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志礼教授治疗黄褐斑经验

 中医_悟道 2017-06-13

总之,黄褐斑虽发于颜面,但主要是机体内的不调和因素所致。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理。但外界紫外线的影响不可忽视,因此,在治疗时,应嘱患者尽量避免日光暴晒,少接触紫外线,注意劳逸结合,心情舒畅,生活规律等,则收效更好。

例1 高某,女,40岁,1998年1月6日初诊。

病史:近1年来,心情烦躁,易怒,纳食不香,胸胁胀满,喜叹息,经期不定,以错后为多,行经腹痛,有血块,时有腹胀,白带多,便干,多梦。

诊查:面部色斑分部弥漫,以眼周为明显,面色无华,略带青色,色斑边界清楚,舌暗红苔白,脉弦滑。

西医诊断:黄褐斑。中医诊断:黧黑斑。

辨证:脾虚肝郁,气血郁滞。治法:健脾疏肝,理气活血。

处方:柴胡10g,枳壳10g,郁金10g,香附10g,当归10g,丹参15g,益母草10g,白术10g,茯苓15g,赤白芍各10g,熟大黄10g,瓜萎15g,野菊花15g。

二诊:服上方14剂,胸胁胀满消失,便调,仍有纳食不香,腹胀,前方加厚朴、黄芩。继续此方服用28剂,面色明显好转,滋润而有光泽,眼部的褐斑已散至双侧眉骨外侧,色淡,行经腹痛消失,烦躁、易怒等症基本消失。嘱患者继续服用1个月余,以巩固疗效。

例2 耿某,女,46岁,1999年9月14日初诊。

病史:自今年初因单位加班较忙,休息不够,继而出现多梦、多汗、心烦、便干、手足心热,中医内科诊“绝经期综合征”,用药后,效果不显。后面部出现对称褐色斑片,同时伴有四肢末梢不温,时有便溏,经期不准,量少。

诊查:以鼻为中心,对称分布褐色斑片,色斑呈花纹状,缺乏自觉症状,舌微胖,舌色暗,苔薄白,脉沉缓。

西医诊断:黄褐斑。中医诊断:黧黑斑。

辨证:肝肾阴虚,气血失和。治法:滋补肝肾,理气和血。

处方:熟地黄15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当归10g,丹参15g,赤白芍各15g,白术10g,茯苓10g,香附10g,枳壳10g,益母草10g,陈皮10g。

二诊:服上方14剂,烦热、便溏有好转,大便日一行且成形,面部色斑变淡,自觉面部发热,口干。前方去茯苓、陈皮,加青蒿15g,地骨皮15g。

三诊:服二诊方1个月余,自觉症状均有改善,面部大片的褐斑已消退,仅在鼻部有散在数块黄豆大小的斑片,面色红润,经量正常,少许血块。上方去青蒿、地骨皮,加木香、茯苓继续服用1个月余,面部色斑基本消退,临床治愈。

例3 王某,女,38岁,1997年9月2日初诊。

病史:近两年面部对称出现黄褐色的斑片,每逢夏季明显加重,冬季减轻,素日易疲劳,易怒,腹胀,时有腹泻或便干,白带多,经前期乳房胀痛,行经腹痛,有血块。

诊查:两侧颧部对称性黄褐色斑片,面色无华,眼窝略见黑青,上唇部亦可见同样皮损,舌淡微胖,边有齿痕,脉弦沉。

西医诊断:黄褐斑。中医诊断:黧黑斑。

辨证:冲任不调,经络阻隔,气滞血瘀。治法:调和冲任,活血理气。

处方:白术10g,茯苓15g,当归10g,红花10g,川芎10g,丹参15g,厚朴10g,陈皮10g,薏苡仁30g,芡实10g,赤白芍各10g,香附10g,益母草10g,野菊花15g,熟大黄10g。

外用硅霜,嘱少食入色素重食物。

二诊:服上方14剂,白带明显减少,便调,每日一行成形。纳食香,面色略红润,乏力减轻,巩固疗效,继服前方28剂。

三诊:病人服药后自觉症状明显好转,故在当地服上方28剂,

今日复诊,面色红润,有光泽,双侧颧部褐斑已基本消退,唇上方色斑亦明显渐淡,其他不适均已消失。临床治愈。


周垒男,1993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1996-1999年师从张志礼教授攻读硕士学位。现任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医药委员会委员。发表多篇医学论文,主编参与主编多部皮肤科专著。


请听阅后,积极参与对本话题的讨论,让我们共筑中医皮肤科的学术交流园地,只因您的参与而更加芬芳!
2014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