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关于1997年版《忻州地区志》建置(第8页上)上一段话的纠错

 黑老赵 2017-06-15

[转载]关于1997年版《忻州地区志》建置(第8页上)上一段话的纠错

(2016-07-28 23:28:46)

                关于1997年版《忻州地区志》建置(第8页上)上一段话的纠错


   “也是在北魏时期,割代郡西境(今宁武等地)为契丹首领尔朱羽健封地。孝文帝太和年间,又将梁郡(今朔州境)赐予尔朱代勤公爵,梁郡公后代居肆州,占有南秀容地,因而南秀容习惯称梁郡地,今岢岚一带则为北秀容地,后因其地有岢岚山,改名岚州,今宁武一带为秀容郡之石城县,今宁武、五寨等地属秀容郡之北秀容地。其间还置神武郡,属朔州。北魏孝明帝元诩熙平元年(518)雁门郡、广武县治一并移于古上馆城(即今代县城)。东魏孝静武帝元年(543)……”

    这段话问题太多。

    1、“割代郡西境(今宁武等地)为契丹首领尔朱羽健封地”,这里有两个问题:1、代郡,西汉到晋辖境相当今河北怀安、蔚县,山西阳高、广灵、灵丘以及内蒙古兴和、尚义县境。都在今朔州市以东。代郡以西在北魏建国后为司州,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司州为恒州(州治都在今大同,地域包括今朔州)。恒州西面是朔州(治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这里是误把今代县当代郡了,代县在北魏是雁门郡广武县,而且代县从来没叫过代郡,只是在唐代才置代州。所以说宁武等地是代郡西境错。不如老老实实按《尔朱荣传》:2、“以居秀容川,诏割方三百里封之,长为世业。”“割北秀容之地三百里为契胡首领尔朱羽健封地。”《资治通鉴》胡三省注曰:“此北秀容也,在汉定襄郡界”。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亦曰:“北秀容,在汉定襄郡界,去南秀容三百余里”。

     2、“契丹首领”错,尔朱氏为契胡,是羯族,非契丹,应据《魏书·尔朱荣传》改为“契胡”。

     3、“孝静武帝”错,东魏没有孝静武帝,只有孝静帝、孝武帝。孝静帝元年为534年,不是543年。这句话大概应为“孝静帝武定元年”武定元年恰为543年。请改为“孝静帝武定元年

     4、“又将梁郡(今朔州境)赐予尔朱代勤公爵”,此句话大不通,中国历史上从没封谁为“公爵”一说。常用说法是封某某为某某侯,某某公。《尔朱荣传》原话为:“高祖赐爵梁郡公。是说孝文帝赐尔朱代勤为梁郡公爵位。所以这句话按前意应改为“太和年间孝文帝赐尔朱代勤梁郡公爵,领有今朔州境内之土地。”但“领有朔州境内之地”不知典出何处?

     关于尔朱代勤,《尔朱荣传》原话为“高宗末,假宁南将军,除肆州刺史。高祖赐爵梁郡公。以老致仕,岁赐帛百匹以为常。年九十一,卒。赐帛五百匹、布二百匹,赠镇南将军、并州刺史,谥曰庄。孝庄初,荣有翼戴之勋,追赠太师、司徒公、录尚书事。 这里没说一句赐地的话,即使公爵有封邑,邑应在梁郡,而按《朔县名胜古迹调查表》云:“梁郡城。北魏太和间。今县北二十里。公有。城已湮。孝文迁洛后赐秀容酋长尔朱代勤爵梁郡公。后置梁郡城于朔州北二十里,为北秀容地”。这里说得客观,是先赐爵,后才置梁郡城。而非先有了梁郡城才赐爵。所以如果改,则依上述“孝文迁洛后赐秀容酋长尔朱代勤梁郡公。后置梁郡城于朔州北二十里,为北秀容地。”为是。

    5、“梁郡公后代居肆州,占有南秀容地,因而南秀容习惯称梁郡地,今岢岚一带则为北秀容地,”这段话也大有问题,尔朱代勤是尔朱荣祖父,其父为尔朱新兴,尔朱传说得清楚,尔朱新兴并没有任过肆州刺史,尔朱新兴一生的实职只有一个世袭的北秀容领民酋长。这一点从孝昌二年(526年)尔朱荣擅废肆州刺史尉庆宾,私以尔朱羽生代为刺史,就是明证,代勤死后,至少尉庆宾曾任过肆州刺史。所以说梁郡公后代居肆州,占有南秀容地,有问题。后代居肆州勉强可说,而占有南秀容地却无论如何说不下去,人家那里有刺史,你只能居,怎么能说占,占是在尔朱荣擅废肆州刺史尉庆宾,私以尔朱羽生代为刺史之后。这且不说,就字面讲,梁郡城既在朔州,朔州是北秀容,只有北秀容习惯称梁郡地,哪有南秀容习惯称梁郡地的理?南秀容在岚县,岚县与岢岚直到隋以后才分开,一直为一个县的地域,怎么可能岢岚称北秀容,岚县称南秀容,南北秀容也太小了。而《魏书》就分明记着:高欢“擒尔朱智光于梁郡之岢岚南山”,看来岢岚当时是梁郡地,既为梁郡地,按前文“习惯上”就是南秀容,却怎么又成了北秀容。

