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期中考试如何做古文赏析?

 淡优雅 2017-06-14

登楼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对于高中必学古诗要怎么赏析、怎么答题呢?
诗歌赏析
诗歌赏析是语文中、高考都会涉及到的一个类型的考题,不少学生对这一类型的题目比较头疼,碰到自己知道的诗词就能拿高分,遇到自己见都没见过的诗词就抓瞎,题目答都答不出来,更不要说拿高分了。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出题老师的意图,掌握出题的套路就能见招拆招、自如应对了。
诗歌赏析类的题目不外乎以下三个问题:
1.  写了什么?
2.  怎么写的?
3.  为什么要写?
01
第一个问题,一般从景物入手,即我们常说的意象,作者选取了哪几个意象,这是最基础的问题,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应该是没问题的。唯一会遇到的问题就是意象找得不全,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意象具有民族特色,学生分辨不出来;二是意象是来源于典故,学生对源典不了解。
02
第二个问题,一般是指艺术手法和语言风格。艺术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用典、衬托、通感、虚实结合等,其他常规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比等(在这篇就不赘述了,具体的可以参见《记叙文写作终极宝典》系列
托物言志:托,寄托,借助;物,客观事物;言,表达;志,志向,志愿,思想,情感,哲理等。简单地说,托物言志就是借助具体外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用实在可见的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情感或思想,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更加容易感受体悟,引起共鸣。学生只要找出所借之物,通过相似点来理解作者情感,就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意图了。

借景抒情:是古典诗歌常用的手法,即将客观的景物和主观的感情融合在一起,既是写景,又是抒情,将情和景高度的统一起来。学生应将所有意象都找出,然后明确作者对于该意象的形容和态度,即能理解作者的情感。

直抒胸臆:顾名思义,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手法学生比较好理解,清楚明白,往往出现在诗词的最后。

用典: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来表达思想情感。这一手法可能比较隐蔽,学生不容易发现,因为学生对于历史故事和诗词句的掌握往往比较差。不过,同学们一定不要忽略注释,如果典故比较难,往往注释会给大家帮助的,而如果是比较通俗易懂的典故,那么就要依靠平时的积累了。大家也不必太担心,不用刻意去背诵大量诗词,翻阅大量古代的故事,看到了就留意下,比别人多花一份功夫。

衬托: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衬托这一手法关键就在于要弄清作者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对该人或该事是赞扬的还是批判的,特别要留心反讽!

通感: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打破常规的用法。比如听到气味、看到声音等。这种手法是比较具有感染力的,对事物进行全面的描述,使人更充分的了解和感受事物,作者的情感更能自然传达。

虚实结合:虚写,写想象中的景象;实写,写眼前的景象。虚写引起联想,更有意境美;实写引起共鸣,更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身临其境。虚实结合,是描摹事物、表达情感很好的方式,将想象和现实联系起来,将景物和情感联系起来。
古诗词中对词句的考查往往由字面到内涵的深入解说,因此了解各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很重要。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庄重、严肃与诙谐、风趣;形象、生动与质朴;简练与缜密;含蓄与明了;犀利与平和;细腻、委婉与豪爽、热烈。对语言感知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诗歌鉴赏力的高低。
03
第三个问题,解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意图。这一个问题一般是诗歌赏析类题目的最后一道,前面几个问题的基础打好了,思想感情解析类的题目就不难回答了。这里提供一个万能的答题格式
诗(词)人选取了____、_____、_____等意象,写出了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表达出作者______的思想感情。
答出这三部分,基本上这一类型的题目稳拿高分,八九不离十了。

大家有什么问题都欢迎留言给我,你的问题我会在推文中为你解决!



为了孩子的明天,动动手指关注最新教育资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