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害惨我们的思维陷阱(干货!附送破解方法)

 扫地僧一一 2017-06-14

九型秀,只为你活得更好 

公益咨询,请提前预约。


文/老九


嘿,嘿!往哪看呢呀,你!

对,说的就是你!


今天咱们分享的都是干货哦,值得深入体会和收藏。


我们平时总会有各种烦,各种不顺各种不爽。其实呢,很多是由于暗藏在我们头脑里的思维陷阱捣乱捣出来的。


它们悄没声儿地潜伏在我们的思维习惯里,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掉进了思维陷阱。它们诱导着我们犯下种种错误,引发着种种负面情绪,困扰着我们。


很多情绪都起源于我们对某件事物的看法,而这个看法却常常是经不起推敲的,甚至是错误的。


所以我们要培养理性思维。理性思维是一种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


有不少朋友希望老九再用三言两语通俗、透彻地解说一遍这些陷阱。今天老九就来通俗地讲讲这些思维陷阱。


不仅讲了他们是咋回事,还讲了破解的方法。


先列个提纲:常见的思维陷阱有——


锚定陷阱:

找错了参照物,被别人下套了,也可能被自己下套了。

心锚不除,心难以安。

对别人的锚,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对自己的锚,勿把期望当真实,及时调整预期。


沉没成本陷阱:

越输越赌,越赌越输的赌徒心理。越想捞本,输的越多。掉进了自己情绪的陷阱。


维持现状陷阱:

眼睛一闭,管它昏天黑地!我啥也没看见啊!

不正视问题,还企望问题不发生,发生了也会自动消失。养痈遗患、掩耳盗铃,这些成语就是说这个的。


积极的罪:

“赏罚分明”这个词要有新解释:不要简单地以结果为衡量赏罚的标准,还要全面、中立、客观地分析主客观各种因素,才是英明领导。不能以成败论英雄。


逻辑陷阱:

尼采笔下的“超人”:从此山的山巅一步就跨到彼山的山巅,在概念之间作狂野的“飞跃”。


下面分别讲解:

“寻求有利证据”陷阱:

千万别听朋友的,越好越不要听


如果你对单位心存不满,想从单位辞职,你决定打电话给一个熟人朋友,听听他的意见。他刚从这家单位辞职不久。他列举了一大堆的理由来证明,辞职是对的。


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做?你会听他的话吗?


如果你让你们之间的谈话左右了你的决定,你就不幸掉进了“寻求有利证据”的思维陷阱。


因为熟人朋友所列举的,除了支持你自己决策的有力论据之外,你还能指望他告诉你什么呢?


寻求有利证据的偏见会使我们去寻找那些支持我们直觉或观点的信息,而回避同我们的直觉或观点相抵触的信息。


这种思维陷阱不仅会影响我们到哪里去寻找证据,还会影响我们如何解读我们搜集到的证据,以致我们过于重视支持性信息,而忽视冲突性信息。


举个例子说吧:


有一个项目,赞成的和反对的都有。于是,请市场调查公司做了两份调查报告,其中一份认为项目是可行的,另一份则认为风险很大。


所有参与讨论的人都读了每一份报告,都读到了支持自己观点的可靠的科学信息,阅读了两份报告之后,都更加确信自己立场的正确性。因为他们自动接受了支持性信息,对冲突性信息视而不见。


这里有两种基本的决策心理力量在起作用:


第一种心理力量是,我们有一种倾向,在弄清楚为什么要做某事之前,在潜意识里实际已经决定了要做这件事。


第二种心理力量是,与我们不喜欢的东西相比,我们更容易被我们喜欢的东西所吸引——这是一种连婴儿也明显具有的倾向。于是,我们自然会被支持我们潜意识偏好的信息吸引过去。


并不是说你不应该选择你的潜意识里想要做的事情,只不过你应该先确定:那真的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真正的问题就出来了:你是真的在搜集信息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还只是在寻找有利证据支持你想做的事情?


