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定西市境内有多处秦长城遗迹,通渭县秦长城遗迹......

 黄沙道上 2017-06-14



近几年,考察定西市内秦长城的想法一直在头脑中萦绕……

原因很多:一是曾多次经过临洮境内的秦长城遗迹时便产生唤起民众大力保护的想法。二是许多人只知道定西市内有秦长城遗迹,但并不了解秦长城遗迹到底现存多少。三是原临洮师范学校教师孙益民,在1982年首次考察时提出战国秦长城的西端起自临洮,在当时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作为孙老师的学生,应该对秦长城在定西市内的面貌有更多的关注。

于是,从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在两年时间内,我们对定西市内的秦长城进行了数十次考察。

1临洮县境内秦长城遗迹

2013年9月14日,我们从临洮县城出发,来到县城北部的三十里铺附近。在当地人的指点下,我们沿盘山公路而上,经过一个村庄,终于来到向往已久的秦长城起点——杀王坡。

眼前的杀王坡比较荒凉。随行的临洮县民俗专家张玉麟指着前面一凸起的土墩说:“那正是当年的秦长城起点所在地。”放眼望去,山梁上面已建有高压线铁塔,当年的秦长城起点已难以找见。现只有一土墩,有10米见方,高3米左右。看到这些,大家思绪万千,当年的壮观景象已不复存在,我们只好从各个角度拍摄了照片。

当天,我们从杀王坡折返,沿山梁东上,大约走了5公里左右,来到了八里铺长城岭。长城岭的秦长城约1公里、高3米左右,凸起部分比较明显。上山公路两次穿过长城,造成长城上6米左右的豁口。

那天,我们还来到县城东面的东峪沟,临洮东二十铺的长城在临洮东峪沟正北面,在原定临公路的旁边,有一段长城屏障在悬崖上面极其险峻,约百米长,其上建有一铁塔,堪称雄伟壮观。

临洮窑店镇古树湾秦长城是临洮最为壮观、险峻的一段。地势特点是在山梁上,呈“V”字状,下山后又上山,而且在低处建有一烽火台极其明显。烽火台高14米,有6米见方。由于长年累月的风化,底部坍塌严重,上面微微显圆。

在窑店镇长城村的长城坡,秦长城一直沿山坡而下,由于大规模修地,秦长城时断时续。对面的大山,隐隐约约能看见秦长城的痕迹,据目测推断,对面山上的秦长城会一直向西北与东二十铺的长城屏障相接。顺着长城坡上山,秦长城的遗迹比较明显,有几处高出地面3米以上,在秦长城上我们还发现了几块破碎的绳纹瓦片。站在长城坡的最高处,放眼望去,长城又沿山势而下,时高时低,蜿蜒而去,穿过东峪沟向渭源方向延伸。

2渭源县境内秦长城遗迹

2014年3月22日,我们一行从临洮县城出发,来到渭源县庆坪乡。

驱车沿庆坪北面崎岖的山路盘旋而上,在山顶发现明显的秦长城遗迹,时断时续,大约有2公里。走近观察,长城的夯层明显,每个夯层约10厘米厚。我们徒步走完了这段长城,发现在长城上、长城的夯层中有很多遗弃的瓦片,数量特别多,比临洮境内的长城上散布的瓦片多几倍,原始痕迹明显,说明来这里劳动、活动的人比较少。长城边立有许多醒目的“保护长城”的界桩,可见渭源县政府对长城的保护高度重视。

2015年7月11**们来到渭源池坪。我们惊喜地发现这儿的长城保存比较完好,秦长城明显的地方还立了“保护长城”的界桩。站在渭源池坪的秦长城上,看到秦长城向东北方向蜿蜒而去,大概经过500多米就修筑一圆形烽火台,烽火台高10米左右,底周长近20米。站在烽火台上,周围的山峰、田地、村庄一览无余。沿着秦长城前行,一路蜿蜒起伏,最高处有三、四米,多处长城已成为当地的交通要道,人们在上面走路、拉车的痕迹十分明显。

沿着公路拐了几个弯,发现长城和前面山顶旁的堡子交汇,我们快速登上山顶,进入堡子,发现堡子基本完好,靠近长城的一角修一墩台,观望十分方便。猜想这是当年一军事要地。站在堡子上,整个长城尽收眼底,向东望去,若隐若现的长城蜿蜒而去,从上盐滩附近进入陇西境内。

3陇西县境内秦长城遗迹

陇西境内秦长城的位置在福星镇的西北面,这儿的秦长城只有一公里左右,最明显的只有1米多高,沿山而上。当地人把秦长城当做路基使用,车辙印十分明显,长城已成为田地的分割地埂。我们沿长城而上就到了山顶,站在山顶向渭源方向望去,长城的痕迹隐隐约约。

