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瞻仰中国妇产科的奠基人 林巧稚

 四天天语图书舘 2017-06-13

  瞻仰中国妇产科的奠基人--林巧稚

  2012-01-06 10:27阅读:

  林巧稚,这位中国近代妇产科的奠基人,著名的医学家,“ 万婴之母”。如今,她对很多四十岁以下的中国人也许不熟悉了。可是她曾经是中国医务界赫赫有名的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女学部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中华妇产科学会主任委员,世界卫生组织妇产科专家顾问委员会的中国顾问,林巧稚博士,著名的教授。


  X




  新年元旦休假三天,我特地怀着敬仰的心情去厦门鼓浪屿参观了《林巧稚纪念馆》。我不能忘却四十年前,我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当时改为北京中国医科大学)当学生时,有幸认识林巧稚教授。我认识林教授不仅仅是我有机会在协和医院妇产科实习时,我能亲聆林教授的教诲,看到她的气质,敬业精神及工作作风;而且我有机会去她家几次,看到生活中的林教授是那样的慈祥,温情,平易近人。林教授一生未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结婚,也无孩子。他的晚年是和自己的亲侄女及侄女婿周华康教授一起住在北京东城区外交部街协和医院的专家宿舍。我和周教授有过一段《文革期间》在河北农村生活的情结,有一段师生教学医疗队的生活经历,我们同住一间房,结下深厚的师生友情。后来,回北京,在毕业前,我去看望过周教授几次,自然也能见到林巧稚教授。

  林教授一生为了事业,未能结婚,也无自己的孩子。她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和精力全部奉献给了中国及世界的妇产科医学事业。她终年八十二岁,于1983年逝世。林教授曾谈起她年轻时未能结婚的原因:当时北京协和医院是美国人办的教会医院,医院院长和全院各科主任都是外国人,只能是欧美籍的教授和专家担任。林教授毕业时,她由于成绩特别优秀,有七门学科第一名,被留在协和医院工作,先当“住院医生”三年。但协和医院当时采取很严格的《三年住院医生淘汰制》,并且规定住院医生必须执行《24小时病房责任制》。林教授在三年中,她必须在同时三个住院医生中竞争一个出来当“总住院医生”。而另两个只能离开“协和”。以后,三年总住院医生中,又有三个人一起竞争一位“主治医师”,才能留下了工作,这样林教授为了在协和工作,确实也失去很多个人生活的空间和机会,在个人感情生活上作了很大的牺牲。二战期间,林教授从英国留学回来,被院长破例聘请为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她也成了当时协和医院唯一的中国人能当科主任的女教授,她在科主任岗位上工作,直至她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1966年-1976年中国政治历史上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林教授根据当时党中央的《十六条》规定,她属于个别有特殊贡献的重要的科学家,被政府保护起来,未曾受到冲击,照常担任科主任的工作及中南海的保健医生。这在当时的中国是多少知识分子渴望而又不能达到的。当时,协和医院近一百个教授中,几乎全部“靠边”站,协和医院大内科主任,中国最著名的医学专家之一,张孝骞教授也不得不关在“牛棚”,扫厕所。可见,林巧稚教授在当时中国的社会及医务界的地位。


  坐落在鼓浪屿毓园《林巧稚纪念馆》花园里的林教授塑像



  林教授被誉为《万婴之母》

  林教授没有生过孩子,但她一生工作六十年,接生过上万个孩子,被称为中国的《万婴之母》。我为我有这位导师感到骄傲,为她的敬业精神而感动。特别是现时的中国社会,物欲横流,纸醉金迷,很多人向“钱”看,医院也“商业化”了,如今,我们的医务人员中还有多少人能想到“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这一宗旨?我这二十多年,虽在国外,“商业气息”少些,但这次回来,站在林教授的塑像前,想想我们的前辈是如何工作和生活的,我自觉惭愧。

  我写这篇博文也是纪念她,林巧稚教授诞辰110周年,这位近代中国伟大的女性!

  分享

  我的博客

  微博

  微信

  朋友圈

  

  N

  同时转发到微博

  发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