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陵战役

 都是骗子cpfs97 2017-06-14

马陵战役/马陵战役 编辑

 齐魏马陵战役发生于周显王二十八年,魏惠王二十九年,齐威王十六年,韩照侯二十二年(公元前341年)。魏攻韩,齐救韩,齐魏两军交战于马陵地区,齐军胜,魏军败。

马陵战役的诱因/马陵战役 编辑

周显王十二年,(公元前357年),韩、魏发生了互争宋属黄池之争。魏惠王在东西两线获胜,以大国自居,傲视韩国,自然激起韩的反抗。魏以政治压力达不到预期目的,只有诉诸武力,转而对韩进攻,于是韩魏战争爆发。赵与韩同属三晋友邦,又有姻亲关系,遂派兵援韩抗魏。但韩赵军事力量毕竟敌不过魏军,只得向齐求援,齐宣王感到事关重大,召集重要大臣商讨对策。相国邹忌反对出兵援韩,认为韩魏战争与齐无关,应置身度外,以往虽然在桂陵打了胜仗,但在襄陵却打了败仗。田忌则主张立刻出兵援韩,认为如不“早救”,韩就会为魏所吞并,魏势更大,“兵祸必及于齐”。齐宣王征询孙膑的意见。孙膑审时度势,认为:魏恃其强,连年来无论在东方或西方,都获得胜利,始终没有忘记对付齐国。齐不救韩是“弃韩以肥魏”,一个强大的魏国,对齐国肯定是不利的。对田忌“早救”的建议,他认为也不妥当,因为韩魏两国的兵力在没有遭到重大损失之前,出兵援韩,就是代替韩国抵抗魏国,是被韩国牵着走。魏素有灭亡它国之心,韩国一旦灭亡,魏国必定再向东侵袭,威胁齐国,因而齐对韩国不能不救。于是孙膑提出“深结韩之亲,晚承魏之弊”的主张。使韩以为有齐为援,竭全力以抗魏,借韩兵力疲敝魏军。运用卞庄子刺虎的原则,待弱者死,壮者伤,一举而得两虎,齐就能够“受重利而得名,用力小而成功大”。宣王赞成孙膑的见解,下令齐军加强战备,待机而动。

韩得知齐决定支援,军心振奋,连续向魏发动五次强大反攻,虽给魏军以沉重打击,但“五战不胜”。只得催齐速出兵,并表示“委国于齐”。齐宣王看到时机成熟,仍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援韩。田忌主张直接向韩进军,孙膑则以为应当“攻其必救”,直趋魏国战略要地大梁,调动魏军回救本国。于是,齐军按照孙膑的主张出兵攻魏。齐军攻入魏境只遇轻微抵抗。如入无人之境。魏惠王感到形势严重,即令庞涓停止对韩战争回师,并起倾国之兵以太子魏申为上将,庞涓为将,统率大军,迎击齐军。

齐魏两军作战序列/马陵战役 编辑

齐军         魏军   
统帅 将军  田忌    统帅 王太子大将军 魏申
将领 军师  孙膑    将军 庞涓  
   大将 田缨    将领 庞芙
      田盼       庞葱
兵力 约十万人     兵力 约十万人

齐魏两军作战策划/马陵战役 编辑

齐军虽进入魏国境内,面对的是败而复振的强悍魏军。在强敌面前,贸然决战是错误的,孙膑指出说:“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决定先行撤退,选择有利时机和地区,打击敌人。

魏军自恃12年来在东西两面连续获胜,兵强马壮,无敌天下。虽然太子申出任统帅,军务实际仍由庞涓主持。庞涓的目的,不仅是肃清入境齐军,而是彻底摧毁齐军实力。因此急于求战,以致不顾敌情变化,贸然采取战略进攻。   

马陵战役的经过/马陵战役 编辑

根据计算,若齐军攻魏,向大梁进军,急行军3日内,即可到达汴郊。于是,齐军由鄄城钜野之间进入魏境,魏太子申率领的主力军与庞涓指挥的部队向东转进,两军会师,与齐军相遇于今河南外黄附近。魏军斗志昂扬,声势汹涌,决定与进入国境的齐军决战。齐军根据预定作战计划,避免与魏军硬拼,实行战略退却。于退却途中采用“减灶诱敌”的计策以迷惑魏军,激起魏军的轻敌情绪,引诱魏军贸进追击。第1日齐驻军营地设10万灶,第2日驻军营地减为5万灶,第3日驻军营地仅有3万灶。孙膑判断魏军追到马陵的时间,利用马陵的险要地形,预置伏兵准备袭击敌人。   

