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盲点》|如何带着偏见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平头哥68 2022-12-30 发布于北京
约瑟夫·哈利南 品卷一族 2020-05-28 00:09
《盲点》00:0025:50

您收听的内容是我们对知识的提炼与再加工,如果你想全面了解书中内容,可以购买此书原版。与本书相关部分书籍的音频链接在文章的尾部,如有兴趣,敬请点击收听。

核心书摘

《盲点》通过收录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伯克利大学教授精心剖析的思维谬误案例,审视了13个让我们容易出错的思维陷阱,为读者详细剖析了人类思维中存在的偏见和盲点。除此之外,本书还提供了如何避开这些思维陷阱的方法指导,帮助大家实现独立思考,做出清醒、理智的决策。

图片

图片

本书鲜知

图片

关于作者

约瑟夫·哈利南,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哈佛大学尼曼访问学者,《华尔街日报》记者,专栏作家。他一直专注于研究心理学,尤其对人类的偏见行为有深入的观察,对消费行为、商业管理、产品设计、医疗、航空、股票投资等领域拥有近20年的一线观察和案例研究。

学什么?如何规避思维盲点,从而做出正确决策

你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我们通常只能注意到自己关注的内容,而对其他事物视而不见。因为我们的大脑总是觉得细节不重要,意义才重要。那么,大脑到底喜欢什么,记住什么?

《盲点》运用大量案例告诉我们大脑也是会骗人的。作者意在通过讲述思维陷阱的真正概念和影响,让读者真正学会独立思考。因为思考的独立程度,正暗示了你现在所处的阶层。最后作者贴心地为大家提供了让“盲点”可见的三个方法:堤防锚定效应的“忽悠”、跳出自己的旧习惯,以及杜绝“一心多用”。眼睛看到的未必是真相,很多事情摆脱偏见才看得到。

你还会发现

· 思维盲点的概念是什么 ; 

· “理性人假设”说明了什么道理 ;

· 远离偏见的方法有哪些。

一、眼睛看到的未必都是真相

经济学中有个“理性人”假设,意思是说,人在做决策时应该是绝对理性的,他会把所有因素都考虑进去,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可事实上,真正做决策时的情况要复杂得多,人们往往会被各种偏见误导,会变成非理性的。

生活中这种偏见太常见了。我们总说给人留下第一印象很重要,面试官早在看到面试者的前十秒钟,就已经做好了决定。确实,第一印象,总是难以动摇。如果你不喜欢夸夸其谈的人,看到表达欲很强的人,会不由自主给这个人贴上“不怎么样”的标签。除非他以后干了什么彻底颠覆这个坏印象的事,否则他一开始的形象会一直扎根在你心中。

观察一个事物、或者一个人,我们通常把自己对这个事物或这个人的认知,想当然地当成是这个事物或这个人本身。不过,就像第一印象一样,我们眼睛看到的未必都是真相。这就造成了判断偏差,就是作者约瑟夫·哈利南所说的“偏见”。

我们为什么总是被偏见左右,却依然对它视而不见呢?约瑟夫·哈利南指出,多数时候并非是出于主观原因,而是由观察的局限性决定的。

说到观察,首先想到的就是眼睛。我们总是以为只要想看,就能看到所有。可是作者告诉我们,眼睛并不是摄像头,它不能一下子就看到视线中的一切。不仅看不全,范围还很有限。事实上,在我们的视线范围内,眼睛能够清晰看到的范围只有两度。两度是个什么概念?

握住你的拳头,把胳膊伸出去,然后竖起你的大拇指,这个拇指的宽度范围大约就是两度。因为眼睛能够看到的范围有限,所以我们在看东西的时候,才会不停地四处张望,来突破这种局限性。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当眼球转动的时候,到底能够看到什么,并不由看到的事物本身决定,而是取决于谁在看。有证据表明,男性和女性通常会看到不同的事物。比如,让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同时看这么一个场景:一个小偷正在偷一位女士的钱包。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场景,女性的关注点是那位被盗女士的外貌和行为;而男性就会更留意那个偷东西的小偷。

不仅如此,人们的方向偏好也和习惯用哪只手有关系,比如在一个你不熟悉的十字路口需要转弯时,习惯用右手的人倾向于右转,而习惯用左手的人更倾向于左转。因此,书中建议,在商店、银行或医院之类的地方排队时,不妨多留意自己的左侧,这样往往可以找到更短的队列。

