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锋 | 分层众创:描绘万物启蒙课程地图

 叶老师YP 2017-06-14


钱 锋

“万物启蒙”教育创始人


本文根据钱峰老师4月22日在第二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发言整理


谢谢杨东平老师的鼓励。两年前和现在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干国祥校长头发比现在长,我的头发没现在白。2015年我参加LIFE创新峰会,万物启蒙刚诞生鹿野苑班级不久,还只是一个稚嫩的班级课程。当时以跨学科整合的项目式学习问世,大家都觉得耳目一新,今天已经成为很多学校实践的常态。两年后的今天重新站在这里,很感慨,持续做一件事很难,更难的是还要初心不变,创新不断。


这两年,万物启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除了参与各种创新教育论坛之外,有两个节点很重要,2016年,我们协同蒲公英教育智库,在全国推行课程联盟校。今年,我们创立公益推广中心,与真爱梦想、21世纪教育研究院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等公益组织一起,启动中国乡村万物地图公益计划。


走过两年,此刻,如果让我用简单的几句话来定义万物启蒙的话,我们希望是这样的:有温度的中国文化通识教育;创新格物致知,笃信知行合一;根植中国文化精神,回归万物即教材,世界即课堂,教育即生活的原点;建立儿童由自然到科学、人文的三阶认知,培育全人素养。



一、课程运作的创新

学习是有语言承载的,语言能影响思维。中文学习,有它的优点,比如在表象抒情上极具感染力。但在思维塑造上,不如英文精确自由。中文传统教育非常适合天人合一的农耕文明,但一到当下的数字工业时代,就要调整。好的教育,既要合乎教育规律,也要适合时代发展。


如何兼具两者之长?平衡好中文的审美及思维的创造。


最早的万物启蒙以项目式统整学习,从形式上看,很像IB课程中PYP课程的中国案例。但是今天,万物启蒙在很多国际学校反哺PYP的本土化不足。一到高年级,非母语的学习就遇到了思维的瓶颈,讨论问题的深度广度都有欠缺,涉及到诗词曲赋的古汉语,就更难应付。



这两年,我们不断进行课堂田野实验,什么样的课堂才是中西文化融合的课堂?跨学科、学科包班,听起来自由,实则局限明显。比如:跨学科学习的依据是什么,为跨而跨,会削弱学习的效能和张力。活动一堆,松松垮垮。低年级包班有优点,但是中国教师自身通识素养不足,如何满足全科教学?我们通常能看到语文老师教美术,就是画的像,颜色漂亮,虽然学习的延展度是有了,但是也可能在摧毁艺术自由表达的萌芽。许多国际学校的包班都是英文专业的老师担任的,中文教学明显不足。


现在我们将万物启蒙课程的运作方式定义为:母语探究。为什么不叫中文探究?我们试图想从母语的温度上去恢复文化认同,从探究的形式上去拓展原有中文教学的不足。


这样的中西融合式运作,是万物启蒙目前主要的课程生态。我举一个正在做的“中国船课程”的例子,我们分为“江河湖海”四大板块进行船文化的探索,“江”的板块中有一章叫“唐朝的轻舟”,我们选举了李白这位孩子最熟悉的诗人。我们如何将李白、长江、船、诗歌联系到一起呢?李白的一生正好呼应长江的上中下三段,童年与青春在上游,中年在中游,晚年安葬在下游的安徽当涂。他一生中很多诗歌都写于长江两岸,其中“船”成为承载李白人生沉浮进退的重要文学意象。我们让孩子重新回到李白生活的时空去探索,一节课,得把长江流域、唐朝、船的演变、李白的生平等信息聚合。如此,传统的课程和教学无法完成。很自然,突破单一线性教学,多教师协作、多板块平行学习,就变成了主要的形态。孩子们分组在课堂上做思维导图、绘制李白行踪图、设计表单,讨论、探究、吟诵、表达都在单位时间内呈现。整个过程中没有一个孩子需要学全部的知识,他需要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可。而教师呢?教师忙在课前准备架构,课后评价,课堂中间,退到了边上。

 

 

这是对中国传统格物致知的时代创新,回到教育为什么的原点,重新拓展中文教育的可能性。我们学船课程,并不是需要孩子去学会造船,只是通过船的载体,让孩子看到人类文明的进程,工程学是创造基础,历史地理是思维两翼,人文艺术是审美与表达。