     6、“今宁武一带为秀容郡之石城县,今宁武、五寨等地属秀容郡之北秀容地。”这里又自相矛盾了,前面说“梁郡公后代居肆州,占有南秀容地。”秀容郡在肆州,石城在秀容郡,那今宁武一带就应该是南秀容地,而这里又说,今宁武、五寨等地属秀容郡之北秀容地。如此夹缠不清,真不知是什么意思?但不管是什么意思,北魏时,宁武北部只能是秀容郡敷城县,而不会是石城县,因为石城县西面的今原平轩岗一带红池村还有个敷城县,与宁武相邻。神池五寨等地如果在北秀容范围内,就不在秀容郡范围内。事实上,南秀容就是肆州秀容郡(包括岚县、岢岚、静乐、宁武分水岭以南及忻州、定襄、原平等地),北秀容就是秀容郡以北之地(可包括神池、五寨、朔州、平鲁、清水河等地,但不会包括岢岚在内)。

     7、“其间还置神武郡,属朔州。”北魏朔州在今朔州西。《资治通鉴》:“辛丑,魏主至朔州。”胡三省注曰:“魏收地形志:云州,旧置朔州。又有朔州,本汉五原郡,魏为怀朔镇,孝昌中始改为朔州。今此朔州,当置于云中之盛乐。时置朔州于定襄故城,领盛乐、广牧二郡。宋白曰:孝文迁洛之后,于今朔州北三百八十里定襄故城置朔州,后乱,废。”这就是说北魏曾有过两次置朔州,一在孝文帝迁洛后,一在孝明帝孝昌中(525~527),今朔州是在北齐天保年间所置(551~558),后世往往将这三个朔州相混,神武郡如果属朔州也不在今朔州境内。

     此段应该改为:“也是在北魏时期,割北秀容(今朔州、平鲁、神池、清水河……等地)之地三百里为契胡首领尔朱羽健封地。孝文迁洛后赐秀容酋长尔朱代勤梁郡公。后置梁郡城于朔州北二十里,为北秀容地梁郡公后代居肆州,在南秀容地。岢岚一带因尔朱氏在尔朱荣贵后扩张为梁郡地。今宁武北部属秀容郡敷城县,今神池、五寨等地属秀容郡之北秀容地。其间还置神武郡,属朔州。北魏孝明帝元诩熙平元年(518)雁门郡、广武县治一并移于古上馆城(即今代县城)。东魏孝静帝武定元年(543)……”如此改,不会误导后人。


  二:关于常山

    “我将一宝符藏于常山(今北岳恒山,在山西浑源县境内)之上。”错!

    常山在今河北曲阳县境内,此为古代真正北岳恒山。浑源之北岳恒山是在清朝顺治年间才改封祭的。具体解释见(《辞海》常山条与恒山条),所以建议将括号内字去掉。或注为在今河北曲阳县。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胡三省注曰:“此北秀容也,在汉定襄郡界”。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亦曰:“珪遣兵东渡河,屯 秀容以救之,此北秀容也”,“北秀容,在汉定襄郡界,去南秀容三百余里”。

    宋初乐史《太平环宇记》即认为:“秀容川,川東北接恒州,南接肆州,西限大河,北接朔州。東西六百里,南北四百餘里。”按此秀容川四至,北魏恒州治平城(今大同)、肆州治九原(今忻州城)、孝文帝迁洛后朔州治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大河即黄河,黄河以东六百里,到五台山(忻保高速316公里),忻州城到大同208公里,则恰与《太平环宇记》东西六百里,南北四百里相符。则今忻州市、朔州市全部,今大同市大部及内蒙清水河县均在秀容川内。

   《辞海》秀容川则比《太平环宇记》所说减了一半:“秀容,古地区名。又名秀容川。相当今山西西北部云中山、句注山迤西,桑干河、汾河上游和黄河东岸一带。分南北二部:北魏时尔朱氏世为北秀容酋长,所居梁郡城,故址在今朔县北,周围三百里皆其封地。南秀容有城,在今岚县南。相传为刘渊生地。”云中山、勾注山迤西,则将今《太平环宇记》中忻州市东部忻州、原平、定襄、代县、繁峙、五台及大同市划出了秀容川,其所据则显然来自《尔朱荣传》。

    《太平寰宇记》朔州鄯阳县条云:“故武郡城。《冀州图》云:梁郡城在鄯阳北二十里,即尔朱荣所居。”《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云:“秀容城,后魏时之北秀容,亦曰梁郡城,在今山西朔县西北。”清《朔州志》云:“梁郡城在州城北二十里,遗址尚存”。民国十一年(1922)《朔县名胜古迹调查表》云:“梁郡城。北魏太和间。今县北二十里。公有。城已湮。孝文迁洛后赐秀容酋长尔朱代勤爵梁郡公。后置梁郡城于朔州北二十里,为北秀容地”。前引《辞海》秀容条:“北魏时尔朱氏世为 北秀容酋长,所居梁郡城,故址在今朔县北,周围三百里皆其封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