魏军追击齐军。头1天经过齐军营地,庞涓发现齐军营地遗留10万个炊灶,第2天追到齐    军营地,发现仅有5万多个,第3天到齐军营地见只有3万灶。庞涓为这种虚假现象所迷惑,兴奋地对魏军将领说:“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境三日,士卒亡者过半”。太子申虽提醒说齐人多诈,必须注意,但庞涓仍自负地认为消灭齐军、洗雪桂陵战败之辱,在此一战。他挑选精锐,放弃步兵,留下辎重,亲自率领部队“倍日并行”,猛追齐军。

周显王二十八年,魏惠王二十九年.齐威王十六年(公元前341年)十月,孙膑预计魏军到达马陵时间为薄暮。因为十月天黑较早,马陵道狭,旁多阻隘,可以伏兵。于是齐军砍倒路旁丛树,纵横投置,堵塞通路,选择大树一颗,剥去树皮,上书“庞涓死于此树之下”。齐军令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规定“暮见火举而俱发”。魏军追击齐军进入马陵道,时值十月下旬某日薄暮,天色昏暗。魏前锋部队被齐军所砍倒的树木挡住去路,庞涓命令立即排除障碍,继续前进,并亲到前方视察,突然发现一树于发白之处,隐约有字迹,但昏黑难辨。乃举火照明,看出是“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八个字。齐军伏兵望见火花,万弩齐发,箭如骤雨。魏军顿时大乱,纷纷被射死于乱箭之下,庞涓也身受重伤。齐军猛扑过来,杀声震天,庞涓至此智穷力竭,自料不能脱身,悲叹说:“遂成竖子之名”而拔剑自刎。齐军主力部队乘胜攻击魏军后续部队,魏军仓促之间,匆忙应战。太子申无力扭转局势,被齐军俘获。魏军除部分突围逃走外,其余全部被歼。太子申被俘后,由于受侮而自杀。这是魏军从未有过的惨败。   

马陵战役胜利结束,“孙膑以此名显天下”。这时齐国将相之间依然矛盾重重,孙膑不愿置身政争,退隐山林,把经历的战争经验编著成《兵法》八十九篇留给齐王。   

评 析/马陵战役 编辑

马陵之战是战国初期齐魏两国争霸中原的决定性战役,也是魏国继桂陵战役后失败最为惨痛的战争。经此一役,魏国力日渐衰退,从而结束了自己盛极一时的历史

魏军的失败教训是多方面的。《孙子兵法》指出:“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战”  魏国本来自桂陵战败后,曾取得联合韩军击破齐、宋、卫联军的襄陵战役的胜利,挽回了桂陵战败的声誉。接着又击败秦军,迫使秦孝公俯首求和。“逢泽之会”,魏国俨然成为中原诸侯国的盟主。这些重大的胜利,使魏占有巨大的战略优势。凭借这样的声威,魏国打败韩国可谓易于反掌,即令齐国援韩也不足为惧,只要兼顾全局,战略措施得当,仍可稳操胜券。但是,魏惠王恼怒齐国一再为敌,一气之下倾全国之兵迎击齐军,企图与齐决一死战,这就犯了“怒而兴师”的兵家大忌,种下失败的根源。

骄兵必轻举妄动,而轻举妄动之师,必然陷于失败   魏国君将士都有严重的轻敌思想:魏惠王未研究齐军的作战企图就轻率地出动全国之兵;庞涓一看到齐军锅灶的减少,就武断地认为齐军胆怯逃亡,即率精锐冒进,终于落入齐军圈套。使魏惠王和庞涓吞下了难咽的骄兵必败的苦果。

历史在它发展的长河之中,常常会出现某些惊人的相似之处。假如在出现的相同的处境之中,牢记前车之鉴,慎重临之,当不会重蹈覆辙。然而同一个孙膑,在12年后,用同一个疾走大梁,“围魏救赵”的战法,却再次调动了同一个魏惠王和庞涓就范,这就构成了魏军失败的第三个原因。魏惠王和庞涓并非庸碌之辈,却轻易地中了孙膑“减灶诱敌”的谋略,这一方面固然由于孙膑谋略的高超,棋胜一着;另一方面则不能不归咎于将帅个人的素质。魏惠王一怒之下而发全国之兵,说明他缺乏应有的关照全局的战略头脑;庞涓见齐军减灶就冒进穷追,也说明他骄傲轻敌,好大喜功的性格弱点。而这些对将帅来说,正是致命的缺陷。

齐魏马陵之战既是魏国国势江河日下的开始,也是中原形势的转折。由于整个三晋势力元气已伤,无力恢复,因而失去阻止秦国东进、屏蔽中原的可靠力量,为秦国势力进入中原举行了奠基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