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最透彻的分析】太极拳真的能以柔克刚吗?(二)

 阿金大大 2017-06-15



四. 气功炼劲的迷思


现代的养生学有个新名词,称为“气功”,无论气功这个字词的首次出现是在晋朝许逊的书或更晚的宋朝著作,气功名词的广泛使用是在1955年之后,基本上是循用养生学的调身、调心、调息等方法来锻炼身体,与内家拳的内功含有相似的内容,但两者的功法和锻炼目的并不相同;无论如何,用气功的方法是练不出内家拳之特殊内劲。近代气功运动的风潮有起有落,其发展是先被神化、然后是失望,一些气功大师们的神功奇迹,都经不起考验而结束。只有外行人才会相信养生法的身心锻炼可带动出特异功能,也误信内家拳之内劲锻炼会产生凌空劲。但是气功这个统一的名词,却将中国养生学推广至世界各地。而常人并不知道气功之气和太极拳之气的区别,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亦将气功和太极拳合并归类为另类医学来研究。不久前,一篇综合报导评论自1993年至2007年在英文学术刊物发表过的576篇气功和太极拳的研究论文,虽然认同了气功和太极拳在预防医学上的一些疗效,但亦指出了历年来科学界对太极拳的健康效果研究要多于气功效果的研究。



随著气功运动的风潮,1960年起李经梧等人开始将气功纳入了太极拳内功炼法,虽然其目的是为了推广气功和太极拳的健身作用,但是这个托辞却混淆了常人对真正内家拳技击内功的认知。由于炼法不尽相同,无论气功是和太极拳的正确动作分而行之或同时进行,均练不出真正的内劲。譬如魏树人等著书,介绍了汪永泉先生的太极内功,讲述到:

(1)肩、腰、胯会形成三个体外气圈,汪永泉的儿子汪仲明又加上了“脚踩阴阳八卦图”的第四个气圈;

(2)头部周围会像佛光一样形成光圈;

(3)气体会由体外出入身体,发出犹如佛像身后之背光;

(4)胸前十字会发出阳动之形;

(5)大小气球般的浩然正气会发出内劲等。

这些意想式的气功类炼法,与传统内家拳的内功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有些太极拳大师们在作推手发劲表演时,都是选用初学者或不懂松柔走化者,只能炫耀于外行人。



在1992年4月山东济南皇亭武馆内,曾举行了中国首届全国重点单位太极拳推手观摩交流会,几位陈、杨、吴、孙式太极拳名师难得地被安排相互推手较技,录影片也被保留下来了。观看当年魏树人与门惠丰的推手,55岁的门氏站在原地只守不攻,让年长13岁壮硕的魏氏任意攻打,有时门氏甚至两手都放开不碰魏氏的身体,只见习拳多年的魏氏怎么推也推不动门氏,孰高孰低早已分明。而魏氏号称练有气功的体外气圈等,却都不管用了。接著又有门惠丰与信玉和的推手,两人异门的实力较技,留下了一段精彩的记录,最后信氏将门氏捋出场外略胜一筹,信氏的老师刘仲桥是李雅轩的高足,而汪永泉本人的真实功夫应该和体外气圈等无关。


五. 揭开炼功的面纱


想要揭开锻炼内功的面纱,应先明白松柔内家拳的功力由何而来,瘦小羸弱的内家拳高手能打败高大强壮的对手,显非力胜。中国老祖先以弱胜强的经验是要先求固本,先立于不败,再求出奇制胜。笔者研究中国剑术、枪术、拳术中有关内功的文献,及多年来教导太极拳、剑、刀、枪、推手的体会,逐渐明白内功中最基本的固本之法是要练好“向下扎根”及体会到“根愈深沉、体愈轻灵”,但如何能真正练有所成却是个知易行难之事。譬如“百兵之王”的枪法,明代戚继光《纪效新书》谓:“长枪之法………其妙在于熟之而已,熟则心能忘手,手能忘枪。”戚继光注重军事武术,其说近乎外家,虽实用但不高明。而明末吴殳《手臂录》之〈枪根说〉则云:「世人但知用枪头,而于枪根殊不留意,技艺所以虚浮也。根、腰、胸、头四者,犹树之有根、干、枝、叶,舍本而逐末可乎?」吴殳的阐述近乎内家,其许多高明论点被后来的太极拳术引用。又郑曼青的〈体用歌〉亦指出了「涌泉无根腰无主,力学垂死终无补」之病,而且整本《郑子太极拳十三篇》是在循循的教导如何从专气致柔、心与气相守于丹田等,先练好松、沉的功夫,然后才有可能进而懂劲及学会借地之力来发劲。郑氐谓这些就是澄师口授指点之秘,但愿广其流传。现今,内家拳包括太极拳的经、论、歌、诀等“密诀”早已公开,郑氏亦将杨家秘传内功口诀著书于世,但是内家拳的水准为何仍是每况愈下?



从理论经实践到功成,要有一套实际有效的方法,对内家拳来说,这基本的方法就落实在拳架里面。孙禄堂曾云:「拳中之内劲,是将人散乱于外之神气,用拳中之规矩,手足身体动作,顺中用逆,缩回于丹田之内,与丹田元气相交,自无而有,自微而著,自虚而实,皆是渐渐积蓄而成。以修内劲为宗,不求奇异之形、惊人之式,则修习之法必能简约。」所以,内家拳的拳架训练要注重内聚收敛,内劲的锻炼是自无而有、自微而著、自虚而实、渐渐积蓄而成。有了充足的内劲后,才能谈到运用,否则仍是花拳绣腿。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的首段就指明了要「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十三势行功心解》亦云要「先求开展,后求紧凑」。初学者在明师(明白拳理且得有内劲的老师)的指导下,先求外形的正确及大开大合的贯彻,这


六. 大架乎、小架乎?