实际上,我们到底能看到什么,不仅取决于性别和双手的使用偏好,还会受到大脑 “退出阈[yù]值”的影响。

退出阈值的意思就是,在特定的一段时间内,如果自己找不到规定的物品,就干脆放弃,不再去找了。这就是我们大脑的工作原理,在寻找不到目标和意义的时候,就会迅速放弃。

即使你从事的是人们不希望你早早放弃的工作,比如放射科医生,他们发现恶性肿瘤的工作就是花大量时间寻找平时很少看到的东西,不过这类工作的失误率依然很高。

代表世界最高医疗水平的梅奥医学中心曾经做过一项调查,让医生回过头去检查那些原来没发现问题,但最后还是患上肺癌的病人的X光片。照理说,一开始做过检查,要是有肿瘤,应该会被发现才对。可事实却是,从90%病人的X光片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到肿瘤的存在,甚至早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前都能够被发现,但是一直被当值的医生忽视,直到病发。

连经过专业训练的医生,都会有如此高的失误率,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

而且我们的眼睛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更加留意自己希望看到的内容。也就是说,在我们收集信息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只去找那些能够支持我们的习惯和看法的信息,然后屏蔽掉那些不支持我们的信息。哈佛大学的眼科教授说过:“如果你不常看到一件东西,你就总也看不到它。”

其实,现在好多app就是利用这个bug,通过算法推送给你一些内容,无形中也加深了这种认知偏差。因为机器正是根据你过去的喜好来推送消息给你的。到最后,你看到的内容,全都是赞同你过去的经验和观点的内容。你发现你的身边,或者社交网络上的人,都是赞同你观点的人,不赞同的早就被加入了黑名单。

所以,作者约瑟夫·哈利南总结说,我们总以为是看到了一切,其实我们并没有。我们看到的只是真相的一部分,甚至只是表象,其中必然缺少了很多重要的细节,凭着这些不完整、不真实的“真相”去指引我们的决策,自然会犯错。

二、偏见一直在,只是大脑骗了你

我们现在已经明白,眼睛看见的未必都是真相。然而,明白了为什么会犯错,并不代表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我们还是一样地容易上当受骗。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明知道自己不可能总去健身房,还是会办健身卡,而且多半都是年卡。

曾经有经济学教授对此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因为大脑存在一种“过度自信”的思维定式。我们的大脑总是相信如果办了卡,自己肯定能经常去健身,但实际上呢?我们的自制力根本没有那么好。

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过度自信。我来举个例子,让你感受一下。

如果你问一位创业公司的老板,你的公司能存活五年吗?绝大多数人给的答案,都是“可以”。可实际上,能存活五年的创业公司其实微乎其微。有调查显示,在美国,新创公司第一年以后有40%破产,5年以内80%破产,活下来的20%在第二个5年中又有80%破产。显然,创业公司老板的自信有些过头了。

你看,大多数人的自我认知都是不准确的,我们其实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厉害,想象是一回事,真正能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如果被这种过分良好的自我感觉一直蒙蔽,接下来悲剧就要来了。

历史上的隋炀帝杨广,就是一个沉迷于过度自信的皇帝,把本来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最后丢了江山和性命。

从东汉末年到隋朝建立,中国一直处于战乱之中,偏远的辽东半岛也一直蠢蠢欲动,想要挑衅中原。要知道,辽东原来可是隶属于隋朝的一个郡,如果不能收复辽东,那就意味着国家的统一没有完成。

杨广继承了他老爸杨坚的皇位,杨坚靠着搜刮百姓,囤积了五六十年的粮食,给杨广留下了一个不错的家底,可以说杨广是个典型的“富二代”。不过隋炀帝不满足于眼前,他的终极目标是要建立一个远超周汉的王朝,并且要成为千古一帝。

所以他刚一当上皇帝,就想着超过秦皇汉武的功劳,开始了全国统一的大业。最开始一切都顺风顺水,如果不是三征高丽,杨广差一点就成了千古一帝。

第一次东征,杨广亲自披挂上阵,率领三十五万隋军将士出征高丽。大家都觉得隋朝一定能轻松获胜,因为当时隋朝的军队刚刚打败了陈国,比起陈国来,高丽简直就不堪一击。在进攻高丽之前,隋军就设立了专门接收降兵的投降署,过度自信的隋炀帝认为,这是一场可以让敌军不战而降的战争。