4通渭县境内秦长城遗迹

2015年7月12日,我们从陇西县城出发,车子经过锦屏很快到了榜罗镇北面的山梁上。我们多方打听,往返数次,才在路边发现一个水泥制作的碑子,仔细辨认才发现是给秦长城立的碑,碑上写着“战国秦长城遗址,甘肃省人民政府,一九八一年九月一日”。上面的字迹很小,而且被学生用墨汁进行了涂抹。

站在水泥碑前,向西望去,有明显的长城痕迹,沿山势而下,经过马家河,看到对面山上也有明显的一条路基和我们的视线相接,感觉这就是战国秦长城。于是我们拿起相机沿山而下进行了考察,尽管长城很矮,可长城中的夯层十分明显,夯层中还夹杂着纹绳瓦片。

从水泥碑向山顶前行,长城痕迹更为明显,高3米左右,有100米长,到了山顶,长城又被人们用作道路,走在上面很结实,道路将田地分为南北两部分,站在长城上向北望去,榜罗镇就在正北面。

出了榜罗镇,我们的车子驶入去陇西的另一条公路,才走了几公里,右边拐弯处就矗立着一个水泥碑,上面有“战国秦长城”字样。下了车,我们发现这是一个山梁的最高端,东、北、南三面没有长城,向西望去,蜿蜒起伏的秦长城映入我们的眼帘。长城有2米多高,沿秦长城走了一里路来到一豁岘,这儿的情景十分奇特,秦长城夸豁岘修建过去,高度有十几米高,奇怪的是在经过豁岘的长城上面建有周长2米、高1米的三个圆形疙瘩。古人对经过豁岘的长城采取了这样的修建措施。站在十几米高的豁岘处,相信外敌有多么厉害的本事也难以攻上来。

2015年8月16日,我们去定西邀请了原定西市博物馆馆长何钰老先生为我们的再次考察作向导。何老先生今年72岁,身体硬朗,幽默风趣,很是健谈。他对于我们定西市的秦长城、文物古迹了如指掌,让他给我们作向导,我们会少走很多弯路。

大概11点钟,我们来到了马营镇锦屏店湾的长城梁。一下车,一块伤痕斑斑的水泥碑就出现在我们眼前。此碑立于1983年,碑上写有“战国秦长城遗迹”字样。公路将长城拦腰切断,沿山而下的秦长城十分明显,约有三米多高,长城顶上已是一条人们劳动的便道,三轮车碾压的痕迹清晰可见。

拍完了附近的秦长城遗迹,何馆长让我们看远处北面,有一条白色的小路,在小路左边有凸起的痕迹,他说,那也是一部分没有消失的秦长城,那个大山叫阳坡了屲。沿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有一明显的长城痕迹,从那儿向我们脚下的长城进行连接,正好是一条直线,但是由于人们的劳作,眼前的长城或有或无。

下午两点我们来到第三铺乡郜家岔的长城湾。这儿的长城十分明显有3米多高,50米长,向东露出的地方夯层清楚,我们沿长城而下,发现这儿的长城风化严重,有一处最险要的地方塌落非常严重,有四、五吨之多的夯层土块掉落到旁边的庄稼地里。我想,如果现在不开始进行人工保护的话,照这样下去,十年之内这儿的长城就会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我们驱车通过陇阳乡、再经过寺子乡,沿着陡峭的山路来到了处在寺子乡正北面的山顶。车子拐了几个弯后,有两个醒目的烽火台就进入了我们的视线。下车后,我们围着两个烽火台转了一圈,这两个烽火台间隔不到30米,离的特别近,这样的情景实在是很少见,由于人们的耕种,烽火台显得非常孤立,两个烽火台之间曾取过土的沟壑也清晰可见。下山后我用长镜头拍了两个烽火台遥遥相望的镜头。它们两个相互依靠,面面相对,已经相互守望3000多年了。

听何馆长讲,秦长城从这儿一直向东北延伸而去,进入平凉地区静宁县的田堡乡。至此,我们对定西市内的战国秦长城遗迹就考察完毕了。

经过两年时间,我们跋山涉水,行程约1000多公里终于完成了对定西市内战国秦长城的实地考察。一路走来,我发现战国秦长城在我市境内原有300多公里,可现存不足100公里,临洮、渭源、通渭的秦长城遗址最多,大多坍塌严重。

为此,我建议我市各县应加大对境内秦长城的保护,在本县内明显的秦长城遗迹处,如临洮的秦长城起点、古树湾、长城坡;渭源的池坪秦长城、苏家山秦长城;通渭的四罗坪秦长城、马营秦长城、寺子乡秦长城等处设立旅游景点,让人们进行参观,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