你必须坦然承认自己的动机。


 你需要对此进行检验。方法是:


要不断检查,看看自己是否对所有证据都给予了同样严格的考察。要避免不经质疑就接受有利证据的倾向。


自己提出一些反对意见,开放地进行思考:选择其他方案最强有力的理由是什么?第二有力的理由是什么?第三有力的理由又是什么?


去请一些你尊重的人来唱反调、反对你正在考虑制定的决策。听人劝,吃饱饭。


征求别人意见的时候,不要提那些可能引出有利证据的导向性问题。


并且,如果你发现某位顾问似乎总是支持你的观点,那就去找个新的顾问。不要让自己被一群应声虫包围。


所以,我们不能光听朋友的看法。你们之所以能成为朋友,是因为你们的价值观、兴趣爱好、思维角度和方式有很多相似之处,你们的盲区也通常相似。你看不见的,他也很可能看不见。朋友的意见,通常只是强化了你自己的立场和意见,而已。

“维持现状”陷阱:

积极的罪


改变,还是不改变?这是个问题。


我们都愿意相信自己会做出理性、客观的决定。但事实上, 我们都有偏见,而这些偏见会影响我们的选择。例如,决策者们会对维持现状的备选方案表现出强烈的偏爱。


从人们更熟悉的方面来讲,每个人都可能曾在个人理财决策中屈从于这些偏见。例如,人们有时会继承到一些股份,而这些股份是他们自己根本就不会去买的。尽管一种简单又不费钱的做法是把这些股份卖掉再把钱转向其他投资,可是大多数人都不会把这些股份卖掉。他们觉得现状挺安稳的,不愿意采取任何行动去打破它。


他们会说:“可能我以后会再考虑一下。”不过,“以后”通常意味着“永远不会”。


“维持现状陷阱”的根源存在于我们的灵魂深处——我们极力想避免“自我”受到伤害。与现状决裂意味着要采取行动,而当我们采取行动时,我们就要承担责任,因此会使自己面临受批评、自责、后悔的风险。


所以不足为奇,我们会去寻找什么也不做的借口。在大多数情况下,维持现状象征着一条更加安全的道路,因为这样我们面临的心理风险更小。


许多实验都说明了维持现状那磁石般的吸引力。


在一次实验中,实验者向一群人随机发放了两种价值大体相等的礼品。一半人得到的是大杯子,另一半人得到的是瑞士巧克力,然后告诉这些人可以随意用手中的礼品去交换另一种礼品。也许你认为大约会有一半的人想换礼物,可实际上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这么做。


想一想,手中持有的礼品这个现状不过是在几分钟之前才随便形成的,但也同样表现出了强大的影响力。


还有实验表明,你面临的选择越多,现状的吸引力就越大。例如,当人们面临两项选择而不是一项选择的时候——有A和B可供选择,而不是只有A可供选择——更多人会选择维持现状。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在A和B之间做选择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而维持现状就不用付出这种努力。


例如,在有的企业里,很多人为什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因为,“积极的罪”一般比“消极的罪”受到的惩罚要严厉得多,因此维持现状的吸引力也就更为强烈。这是值得领导层警觉并改变的。


举例说吧,许多企业合并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收购者不愿立即采取行动在被收购公司里建设一种新的、更合适的管理结构。典型的推理过程是这样的:“我们现在先不要去'捣乱’,等局面稳定下来再说吧。”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现有的结构会变得更加根深蒂固,改变它变得更困难而不是更容易。在员工普遍预期会有变革出现的时候,管理层没有抓住机会。最终,管理层发现自己被困在现状之中动弹不得。


做决策时,首先要记住,维持现状的确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你不能只是为了贪图安逸就选择它。

“估计和预测”陷阱:

过分自信与过分谨慎


我们的大脑一直都在转个不停,但不幸的是,有时候它是以一种妨碍而非帮助我们的方式运转的。在决策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错觉、偏见以及其他思维圈套都会影响我们所做的选择。


