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乐这么不健康的饮料,为什么只要孩子想喝,我就让他喝?

 流浪猫的金箍棒 2017-06-15

最近在后台,看见一个妈妈给我的留言,本来回复了一大串文字,却发现超过了文本限制。最后干脆写成一篇文章吧,说说我的一些思考。

这段留言讲的是,孩子因为喝可乐,和爸爸发生了矛盾,妈妈左右为难,不知道是该继续限制他喝可乐,还是让他大大方方地喝。

①昨天过节,爸爸带孩子去三爷爷家,三爷爷给他喝了一口可乐,这一喝可不得了,初次品尝到的美味,三爷爷见他喜欢给了他一整瓶。

②大概是路上孩子提出要喝,他爸一气之下把整瓶可乐倒了。孩子又气又崩溃,还要咬他爸爸。回来之后一直闹。

③爸爸的做法可能有不恰当之处,可是可乐真的不是健康的东西。我们同时也担心的是我们这样制止他喝可乐,他会不会更迷恋可乐。

④马上要读小学可以支配他的零花钱了,他会不会在外躲着我们狂喝可乐以此来弥补心里的缺憾。

其实从小到大,我对吃吃喝喝,都没什么太狂热的兴趣。但我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喝可乐的滋味。

那时小小的我,举着可乐瓶子,灌一口下肚,哇塞,好像身体每个细胞都跳动起来,一颗沉闷的心穿上了冰雪小裙在旋转,在飞舞,在叫嚣——还要再来一口!

孩子初次品尝到的美味,的确也是一次难以抵挡的诱惑。

所以当妈以后,我也总是把这样对身体有害的诱惑,推迟到尽量晚与孩子见面,从不主动提供给她们。

01

从这位妈妈的留言看,她的孩子在三爷爷给他可乐之前,也是一口都没喝过的。可人毕竟是社会的动物,我们不给孩子喝可乐,并不代表这个世界没有可乐。

当孩子在环境中第一次接触到可乐,孩子的爸爸却把可乐一倒了之,孩子会又气又崩溃,还咬爸爸,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

如果我们再教育他,这是不健康的东西,不应该喝,其实都毫无说服力。因为孩子明明在他的三爷爷那里,品尝过它的美味,三爷爷还送给他一整瓶,鼓励他继续喝完。

现在说他不应该喝,孩子心里说不定在想“你骗谁呢”!

越是控制,越是失控。

爸爸对可乐的激烈反应,会让孩子对可乐产生特殊的联结,越是不让孩子喝,孩子越是好奇和渴望。

如果可乐长此以往成了孩子的禁区,妈妈在留言里担心孩子会迷恋可乐,是有可能发生的。

想起我一个闺蜜的孩子,在幼儿园抢过几次同学的棒棒糖,就因为闺蜜从来不给他买。

也有妈妈给我留言,她的孩子只要是爷爷去接,就会要求买可乐喝,回家被发现,就说不是她要喝,是爷爷非要买给她喝,她才喝的。

迷恋导致的匮乏感,会让孩子想尽办法要得到,学会不择手段,不惜用抢、用撒谎来达到目的。

妈妈说,孩子马上要读小学,可以有支配的零花钱了,会不会在外躲着狂喝可乐,以此来弥补心里的缺憾?

她会问出这样的问题,想必已经知道,可乐是没办法完全禁止的。

如果三爷爷的可乐,让孩子自然地喝下去了,即便妈妈心里头有些不安,但也只是轻轻地问一句:“是不是很好喝?”

孩子打个饱嗝,愉快地回答:“嗯!”那可乐在孩子心中,也不过是一种好喝的饮料而已。

在这样的场景下,让孩子享受当下,享受快乐,就是让他感受到你的爱的时刻。

王尔德说:让孩子品行好的最佳方法,就是使他们愉快。可这个社会的大多数父母,在让孩子愉快这点上,都显得出奇的吝啬。

02

你怕影响孩子健康?你怕孩子上瘾?三爷爷的那瓶可乐,还承受不了需要长期影响才可能发生的罪名。

妈妈的担心,是在此之后,孩子还继续想喝可乐怎么办。

那就观察一下,他主动提出这个要求时的场景吧。是快要吃饭的时候吗?还是去逛超市的时候?是热得汗流浃背的时候?还是在不舒服的时候?

假如没什么特别的背景,孩子想喝,我们让他喝,满足感会很快让他失去对可乐的好奇和新鲜,他想喝的频率也会越降越低。

但假如他喝的次数越来越多呢,假如他想喝的当下,时机并不合适呢?那我们就真诚地表达感受,和他商量:

妈妈担心你喝得太多了,才过了两天又喝,身体承受不了这么多可乐,这一次就不喝了吧。

妈妈怕你喝了可乐就不想吃饭了,等吃完饭休息了几个小时以后再喝,好吗?

只要有理有据地和孩子达成了共识,可乐也不再化作孩子执拗的一部分,去成为我们的心病了。

但可乐始终不是什么健康的饮料,随着孩子上了小学有了零花钱,他喝可乐的频率高低,我们根本无从知晓,也难以干涉。

当初我也曾担心过这一点,于是带着小拍逛超市,每买一样吃的,就和她一起看食品的配料表,告诉她哪些东西是对她身体有好处的,哪些吃多了,会影响健康。

这需要提前做些功课,或者临时用手机查一查没见过又可疑的配料。

看过可乐的配料表,过量会出现危害的,大概是咖啡因、大量的糖分以及那些五花八门的食品添加剂。

这些食品添加剂,都值得我们去深究到底对孩子有哪些可能的危害。科学而认真的态度,比向孩子吼叫一句“对身体不好”有着百倍的说服力。

孩子能感受到妈妈真实的爱,不是笼统的命令,不是敷衍,也不是借口,当孩子有了零花钱买可乐时,也会渐渐生发出一种对自己身体负责的意识。

著名心理学家李雪说,每个顽固的坏习惯背后,都是匮乏爱的痛苦呐喊。

一个从小对饮料没有太多匮乏感的孩子,长大后,即使身处饮料堆,也会有所节制,永远保持一颗平常心。

给孩子真正的爱,即便在我们担心的可乐问题上,给孩子充分的看到和回应,让孩子的生命长出自己属于自己的力量,我想,这才是我们需要坚持的吧。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