但是没成想,高丽这个小国家,抵抗异常顽强。再加上杨广忽略了辽东半岛、朝鲜半岛的地理环境,基本都是海上作战。就这样,在隋炀帝的指挥下,三十五万隋军将士几乎全军覆灭。

杨广“吃一堑长一智”,他认为,第一次东征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战争的投入不够。第二次东征,他准备的粮草和士兵是第一次的一倍。这次总该能赢吧,可杨广没有料到,就在高丽马上要投降的时候,隋朝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叛乱。所谓攘外必先安内,隋炀帝只好带着部队回来,虽说叛乱解决了,可收复辽东的机会也错过了。

我们知道,战争是最耗费财力和物力的。在经过了两次东征以后,隋朝的老百姓已经活不下去了。不过杨广还是很自信,认为和自己的千秋大业相比,老百姓苦一点算不上什么。隋炀帝依旧我行我素,不顾国力发动了第三次征讨,这已经是穷兵黩武了。

第三次东征,高丽也受不了了,只好求和。虽说这次好像是胜利了,但实际上也是赢得很勉强。再回看自己的国家,已经不是那个繁荣富足的太平盛世了。 老百姓的日子过不下去了,只好抄起家伙来反抗,统治阶级内部本来就不稳定,各地贵族也纷纷起兵来反对杨广。

正如巴菲特所说:“请认清你的能力范围,并呆在里边。这个范围有多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这个范围的界限在哪里。”历史很快证明,隋炀帝正是由于过度自信,没有认清自己的能力范围,最后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也跟着灭亡了。

适度高估能力是积极的人生态度,毕竟 “自信心”是我们一直希望拥有的进取精神。然而错就错在了过度的“高估”,以至于曲解成自负,再加上贪婪作祟,那是会要命的。

任何人都有偏见,上到天皇老子,下到贫民百姓,我们也没比“普通人”强那么一点。只是人们因为过度自信,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正是这种大脑过分良好的感觉,为我们要犯的很多错误埋下了种子。

三、三招教你从容远离偏见

听完前面两个维度的讲解,你是不是有点发愁了:我们的眼睛,看到的东西往往是非常有局限性的;我们的大脑,做决策时也常常会陷入过度自信的误区,难道人类真的对偏见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吗?

当然不是,本书作者约瑟夫·哈利南就发现了一些简单实用的技巧,能够帮助我们从容绕开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偏见陷阱。这些技巧包括摆脱商家的锚定效应,远离自己的旧习惯,杜绝“一心多用”等。

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学习如何敲响理性世界的大门。在所有的技巧之中,最常用的就是摆脱商家的锚定效应。

锚定的套路就是,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对方先给出一个参考值,然后给出一个更低的值,让你更容易轻松地接受这个结果。举个例子,去面馆吃面,有两种面:海鲜鲍鱼面标价128块,普通牛肉面30块。

你一想,海鲜面这么贵,还是牛肉面价格实惠,就点它吧。其实面馆老板的算盘早就打好了,就希望你点牛肉面。海鲜面就形成了一个锚定效应,它给了你一个心理参照物,好让你自己对比出牛肉面的便宜。

美国和德国的研究人员在2001年已经发现,先开价,对谈判更有利。这是因为先开价容易形成价格锚点,绝大多数人会根据这个报价去砍价或者权衡。

比如说,买房就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会经历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商业谈判”。知道了锚定效应,你是不是就明白了,为什么看房的时候,售楼小姐总是先带你看大户型、价格高的房,说白了就是先给你一个基准,好让你的心理价位提高,然后他们就趁势推销他们的中小户型。

原来商家早就研究过人的心理,所以说,想要摆脱这些个套路并不容易。不过还是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我们的一些偏见还是可以得到纠正,或者说是可以弥补的。比如,要想不掉入锚定效应这个陷阱,就要货比三家,还要多留心那些标着原价的“打折”商品,有时候折扣并不一定代表真正的低价。