越是复杂、越是重要的决策越容易受到误导,因为它们往往牵涉到为数众多的人的大量假设、估计和输入信息。决策的利害关系越大,陷入心理陷阱的可能性就越大。


迄今为止,九型秀讨论过的所有陷阱,都会在我们面临不确定性时影响我们的决策方式。不过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还有另外一系列陷阱的扭曲效应会特别大,因为它们会影响我们评估概率的能力。


其中三种最常见的“估计和预测陷阱”是:


  1. 过分自信陷阱;

  2. 过分谨慎陷阱;

  3. 印象陷阱。


预测时的过分自信陷阱和过分谨慎陷阱,今天不多说。

主要说说“印象陷阱”。


即使我们既没有过度自信也没有过分谨慎,在估计或预测的时候还是可能掉进印象陷阱:我们经常根据对过往事件的记忆来预测未来,所以可能会过多地受到比较引人注目的事件的影响——那些事件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例如,我们都会夸大飞机失事等罕见的灾难性事故的发生概率,因为它们吸引了媒体过多的注意力。


你自己生命中发生过的戏剧性事件或者创伤性事故,也会影响你的估计或预测。如果你在上班途中亲眼看见过一桩车祸,你对交通事故发生概率的判断就会提高;如果你的一位密友因癌症去世,那么你也会过高估计你自己死于癌症的概率。


事实上,任何让你不能进行不偏不倚的回忆的事件都会扭曲你对概率的判断。


在一次实验中,研究者向不同的志愿者人群分别宣读了不同的著名男性和女性名单。志愿者事先不知道,每份名单中男性、女性的人数是相等的。只不过,有些名单中的男性比女性更出名,而另一些名单中则是女性更加出名。随后,研究者要求被测试者估计每份名单上男女所占的百分比。


名单中男性更出名的,听到的志愿者就认为名单中男性人数更多,而那些听到的名单中女性更出名的人们则认为女性所占比例更大。


如何避免估计和预测陷阱?


最好办法是以一种很有条理、很有原则的方式来预测和判断概率。


还可以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为了减少估计时过分自信造成的影响,坚持从极端情况入手,即考虑可能取值范围的最高值和最低值。这样可以使你免于被某个初始估计值“锚定”。


然后,再检验你对这些极端情况的估计。试着设想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实际数值会超出你所考虑的最高值,或低于最低值,并相应调节你的取值范围。


用同样的方法检验你的下属和顾问所做的估计,因为他们也可能太过自信。


为了避免过分谨慎的陷阱,应当始终真实地陈述你的估计,并且向每一个要使用这些估计数据的人说明这些估计没有经过调整。对那些向你提供估计数据的人强调真实输入信息的必要性。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检验这些估计,以评价它们的影响。对于敏感的估计,要再三检验。


为了尽量降低印象差异造成的扭曲,要仔细检验所有的假设,确保它们没有受到你的记忆的不当影响。要尽可能获取实际的统计数据。尽量不要让印象左右你的决策。

“锚定陷阱”:

你被别人带沟里去了



人们在决策时,大脑思维方式中经常存在一些缺陷。这些陷阱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它们无影无形,不易察觉。这些陷阱深深地隐藏在我们的思维过程中,以致我们无法识别,有时甚至已掉进了陷阱还不自知。


锚定陷阱(Anchoring Trap)


沉锚效应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在做决策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的重视。基点定位就像一只锚一样,它定了,评价体系也就定了,好坏也就评定出来了。


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沉锚效应普遍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一印象和先入为主是常见的表现形式。


举一个例子:


两家卖粥的小店,每天顾客的数量和粥店的服务质量都差不多,但结算的时候,总是一家粥店的销售额高于另一家。


探其究竟,原来效益好的那家粥店的服务员为客人盛好粥后,总问:“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


而另一家粥店的服务员总问:“加不加鸡蛋?”


