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小腿抽筋最管用的4个穴位,再也不想半夜被疼醒

 涂鸦吧 2017-06-14

许多人都知道腿抽筋是什么感觉,疼起来真真是想骂娘“本姑娘天生桀骜不驯,就因为这,动都不敢动?”骂了撒撒气还好,但并没有什么卵用,抽筋的部位依然硬得像石头一样,扯着肌肉又胀又疼,要不是自己的肉,早揍它了。

当你给你人家分享腿抽筋的故事时,人家一脸怜悯地问你:“缺钙了吧,平时别舍不得吃”,好像我平时都在虐待自己似的,以为是缺钙导致,补补钙就好;也有的会说:“受凉了吧,晚上睡觉老实点嘛”,以为是受凉导致的,注意保暖就行,但其实肌肉比我们想象得要娇气,导致小腿抽筋的原因很多,不仅限于缺钙和受凉这两点,我们慢慢聊。

中医认为寒冷刺激(受凉)、出汗过多(失盐)、疲劳过度(运动过度)、睡眠不足、或睡眠姿势不好腿部静脉受压,缺钙等因素均会引起小腿肌肉痉挛,小腿抽筋。以下这几个穴位对缓解小腿抽筋超级有用,一定要记住。

委中穴(双侧):位于腘窝正中,腘横纹中点。

委中穴,又名郄中,是针灸四大要穴之一,又为足太阳膀胱经之合穴,足太阳经为少气多血之经,是刺血较为理想的穴位,故《针灸大成》称为血郄。此穴具有舒筋通络、散瘀活血、清热解毒等作用,常用于治疗下肢痿弱、偏枯、酸楚、肿痛,小腿拘急痉挛等症。

承山穴(双侧):在小腿肚子下方正中,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肌肉分成“人”形,承山穴就在人字凹陷处中间。

承山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重要穴道之一,常用来治疗小腿肚抽筋(腓肠肌痉挛)、脚部劳累、膝盖劳累、腰背痛、腰腿痛,便秘、脱肛、痔疮等。

飞扬穴(双侧):位于小腿后外侧,承山穴外下方1横指处。

飞扬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膀胱经跗阳至阴各穴吸热上行的水湿之气,在本穴的变化为进一步的吸热蒸升。

足三里穴(双侧):该穴位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4指宽,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赢瘦。

以上4个穴位配合按摩,可以缓解小腿抽筋的问题。委中穴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可用于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臀部疼痛等;承山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的重要穴道之一,为治疗小腿痉挛,腿部转筋的常用效穴,也是人体祛湿要穴。飞扬穴联络表里,舒筋活络;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可配合用于下肢痿痹、抽筋。

除了中医的治疗方法之外,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钙流失

钙离子与肌肉收缩的关系是当骨骼肌受到刺激后,细胞外的钙离子进入细胞内,细胞液中的钙离子浓度增加产生肌肉收缩,然后又是在钙泵作用下使肌肉内钙离子排出到细胞外产生肌肉舒张。如果钙在肌肉中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便会引起骨骼肌的抽搐。

有人感觉自己缺钙,就一味的补钙,但其实单纯地补钙并不能促进钙的吸收,还要补充鱼肝油、多晒太阳,也有一些缺钙的原因是因为肝肾疾病,所以,要明确低钙背后的真正原因再进行有针对的治疗,而不是一味补钙。

2、运动过度,出汗过多,注意补盐

运动时间过长,运动量过大,盐分不能及时补充,体内液体和电解质流失,肌肉局部的血液循环不好,容易发生痉挛。

3、睡眠姿势不好

长时间仰卧,使被子压在脚面,或长时间俯卧,使脚面抵在床铺上,让小腿局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绝对放松状态,引起肌肉“被动挛缩”。

4、寒冷刺激身体

夏天游泳,身体突然进入冷水, 容易引起腿部痉挛;冬季户外运动,没有做充分的准备活动;晚上睡觉不盖被子受寒冷刺激,也容易腿部痉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