从拳架外形来看,若手脚动作的幅度大,架低步大底盘虽稳,但周身难协调配合,身形必不灵活。虽然大开大展的运动量大,这种大架式的练法总究都是外动,达不到松、沉的严格要求。杨澄甫当年随著环境的变化,将杨家外传大架修改定型为大众化的普及架,易学好看,达到运动健身的目的,但杨澄甫并没有公开杨家的原始拳架。杨家另有只内传的练架、用架,幅度较小,架势守中而紧凑,强调练功及搏击。众所皆知“健候走中架、少候走小架”,杨家的中、小架只择人而传,中、小架招式绵柔、放松、圈多、功力隐藏,习者随著对拳理的了解和功夫的增长,动作幅度会自然逐渐缩小。若有人说杨澄甫所传的普及架,大开大展、体用兼备,他的一些入室弟子们,其高深功夫都是得自这种动作充分开展的大架,这是外行人的话。




杨氏弟子李雅轩曾云:「在初练功时,架子是宜下的大点,如功夫久了,就不宜太大、太伸展,如架子太伸展了,要点紧凑含虚收藏才行;在练功时,不要一定要架子多么大,多么低下,主要仍还是练出手上的拳意来。」而杨氏弟子郑曼青公开杨家秘传内功口诀后,广传杨式“郑子太极拳”,其拳势守中、紧凑、缜密,强调以腰为主,讲求从显、到隐、至内,演练时方寸常守、浑身是手手非手。但是,唯有经明师指导练出充沛内劲后,进入了懂劲的阶段,才能体会出劲由内而开、由展转密的往返自然运作,而开展与紧凑并非在于拳架外形的大小。《太极正功解》云:「方为开展,圆为紧凑,方圆规矩之至,其孰能出此以外哉!」亦点出了太极拳内劲的相互变换。内劲的质量愈高,外形的动作愈小,圈小到几乎看不出,“其小无内”,这是劲势紧凑缜密的关窍。而内劲开展时,感觉上却又是无限的放长,“其大无外”,这是劲势扩张变化的功夫。《苌氏武技书》的〈大小势说〉有言:「合势不嫌其小,欲气合得足也;开势不嫌其大,欲力发得出也;非徒长身为大,屈身为小。力是自然之力,故初学必以不着力为是。」由此,苌氏早就指出这“不着力、不求形”的诀窍。但是许多人会有疑问,若不着力就是不动用肌肉,那内家拳的劲由何而来?笔者稍后将会讨论,这不着力应该是指不用什么样的肌肉,以符合孙禄堂之言:「起落进退皆不可着力…虽然周身动转不着力,亦不能全不着力,总在神意之贯通耳。」


回顾太极拳的近代史及沿革,先从杨氏太极拳说起;杨禄禅三下陈家沟十余年,陈长兴终于将“绵拳”之奥秘悉心尽数传授。杨禄禅返乡后,武禹襄兄弟爱其拳术奥妙,从而学之,但杨氏不肯轻易授人,武氏仅得绵拳之大概。后武禹襄前往赵堡镇向陈清萍请益月余。依照常理,无论是如何聪明之士,短短的一个多月,也只能学会深奥拳术的基本要义而已。但武氏从学杨、陈两人时间虽短,却能获得重大成就,其放弃仕途毕生醉心研习当系必要,而启悟得自舞阳盐店的王宗岳《太极拳论》亦是主因。从武禹襄的八篇精辟雋永的传世论文中,虽然找不到“内功”两个字,但“气”字却很多,不过这些气字的含义、作用和特色,显然异于一般气功著作之言。武氏后将其所悟得的太极拳艺毫无保留的传授于外甥李亦畬,李氏个子瘦短,发人时当之者辄腾空而出;其六篇经典论文,亦只言气之运用,不提内功。



从武、李两人的经论中,明显的在阐述衍译王宗岳《太极拳论》,所以《太极拳论》不愧为太极拳理论的准绳。值得一提的是,武氏多年来悉心研究从杨禄禅、陈清萍学来的拳法,待融会贯通拳理精髓后,创编了姿势小巧紧凑,以胸、腹部旋转带动外形的“武式太极拳”,使《太极拳论》中抽象的阴阳开合具体化,便于练习者有章可循,充分发挥了小架式之特点,实践了以气贯串的理论。如前所言,笔者认为这种小中见大的拳架更易于帮助初学者达到拳架的基本要求,易进一步培养出太极拳的内劲。武式小巧灵活、虚实分明的拳架,经由李亦畬的衣钵传人郝为真的推广,遂普及于世,衍为武式一派。后郝为真又将平生所学传与孙禄堂,而孙氏结合形意、八卦的太极拳架,又称“开合活步太极拳”,亦是小架拳。又杨禄禅经武禹襄二哥武汝清介绍至北京授拳,当时对王府弟子悉数传授不敢传假,后来杨班侯进京助父教拳,对其父将太极拳奥妙外传非常不满,遂改为专教大架,意为“收拳”。杨露禅所传的外姓弟子不多,仅富周、王兰亭、夏国勋、刘进宝、万春、凌山、全佑等人,而全佑先跟杨禄禅习得老架,又从杨班侯学得小架,承传下来的吴氏太极拳,拳式小巧紧凑,以柔化著称。

未完待续
来源:台湾《太极拳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