接收到第一个问题的客人考虑的是加几个鸡蛋的问题,而接收到第二个问题的客人考虑的是加不加鸡蛋的问题。考虑的问题不同,答案自然也不同。通过不同的提问方式,第一家粥店不知不觉地多卖了鸡蛋,增加了销售。


关于第一印象,有一个著名的实验。一位心理学家让甲乙两个人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他要求甲生尽可能地做对前15道题,而要求乙生尽可能地做对后15道题,然后让一组被试者对甲乙两生作出评价,结果被试者大多认为甲生比乙生聪明。这就是著名的第一印象效应。


第一印象在求职面试及谈朋友时作用最为突出。


求职如此,谈朋友更是如此。许多女孩在与男孩初次见面后便不愿再交往下去,问其原因,多是因为第一印象。


有人做过分析,第一信息75%左右了人们对一个人、一个事物、一个企业、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国家的感受,而且很少会改变其最初的判断。


第一印象是只“沉锚”,先入为主也是一只“沉锚”。


先入为主是区别于第一印象的一个词,其词义为:先接受一种说法或思想,以为是正确的而有了成见,后来就再也不容易接受别的说法和思想。


听惯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当别人问起哪里最美时,便会不假思索地举出苏州和杭州,虽然连两座城市的模样都未曾见过;听别人常说某学者学识渊博,未曾相见就肃然起敬……


先入为主同样会作为第一信息左右我们的判断,决定我们的行为。比如去商店买东西,问老板多少钱?老板说一万。如果你还价说,一万太贵了,八千行不行?你就钻进老板的锚了。因为你按照他的设定来讨价还价,你就被别人带沟里去了。


正确的做法是,他说他的,你还你的,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沉没成本”陷阱:

他为什么一条道走到黑?


你提拔了一名管理层,可他表现不佳,你是撤换他呢,还是让他继续干下去?


如果撤换他,就等于公开承认自己看人的眼力很糟糕,会招致同事或上级老板的批评;


如果留用他,不称职的他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麻烦,你就老得给他擦屁股,烦死你。


很多人默默地选择了“留”。不仅留用他,而且还经常回护他。


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为了证明过去的选择(提拔他)是正确的,我们做出了现在的选择(留用他),即使过去的选择看来已经不再正确。


这就是“沉没成本陷阱”:先前投入的时间、努力、金钱或其他资源会影响后来的决策。


在理智上我们知道“沉没成本”与当前决策无关,但是它仍然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搅动我们的情绪,蒙蔽了我们的双眼,导致我们做出不恰当的、甚至是非理性的决定。


利令智昏,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吧!


我们大多数人都曾经陷入过这种陷阱。尽管我们心知肚明从一开始就不该提拔他,但我们还是花了很大力气想帮他提高绩效。


一般而言,原先的投入越大,沉没成本效应就越强。


例如,你花一千元买一件乐器,不爱练了可能会扔了它。可要花的是一万元呢?继续练吧,很不愉快;扔了吧,那可是一万块呀!心疼吗?在情感损失和金钱损失之间,你如何选呢?


为什么人们无法摆脱过往决策的影响呢?


这常常是因为人们都不愿承认自己犯了错误,存在“自我肯定”、“自我申辩”、“证明我对”的倾向,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


承认私人生活中的决策失误可能只是纯粹的个人问题,牵涉到的只是个人的自尊心而已;但是在企业里,错误的决策往往是一个非常公众化的事情,事关自己的形象啊。如果继续执行一项失败计划,就能展现一个良好的、前后一致的决策者形象。而保持一致,通常会得到别人的尊敬。


除了“自我申辩”的动机,还有一种“尽快弥补损失”的强烈动机,这种动机会导致对新的风险的忽视。


我们还通常不愿意去接受先前的各种投入被浪费掉的事实。当投资人发生了帐面损失,如果不继续对这项不成功的投资投入资金的话,就等于接受该损失已经发生。因此沉没成本效应反映出的是一种“避免浪费的愿望”。


如何觉知并抛开沉没成本的干扰?


