以多种不同形式来呈现。

二、社会化媒体的特点

  1、参与性:激发用户的热情,传受主体间的界限模糊;

  2、公开性:所有用户都可以看到他人的评价、反馈以及分享的信息;

  3、对话性:内容在媒体和用户之间双向传播,形成双向交流与互动;

  4、社区化:用户因共同关注同一话题或领域形成社群或社区;

  5、连通性:借助互联网互连互通的特性,不同平台不同媒体的内容会整合到一起。

三、社会化媒体对媒介融合的影响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媒介融合本质就是它的新媒体化过程,也就是逐渐被新媒体所融合的过程。媒介融合的过程,伴随着另一种重要的融合,就是传者与受众的融合,社会化媒体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 影响之一:用户成为融合的内源性动力思考题:为什么说用户是媒介融合的源动力?)

媒介融合是建立在新媒体全新的传播模式基础之上的,这种模式中,受众的角色是基础性的,媒介融合最终能否顺利实施,与用户自身的诉求与动力有关。

(1)社会化媒体时代“受众”向“网络节点”的转化

新媒体赋权下,个人的资源被激活,在认知盈余理念下,微资源、微力量的聚合具有强大的力量。

(2)社交与关系需求成为媒介融合的催化剂

媒介融合推动了媒体产品种类的丰富以及各种产品、渠道之间的互动,但仅有平台而无用户的参与,只是物理性的“叠加”,用户的社交行为才会激发媒介活力,扩大媒介影响力。如社交电视,观众基于电视节目的社交活力,可延伸节目的线索与信息,深化节目功能与内涵。因此,传统媒体产品的数字化转型,必须把用户及其社交需求、社交活动作为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3)UGC内容驱动媒介融合市场格局演变

UGC对整个市场的影响:UGC内容本身对专业生产的内容起到了补充作用,对相关网站和社媒平台的流量和用户规模起到了拉动作用。UGC驱动媒介内容生产,带动分享经济时代的信息增长。

  • 影响之二:媒体“入口”的社交化和私人化

传统门户时代,受众处于被动地位,在信息框限中接收信息。社会化媒体改变了传播格局,开启了“个人门户”,个人可以成为信息的窗口,经营自己的信息平台。今天的互联网市场,人们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内容、社交、服务。社交即关系成为基础。

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机器算法根据个人阅读需求与爱好进行“个性化信息推荐”,媒体入口又体现出“私人化”。所以,媒介市场融合的竞争,不仅在于内容,更在于社交性、私人化的入口争夺。

  • 影响之三: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的转变

媒体传播效果的评价体系,将社会化媒体平台的传播状况作为一个新的指标纳入。“Twitter电视收视率” “微博收视指数”等都借助社会化媒体对电视节目讨论量及用户规模等进行规范统计,此外,其出现也使传统电视广告的投放风向标改变,仅靠内容或黄金时段吸引广告的模式将淡化。

  • 影响之四:用户分析的“大数据化”(重要知识点)

对用户分析的主要途径有两个,建立专业信息数据库,借助社会化媒体等渠道。

对用户分析的方法有以下几个:

(1)对整体用户进行全样本、跨平台分析。与抽样调查相比,数据更全面,更具可靠性。

(2)对群体用户进行细化分析。除了人口统计学属性,大数据将用户的各种指标特征与态度、行为,甚至是价值观偏好等关联起来,进行群体画像,这对于社群化营销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3)对于个体用户的精准性分析。对用户进行追踪、记录,采用个体画像手段对个体进行定位,但注意不要造成对受众隐私权的侵犯和数字遗忘权的侵犯。

历年真题梳理

  1. 简答题: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广告形态有何影响(2017年南京大学传播研究方法与传播实务)

  2. 名词解释:社会化媒体(2016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传播历史与理论)(2016华中科技大学334)(重庆大学2016学硕 634)(2016华中科技大学334)(2015上海外国语大学835新闻理论)

  3. 论述:结合新经济和新技术背景,论述社会化媒体对广告和营销的意义(2016中国传媒大学考研广告传播实务)

  4. 简答:社会化媒体的特点(2016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实务)

相关论文拓展

  1. 社会化媒体、移动终端、大数据:影响新闻生产的新技术因素——彭兰《新闻界》(深阅读,文章很具有概括性)

  2. 社会化媒体用户使用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唐晓波《同济大学学报》(浅阅读)

  3. 对社会化媒体的传播学思考——孙楠楠《新闻爱好者》(仔细阅读)

  4. 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内容营销:概念初探与研究展望——周懿瑾《外国经济与管理》(了解即可)

  5. 专业媒体与社会化媒体的碰撞——彭兰《江淮论坛》(了解即可)

  6. 基于社会化媒体口碑的营销传播策略创新——于婷婷《新闻大学》(了解即可)

论文获取方式:扫描文末二维码加入木铎家【2018新闻传播学考研群】,获取每日考点拓展论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