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博

 读风雨kkojztzc 2017-06-14
【 股市:决策失误没有赢家 】 近年来的中国股市,在决策上出现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以容忍的重大失误,这种失误的最直接后果,是股市参与各方的全盘皆输:决策者损失的是权威,持股者损失的是财富,市场损失的是机制,社会损失的是信用。这种全盘皆输的局面,在21世纪的世界股市已经极为罕见。股市的最好局面是多赢,多赢的前提是少输,特别是要防止因决策失误而导致的全盘皆输。
股市决策是一个全方位和社会化的系统工程,要减少市场中的决策失误,必须建立起三个方面的有效机制:
一是科学的决策机制。股票市场关系到亿万家庭的财富和命运,政策岀台既不能想当然,更不能拍脑袋,必须有强力的法律约束。政策的制定必须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充分的改革内涵,必须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必须维护自由交易这个市场灵魂和买者自负这个股市原则。背离了这些前提,股市监管就不是在建立市场秩序而是在破坏市场秩序,这样的市场监管有还不如没有。
二是失误的发现机制。股市决策是主观作用于客观的过程,决策的正确与否,必须接受市场的检验。股市决策的最大忌讳是与市场较劲或与市场对着干:市场越反对,就干的越起劲,新股的大规模发行和上市就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这一点,其结果,就是一场股灾又一场股灾,一次磨难又一次磨难。导致这种状况愈演愈烈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决策的过程不民主,往往靠主要决策人的“权威”而“一锤定音”,而当失误开始显现时,人们又慑于决策者的“权威”和地位而三缄其口;2、决策者主观武断,拒绝接受不同声音,没有从善如流的心胸和魄力,甚至给持不同意见者小鞋穿;3、缺乏一个有效的和立体的社会评价与监督机制,使得决策者在错误的道路上越陷越深,越滑越远。
三是错误的矫正机制。发现失误固然不易,矫正失误往往更难。现实的状况是:在决策失误开始显露时,往往不能立即矫正;直到决策失误给市场造成巨大损失并引发系统性风险时,才被动地考虑矫正失误和错误。其结果,就是投资者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捅了一刀又一刀;中小散户成了任人蹂躏的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在一个满目疮痍的市场上,任何的参与者都难以逃脱可悲的现实和倾家荡产的风险。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股市已至少影响到五六亿人的生活。在中国经济增长连续几十年居全球之首、中国股市却在全世界“一熊独霸”的情况下,对经济与股市的判断只能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中国经济的光鲜数据都是假的,经济可能一塌糊涂,股市的现实反映的正是经济的糟糕现状;另一种可能是,中国经济虽然有问题但仍然不差(有统计认为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达35%),股市的问题主要在于股市本身的制度缺失和监管缺陷!除此之外,还能有第三种解释来说明中国股市已经一败涂地的大熊市吗?
长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