巴菲特说过很牛的一句话:“当你发现自己陷入洞中的时候,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要再挖了。”


我们需要有意识地抛开沉没成本——不管是在心理上的还是在经济上的,因为这些沉没成本会扰乱我们对于当前选择的思考。


不妨尝试以下技巧:


①找一些与先前决策无关、因此不太可能执著于这些决策的人,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


②仔细研究为什么承认以前的错误会让你难过。如果问题仅仅在于你的自尊受到伤害,那么就迎头去解决问题吧。要提醒自己:即使明智的选择也可能造成不良结果,最优秀、最老练的管理者也不能完全避免判断失误。


③无论在家里,还是在职场上,都不要培养“害怕失败”的文化,这种文化会让人把错误无限地拖延下去。


有时候,企业文化会强化沉没成本陷阱:如果对错误决策的处罚过于严厉,就会促使管理者们把那些失败的项目无限期地拖延下去,幻想着有一天这些项目还能转败为胜。


高层管理者应当认识到,在一个充满着不确定性的世界里,许多事情都不可预知,好的决策有时也可能带来失败的结果。承认了有些好主意会以失败告终,高层管理者就会鼓励人们果断止损,而不是任损失累积。


“后悔”陷阱:

分手,还是继续?


经常看到身边不少人,在对待感情上,是该分手呢,还是继续呢?迟疑不决。


这很像买卖一只股票:买了一只股票之后,没多久就亏损严重;或者是曾经想买一只股票,迟迟没有行动,不久之后却看到该股票一直在上涨。有了这样的经验,就会影响到其后的投资决策。可能为了避免再次后悔,下一次当他再次认为某只股票值得投资时,往往会不仔细考虑就贸然买进。也有可能是因为害怕再次后悔,面对一个已经亏损严重的资产,迟迟不愿意卖掉,因为这样做可以延后决策的痛苦,但在未来却可能造成更大的痛苦。


这就是“后悔理论”


后悔,对于人们身心健康、知情意系统都会产生影响,是应该极力避免出现的负面情绪。


专家说,当投资人感到焦虑的时候,往往出现一两个小原因就做出决策,因为太多的资讯反而会让他们无所适从。而这种草率的决定,往往带来新的后悔。


千金难买后悔药,谁都不希望后悔。可是,人们避免后悔的决策经常受各种思维陷阱的影响。除了上面说到的各种陷阱,还有以下几种值得注意:


挂钩效应的陷阱


一般人在做决策的时候,会习惯参考某个事情,不管这个事情与该决策是否真的相关,这种心理叫做挂钩。


美国曾经有位教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实验:他让所有的学生猜一猜,联合国中有多少成员国是非洲国家。在同学猜测的时候,教授同时会转一个轮盘,这个轮盘上有1-100的数字。


经过几次对于不同群体的学生所做的实验,结果显示,当轮盘出现比较大的数字时,学生平均猜测的数目也会比较大;当轮盘出现小数目时,学生猜测的数字也就比较小。


另一个例子是,人们手中的某个股票可能已经产生亏损,但仍然不愿意将股票卖掉,因为他们把当初的买进价格与股票的“实际”价值挂钩在一起,因此就一廂情愿地认定,股票一定会再涨回当初买进的价位。这些都是挂钩心理所产生的影响。


大众强化效应的陷阱


大众强化效应,是指一个说法被一群人多次复述之后,便成为强有力的信念。虽然既没有被客观地调查研究过,也没有研究数据的支持。


比如,“温水煮青蛙”的说法流传至今,其实,只要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就可以发现这是一个谬误:当水温加热到一定程度,青蛙就会跳出来。


因为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很多事情都告诉我们,跟着人群走通常比较安全,而一个人是危险的。于是,很多人选择“随大溜儿”。


禀赋效应的陷阱:


当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

情绪状态影响禀赋效应,厌恶产生发泄的心理,不管是否拥有该商品;悲伤引发改变环境的愿望,愿意为获得商品出高价,或以低价卖出。


思维定势效应:


人们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开始习惯于从固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问题,以固定的方式接受事物。


思维定势的势,是一种长期积累的结果,使我们深陷既有信息或认识的局限。


比萨饼效应:


6寸 9寸的套餐,和一个12寸的套餐,两种套餐,口味、价格、厚度都一样,选哪种更实惠呢?