讲完了第一个技巧“摆脱商家的锚定效应”后,我们再来看第二个,远离自己的旧习惯。你可不要小看了旧习惯的力量,要知道,我们可以一天不跟商家打交道,却没有一刻能摆脱自己的影响。

不可否认,一些旧习惯可以帮我们节省时间,轻松地解决一些问题。然而,弊端也很明显,它也会让我们的思维固化,对新的变化缺少必要的感知,最终我们只能看到自己希望看到的。

我们熟悉的股神沃伦·巴菲特,以前他的投资习惯就是坚持不投资或极少投资科技公司。在这种习惯思维的影响下,他坚定地看好IBM,却错过了当时股价还很便宜的亚马逊。不过事后,巴菲特意识到错误,通过学习,逐渐了解到原来科技公司,也是有投资价值的。于是卖出了手中的IBM股票,买了苹果公司的股票。

虽然货比三家摆脱了商家的锚定,精进学习远离了自己的旧习惯,可更多的时候,我们踩过的坑还是会再踩。作者约瑟夫·哈利南告诉我们,有一部分原因是 “一心多用”造成的。

我们都有这种体会,总是一边处理Excel表格,一边还要讲着电话,还要时不时地刷一下朋友圈。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一心多用”,一度以为自己就是能力超强的斜杠青年,可以身兼数职,同时做几件不同的事。可实际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的注意力只不过是在几件事之间不断地切换罢了。

有研究显示,如果被其他事情(比如接电话)打断之后,要想再回到专注的脑力工作,平均需要15分钟。也就是说,切换的次数越多,你所需要的切换成本就越高。

结果就是,你越是想兼顾所有的事情,反而哪样也做不好。你可能觉得这没什么,也就是工作效率低一点,但是,如果这种 “一心多用”放在驾驶飞机上,可能就会造成一次严重的空难。

而这次空难就发生在1972年,美国东方航空401号航班的目的地迈阿密国际机场。就在机长准备降落的时候,他发现指示灯不亮了,于是就起身去检查。机长没能弄清怎么回事,就把副驾驶也叫过来一起检查,还是一无所获,接着他们又把随机工程师也叫了过来。

大家都在忙着检修指示灯的问题,竟然没有一个人注意到,现在飞机是无人驾驶的状态。终于,机长意识到了这个情况,可是为时已晚,5秒钟之后,飞机俯冲向了机场北侧的沼泽地,机身燃烧起来。这次事故最终导致包括机场本人在内的101人遇难,而这一切,都是由于机组人员“一心多用”造成的。

这种在飞机状况良好的情况下,飞行员竟然会驾驶飞机,直接撞向地面,就叫“可控飞行撞地”。这次空难并不是一次意外事件,调查显示,有40%的空中事故和超过一半的空难事件,都和这种可控飞行撞地有关。

你看,一心多用,带来的不仅仅是效率的降低,还可能因为注意力的分散带来更大的灾难。所以,我们不妨在工作时放下手机,关上音乐,减少浏览器打开的标签页,减少多任务处理的频次,学会时间管理,让自己专注于眼前的事情,才能真正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就是作者为我们量身定做的三个简单法则,了解商家的促销伎俩,我们就能成功避开他们精心设计好的陷阱;开拓眼界,跳出自己的旧习惯,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会有大改观;集中注意力,“一心多用”未必能带给我们更高的效率。

总结

以上就是《盲点》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盲点》这本书回答了一个很多人在生活中都会问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我们易被偏见左右?”因为我们的眼睛能够观察的范围有限,因为我们的大脑“过度自信”,二者综合作用才导致我们没有“自知之明”,容易掉进思维的陷阱里。

但回答“为什么我们易被偏见左右?”这个问题,并不是《盲点》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教会我们避免被偏见左右的方法,堤防锚定效应的“忽悠”、跳出自己的旧习惯、杜绝“一心多用”才能真正让“盲点”可见。

我们今天和大家读《盲点》这本书,并不是要让大家杜绝掉进“盲点”的陷阱,因为人类的盲点是由生理机能决定的,彻底杜绝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我们是希望通过这本书让大家意识到“盲点是存在的”这个客观事实,然后在今后做决策前能多想一步“自己有没有被盲点遮住眼”,合理地规避比彻底杜绝更现实,也更科学。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1470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拆书人:一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