母语探究以六大能力为驱动,架构万物启蒙课程,我们认为有感知、表达、思辨、创造、协作、审美六大能力是一个人与世界相处的核心能力,以此塑造品格。


二、课程推广的创新

万物启蒙诞生在中国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节点上,这个节点,教育从碎片走向整体,从校园走向社区,从自我走向他人,从吸收西方教育经验走向中国教育创新,感谢这个时代给予的机遇。因此,它不是一个人的独创,而是一群人的选择。它只是一个教育的样本。我不是局长,有行政推动力,也不是教育家,有人格感召力,也不是媒体人,有平台。我只是一个普通教师,要推动一个班级课程走向全国,靠的是什么?是内容。有价值的教育必然是大众能接受的,是合乎规律的,是趋向于一个人更良善发展的。因此,教育天然具有公益精神,教育也该是共享经济。这使得万物启蒙具备了推广的可能性。


承蒙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心平教育基金会(即心和教育基金会)的信赖,评选我为2016年度全人教育提名奖获得者。理应要将对万物启蒙的认可回报社会。伍松老师说过,全人教育不是一个教育流派,全人教育就是教育,没有城乡区别,不分高低贵贱,是应该让普罗大众都能接受的完善自我的权利。


我来自农村,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也是我十六岁时读到的启蒙书。差序格局,至今仍是中国社会运作的基本形式,只不过被现代的行政化隐到背后了。教育行政力为什么弱?因为没有波纹圈的核心投石点。教育创新需要靠一个又一个的人创造的圆心力去推动。在万物启蒙推广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学术众筹和公益推广,寻找“差序格局”的核心人,以点带面,层层推进。


我们看这三个圈是怎么建构的?第一个是我们的核心团队,从事课程的研发、编辑、出版、评价、管理、运维等工作。第二是我们联盟学校的团队,他们都是各省一流的实验学校。我们直接挂钩课程团队领袖,他就是另一个圆心人。这样,每一个联盟校、公益校的课程领袖都是我们的团队,我们在共同研发万物课程。我们在协同发展。



三、课程内涵的创新


为什么各地都有很多学校对万物启蒙课程联盟感兴趣?


举一个例子,江南的竹子课程,到宁夏就没法复制了。但是,宁夏的枸杞,对当地人来说,是极有感情的风物。我们能彼此取代吗?不能。这是内容的差异发展。还有彼此补充。比如,水稻,长江以南很多省份都有种植。但各不相同。从云南的白族稻作文化到安徽芜湖杂交水稻实验,从东北黑土地的五常大米到江南的双季稻,这些地方的学校同时开设稻米课程,既是同时在探索中国农耕文明的流转,又是在挖掘基于地域、历史差异而发展成的不同的饮食文化。

 


这就是中国万物地图计划的价值所在。我们希望万物课程是一个永续中国文化的突破口,以此探索实现乡村小而美学校建设的另一种可能性。一个孩子童年时代读的书,走的地方,接触的万物和身边遇见的人构成他的生命底子。万物,不仅仅是汉民族的诗意符号,更是每一个中国人具体的时空。我们很希望在中国广博的大地上,延续文化的多样性,保留和挖掘这些课程资源,并通过万物启蒙网络,推广到全中国去。无论是赣南的柑橘还是东北的人参,天山的雪莲还是江南的荷花,还有山川河流,亭台楼阁,还有宗谱祠堂,琴棋书画,他们共同连成一张生活着的地图,这张地图的名字叫做中国。中国的文明就是流转在这些风物之中的。我们要做的是让沉默着的万物重新歌唱。


万物生根处便是教育生长的地方,我们希望建立一个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好教育图景,察天地,顺自然,连城乡。天行有常,万物自有规律,这是道。自然诞生秩序,这是德,元一的道与中和的德催生繁荣的社会文化,进而创造一个真正强大的民族。


到了2019年,如果我还有机会站在第三届LIFE创新论坛上,我相信集联盟之力,应该能将一张全新的万物教育地图完整地呈现给大家,也将会有更多写在大地上的动人故事向大家诉说。感恩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国内一大批专注创新教育的朋友们帮助、呵护和鼓励万物启蒙,陪着它一路走到今天。谢谢!


美编:金茜

责编:珍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