人们通常选第一种,他们认为组合的面积更大。


但实际上,6寸 9寸<12寸。


这是依赖直觉做出的非理性选择。


“表述方式”陷阱:

我的方案又被领导否了!


你有没有过这种情况: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却被领导给否了,你心里很埋怨领导没听明白你的实际意思?


先别怪领导。可能你说清楚了,领导也听明白了,但你的表述方式却存在问题,是你“引导”领导否决了你的方案。因为,你不懂你的领导,你没了解他是更倾向于机会,还是更倾向于风险。


对进取型人格的领导,你要强调方案将能带来什么什么,他一听就会两眼发亮;对回避型人格的领导,你要强调方案将不会带来什么什么,他一听也会两眼发亮。


“表述方式陷阱”有多种表现形式,它往往和其他心理陷阱有密切的联系。


有些表述方式可能构成一种“现状”或设下一个“锚”,还有些表述方式则可能反映出沉没成本,或者把你引向有利证据。


当采用不同的参照点进行表述时,同样的问题会得到迥然不同的回答。


假设你的支票账户上有2000元,然后问你下面的问题:你会接受一个五五开的机会,要么损失300元,要么赢得500元吗?你会接受这个机会吗?


我们把这个问题换一种方式问你:你是愿意让你的支票账户继续保持2000元呢,还是愿意接受一个五五开的机会,让你的账户要么变成1700元,要么变成2500元?


很明显,这两个提问提出的是相同的问题。


尽管从理性角度来讲,你对这两个提问的回答应该是一样的,但研究表明,许多人在面临第一个提问时会拒绝这个五五开的机会,而在面临第二个提问时则会接受这个机会。


人们的不同反应源自两种表述方式中所提供的不同参照点。第一种表述方式中的参照点为零,强调了增加的收益和损失。人们一想到损失就会有本能的保守反应。


第二种表述方式的参照点是2000元,强调了决策的实际财务影响。


如何避免“表述方式陷阱”?


哪怕是考虑得再充分的决策,也会被表述方式不恰当的问题破坏。不过,表述方式陷阱的任何不利影响,都可以通过如下预防措施加以限制:


不要自动接受最初的表述方式,不管这种方式是你自己提出的还是别人提出的。耍始终尝试以不同的方法重新表述问题,避免表述方式造成的扭曲。


提出问题时,尽量尝试把收益和损失结合起来,或者把不同参照点都包括进去。例如:你会接受五五开的机会,要么损失300元、使银行余额变成1700元,要么赢得500元、使银行余额变成2500元吗?


在整个决策过程中,都要努力思考问题的表述方式。在决策过程中的各个关键点,特别是在接近决策终点的时候,问问自己,如果问题的表述方式发生变化,你的想法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当别人推荐决策方案时,也要考察一下他们表述问题的方式,并用不同的表述方式来质疑这些方案。


中国人的五种逻辑病:


你一定经常看到身边很多人不会逻辑思维,情绪过剩,理智不足。该用脑袋的时候,我们用上了热血。


因为不会逻辑思维,我们便成了“什麽都懂,什麽都会,什麽都敢信,什麽都敢说”的愚昧、幼稚、狂热的人。


不管是何等荒谬的名堂,一出笼便能风靡一时,什麽“鸡血疗法”、“针灸治聋哑”、“饮水疗法”、“甩手疗法”、“磁疗”、“红茶菌”、“气功热”……实在是琳琅满目,蠢不胜收!


不顾逻辑的表现主要有5种:

1、概念不清;

2、不证而论;

3、乱用类比推理;

4、用“经典”作论据;

5、以偏概全。


一、概念不清


逻辑涉及的是概念、判断和推理。一个人要会正确地思维,第一步就是要弄清脑子里的各种概念,清晰、准确、正确,而咱们的拿手好戏,便是把概念弄得如同梦中仙女一般模糊,这就是咱们思维的第一个毛病。


从老祖宗起,咱们就从不知道给出概念的逻辑定义,从来不会准确界定所讨论的概念的外延,使概念变成了一堆边界不明的气团。


“道”、“仁”、“圣人”、“君子”、“小人”乃至后世的“理”、“气”等等重大概念,从来不曾明确地严格地定义过。


概念不清的后果之一,是我们不但热衷于奢谈某些连自己都莫名其妙的东西,而且还会为它们而激动。


逻辑概念混乱,导致的另一个后果是,即使遵循正确的思路也会导出错误的结论。这也是中国无法产生大思想家,既有的学问也无法深化的原因。


二、不证而论


所谓“不证而论”,是不顾逻辑学上的“充足理由律”,只有论点,没有论据。


这里随便引两句《老子》∶“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翻成白话就更一目了然了∶


“古代善于实行'道’的人,是去愚弄百姓,不是教育他们明白事理。聪明的人民是难以统治的。所以,用开发民智去治国只会坑害国家;反过来就会给国家造福。”


请看,这里哪一句话不是先入为主,强加于人?


这里的三句话,每句都是论点,毫无论据,实际上是三个彼此毫无相干的结论。


最后那句话用“所以”(“故”)引出,看上去貌似基于前面的论证的结论,其实只是与前两个结论并立的另一结论。


“智民难治”的结论并不自动导出“以智治国是祸国”的结论。就算勉强把最后这个结论说成是由前面的论点引伸而来的,它仍然只不过是建筑在未经证明的两个论点上。


三、乱用类比推理


就是从毫不相干的事物或自然现象中推导出人生大道理。


美国汉学家费正清早就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例子指出过这种“连锁推论”的荒唐。该“理论”从“个人”到“天下”层层放大,连续飞跃,毫无逻辑上的联系,却被读书人奉行了两千年,其间竟没有多少人认真想想∶一个人就算是修身修到活佛的境界,难道就会自动具备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能力不成?两千年下来,似乎只有一个曹操敢于公开承认他愿意使用像陈平那样的“盗嫂受金”者来治国。


这种病态联想,使我们像尼采笔下的“超人”那样,从此山的山巅一步就跨到彼山的山巅,在概念之间作狂野的“飞跃”。


四、以“经典”作为论据


第四个常见的逻辑毛病,是以“经典”作为论据甚至论点的来源,默认它们是无需证明的真理。


中国的古代“思想家”,似乎离开了权威的话就写不了文章。老子没有权威可引用,便捏造个“古之圣人”出来。孔子离了文王周公,孟子离了孔子,似乎都要害失语症。


到了后世,读书人的全部智能都用来“代圣贤立言”,全国人民两千年如一日地靠三四个死人的智慧讨生活。只要看看网上那些稍微认真一点的文章,不是引古圣人,便是引洋权威,这其中理由何在却忘了说。


五、以偏概全


乱作归纳推理,把个别的、一时的现象当作普遍的和永恒的。


这样的例子,翻开《四书》比比皆是∶“巧言令色,鲜矣仁。”此话似乎并不放之四海而皆准,因为倘如此,西方从推销员到政治家就没有一个好东西,因为他们推销或竞选时没谁不巧言令色的。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这是《四书》里能找到的最好的归纳,适用于大多数情况。可惜,错是错在那个“凡”字上,把话说死了,说得没有例外了。一场科研实验,无论事先计划的何等周密,却也不一定“立”,完全可能惨败。


觉得有用,就打个赏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